脑缺血性疾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遇到几种不同的脑缺血状况及其相关表现。暂时性脑缺血,包括短暂缺血(TIA)和可逆性缺血神经障碍(RIND)。短暂缺血通常涉及脑、视网膜、耳蜗等功能短暂丧失,尽管暂时缺血,患者却很少出现意识变化。相关症状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但在24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而可逆性缺血神经障碍的发病时间略长,但不超过三周。若超过三周,则可能发展为永久性脑缺血。

按照病变的累及范围,暂时性脑缺血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动脉系统两种类型。颈内动脉系统的TIA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短暂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常见单侧面部和手部受影响。患者还可能出现短暂的单眼失明或黑蒙。椎基动脉系统的TIA症状更为复杂,包括眩晕、同向盲等。患者还可能经历面瘫、耳鸣、吞咽困难等症状。头痛、复视和共济失调等也可能出现。口腔周围的感觉障碍是脑干受累的典型表现。

接下来是脑梗死,这是一种病情突然且严重的疾病。根据病情发展,脑梗死可分为稳定型和进展型。稳定型病情持续24至72小时,又称为完全性脑卒中。也有部分患者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影像学可发现缺血灶。

边缘梗死也是一个重要类别。边缘区位于中脑动脉、前脑动脉和后脑动脉分支的交叉口,由于主要由主要的血管末端供血,所以最容易受到缺血损害。

腔隙性梗死则是由小穿通动脉病损引起的脑深部微小梗死,占脑梗死的12%至25%。这些梗死可发生在基底节区、丘脑、脑桥、内囊和白质等部位。

对于脑缺血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史、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和神经系统的阳性发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变血管的位置,是颈部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及可能的血栓形成、栓塞等来源。对于TIA、RIND、完全性脑卒中以及其他类型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分类至关重要。

上一篇:如何有效治疗脑梗塞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