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干槽症的治疗措施

深入了解干槽症:拔牙后的护理与治疗指南

干槽症,也称为局限性牙槽骨炎或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是拔牙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当拔牙伤口中的血凝块脱落后,牙槽骨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影响愈合过程。此病症带来的疼痛、肿胀和口臭等症状,让人备受困扰。我们需认真对待干槽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下面详细介绍干槽症的治疗方案和拔牙后的护理措施。

干槽症治疗方案:

1. 及时治疗以避免颌炎等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2. 治疗原则为止痛、清创、隔离外界刺激,缓解牙槽骨壁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的正常生长。

3. 局部使用阻下的拔牙伤口,交替冲洗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刮去不健康组织,清除坏死物。将碘仿纱布放入牙槽窝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4. 全身使用抗菌、消炎、镇痛药物。

5. 云南白药粉局部填塞、抗生素软膏或丁香油等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干槽症。

6. 若发生骨坏死、颌炎等,应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如拍摄X光片、刮伤清创、去除坏死骨组织等。

拔牙后的护理措施:

1. 加强医生的无菌观念,术前严格消毒拔牙区域,遵循无菌操作。

2. 提倡微创拔牙,避免盲目扩大伤口,减少创伤。术后注意拉拢缝合牙龈,保护新鲜骨伤口。

3. 抗生素的使用可预防感染。

4.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吐沫和舌头触摸伤口,保护血凝块。

5. 伤口愈合前,建议吃软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用淡盐水漱口刷牙。

6. 吸烟者更易出现干槽症,建议术后2-3天。

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保护血凝块,避免损坏。

2. 不要经常舔伤口,避免口腔负压增加导致血凝块损坏。

3. 术后两天的饮食应温暖、柔软。

遵循以上治疗与护理方案,有助于干槽症的康复和拔牙后的顺利愈合。如有疑虑,请及时咨询牙科医生。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