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肝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探索肝转移癌的奥秘:早期识别与诊断
肝转移癌,这一疾病在早期阶段常常静悄悄地潜伏,无明显症状与体征。但当症状出现时,它们往往与原发性肝癌相似,由于肝转移癌并不伴随肝硬化,其发展往往较慢,症状也相对较轻。尽管如此,了解其早期识别和诊断的方法对我们至关重要。
肝功能检查是首要步骤。虽然亚临床期的继发性肝癌可能不会引起酶学的异常,但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上升仍然具有参考意义。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的变动,可能在疾病严重时期为诊断提供线索,尤其是AKP的增加,对肝转移性癌的诊断更具意义。
在肿瘤标记物检测方面,虽然大多数肝转移性癌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可能呈阴性,但部分来自消化道、和生殖腺癌肿的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低浓度AFP阳性。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阳性率则高达60%~70%,尤其在原发于胃肠道、乳腺和肺的癌肿转移到肝脏后,CEA可能会显著升高。当癌转移到肝脏时,CA19-9通常会升高。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这些检查有助于发现肝脏中的多个分散或单发的实际占位,甚至可以发现直径在1~2cm的癌肿。特殊的检查方法,如血管造影、肝穿刺活检、放射性核素显影以及腹腔镜检查等,根据选择性肝血管造影的检测,病变直径的低限可以检测到1cm,这些检查方法在诊断肝转移癌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对于肝转移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准确判断。
面对肝转移癌这一挑战,我们既要保持警惕,又要理性对待。早期发现、准确诊断是战胜疾病的关键。让我们深入了解并传播关于肝转移癌的知识,为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