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服药的几个误区
夏日的炎热带来了空调的普及,每个家庭几乎都会开启空调来抵御酷暑。长时间低温吹空调,容易引发感冒,让原本舒适的夏日变得让人痛苦不堪。头痛、鼻塞等症状让人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许多人选择服用感冒药来缓解症状。感冒药的服用也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当的用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对于抗菌药物,我们要明确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抗菌药物主要针对的是细菌或真菌感染。在感冒初期,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此时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只有在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时,才需要在医生和药剂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不能随意滥用抗菌药物。
对于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虽然能缓解头痛、肌肉疼痛、发烧等症状,但这类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在服用这类药物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能自行服用。尤其是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更应谨慎使用。
许多感冒药是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如果同时吃几种感冒药,就相当于加大了药物的剂量,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抗组胺药、鼻粘膜血管收缩药等,如果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在选择感冒药时,要根据症状选择药物,避免重复用药。
在选择感冒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人群特征选药,如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剂量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二是根据职业需求选药,如司机、高空作业人员等应避免使用含有嗜睡成分的感冒药,以防止事故发生。
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病程为5~7天。如果症状持续不减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不要随意服用感冒药,更不要轻易尝试未经医生指导的用药方式。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正确服用感冒药,享受一个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