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疾病

脑缺血性疾病:症状、诊断与预防

脑缺血性疾病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和生化变化与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对于这类疾病,了解其症状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脑缺血的症状表现

1. 暂时脑缺血

暂时脑缺血主要包括短期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神经障碍(RIND)。TIA通常表现为脑、视网膜、耳蜗等功能短暂障碍,症状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24小时内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RIND的发病时间较TIA稍长,神经功能障碍持续超过24小时,但一般不超过3周。

根据病变累及范围,TIA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动脉系统TIA。前者表现为短暂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常见于单侧面部和手部受累;后者症状更复杂,包括眩晕、同向盲等。

2. 脑梗死

脑梗死发病突然,病情稳定者称为稳定型脑梗死,又称完全性脑卒中。约有11%~13%的病人起病隐匿,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缺血灶。

3. 边缘型梗死和腔隙性梗死

边缘型梗死主要发生在中脑动脉、前脑动脉和后脑动脉分支的交叉口等区域,这些区域主要由主要血管末端供血,最容易受到缺血损伤。腔隙性梗死则是由小穿透动脉损伤引起的脑深部小梗死,可无症状或神经功能障碍。

二、脑缺血的诊断

脑缺血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和神经系统的阳性发现,可以初步判断病变血管的部位,是颈部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及可能的血栓形成、栓塞等。

三、预防措施

脑缺血性疾病的症状不易察觉,但为了避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我们必须关注身体健康,采取预防措施。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以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了解脑缺血性疾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降低疾病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身体健康!

上一篇:周围神经炎应该配合怎样治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