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腰椎病的概述
腰椎病是一种涵盖多种疾病的医学领域,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便是其中之一。此病症并非仅限于特定年龄段,从儿童到中老年人均有可能罹患。其起因各异,儿童青少年多因坐姿不正,而中年人则可能是由于过度劳累。
在医学的精确描述中,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西医上被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而在中医则归属于腰痛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多样,如扭伤、劳损等,这些因素导致腰椎间盘受到挤压、拉扯和扭转,使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后或背部突出,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腰腿痛等。这种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尤其是腰部4~5椎间盘和腰5骶1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显著。当椎间盘因退行性变化、创伤、慢性劳损以及感受寒湿邪气等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时,患者会感到背部广泛钝痛,活动后疼痛加剧,腰部活动受限。更具体的症状包括腿部疼痛、麻木感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直至脚背部放射。如果压迫到马尾神经,还可能出现会阴部麻木、排尿排便无力等症状。
医生在检查时,会发现患者脊柱有不同程度的侧凸,腰椎生理前凸消失,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和椎旁有压痛和下肢放射痛。X线片检查会显示腰椎的侧弯畸形、病变椎间隙狭窄、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等。为了进一步明确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情况,可以采用更先进的检查和诊断仪器,如CT、MRI成像以及脊髓造影等。
这类腰椎病不仅困扰着中老年人群,也常见于那些久坐不动的人群,如电脑操作员、办公室职员、打字员、会计师等。长期承受重体力劳动或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也更容易患上腰椎病。
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期进行身体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预防腰椎病的有效方法。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