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认识误区主要有哪些呢
对于糖尿病,存在着许多普遍误解,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他们对自身病情存在诸多困惑。让我们揭开这些误解的面纱,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糖尿病。
很多人误以为早晨空腹血糖升高意味着需要增加药量。在某些情况下,这并非准确答案。有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后,虽然早晨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在夜间出现心悸、头晕、疲劳或饥饿等症状,而睡前血糖却低于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患者晚餐前过量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导致的夜间低血糖。低血糖会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体内储存的糖分分解,从而导致次日早晨空腹血糖升高。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不仅不应增加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反而应该减少用药,以避免严重的低血糖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也有患者认为如果早晨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减少药量。在某些情况下,这也是一个误区。一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早晨空腹血糖正常,并无不适,但体重逐渐下降,尿糖仍然呈阳性,餐后血糖检查发现血糖水平很高。对于这类患者,即使早晨空腹血糖正常,也不应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反而可能需要增加治疗强度。
糖尿病的核心在于血糖水平的高低。许多人对糖尿病存在误解,认为只有在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时,才需要控制饮食和药物治疗。事实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尿糖含量与糖尿病的诊断、疗效和预后没有直接关系。最关键的指标是血糖水平。无论是否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只要血糖升高,都应按照糖尿病的标准控制饮食,并接受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误解确实存在且需要警惕。患者必须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注意饮食习惯、科学治疗以及加强身体锻炼也是战胜糖尿病的关键。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深入了解自己的病情,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过上更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