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肠道瘘应该做哪些检查
针对假动脉瘤继发血肿感染的情况,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在细菌培养方面,当血肿感染发生时,血液和伤口分泌物的培养可能会出现细菌生长,其中75%的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在进行手术时,血细菌培养与移植血管及周围组织的检测结果应保持一致。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病情,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GD)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深入十二指肠第四段,可以排除其他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原因。如果在十二指肠第三段或第四段发现粘膜缺损、血块或移植血管壁及其接合缝的问题,可以明确做出诊断。EGD检查的准确率约为80%,而且在手术室进行最为理想。
增强CT腹部和盆腔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对于不明原因的败血症,CT检查有助于发现移植血管周围的液体或气体。如果CT结果显示移植血管周围组织肿胀、炎症、动脉钙化边缘周围气体、假性动脉瘤以及附近肠壁增厚等情况,可以进一步确认病情。
血管造影虽然有时能够清晰地诊断出远端或近端假动脉瘤和造影剂流入肠道的情况,但由于血流速度非常快,很少能看到典型的X线征。尽管如此,血管造影仍然可以提供动脉解剖和再手术的特点。
MRI成像检查虽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在诊断假动脉瘤感染(AEF)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MRI检查能够准确检测移植血管是否感染,如果发现手术后三个月移植血管周围仍有积液,结合其他临床指征,可以确诊感染。MRI的onT2-Weogted图像也可能揭示感染的可能性。
在其他检查手段方面,应尽量避免使用胃肠钡剂检查,因为即使可以诊断,钡剂流入血管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病情稳定且非大量消化道出血,可以使用红细胞核扫描标记或标记白细胞扫描来检测出血部位。结肠镜检查、腔窦X线照相(Sinogram)等其他检查方法也有助于诊断。
针对假动脉瘤继发血肿感染的情况,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来准确诊断病情,为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