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临床症状
耳炎,这一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病症,其症状表现多样,且病程发展多变。深入理解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并应对这一疾病。
在耳炎的初期,即咽鼓管阻塞期,患者会感受到鼓膜内陷,伴随有低调的耳鸣。轻度传音性耳聋使得患者,尤其是儿童,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自我,仅感觉到耳朵的不适,从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和玩耍。在这一阶段,锤骨柄充血并突出,位置水平,短突像骨刺一般明显。早期鼓室渗漏,透过鼓膜甚至可以看到气泡或液平面。这一时期的症状常常被患者误认为是普通的感冒。
随后,病情逐渐发展,进入化脓前期。鼓膜呈现辐射性的向心充血,锤骨柄变为红色棒状,随后松弛部分肿胀凸起,整个鼓膜迅速变红并凸起。在这个阶段,儿童可能出现高烧、抽搐、摇头抓耳等明显症状,常常伴有哭泣、腹泻和呕吐,这些症状往往会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成年人则会有明显的耳鸣、耳聋和严重的耳痛,伴随着发烧,体温可能高达38~40℃。如果在这一时期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平稳,否则将进一步发展,进入化脓期。
到了化脓期,鼓室内充满了脓液,鼓膜极度凸起,锤骨消失。此时的症状包括跳动性耳鸣、严重耳聋和严重的耳痛,这些疼痛还可能辐射到上颌牙齿和颞顶部位。外耳道口后壁的麦氏三角形区域,也就是乳突窦区,会有明显的压痛。儿童此时高烧不退,拒绝进食,面色灰白。
进入消散期。感染发生4~5天后,鼓膜中心开始变黄并坏死,最终破溃流脓。穿孔从最初的中小孔逐渐变成肾形大穿孔。一旦脓液破溃,除了耳鸣和耳聋外,所有症状都会突然消失,体温也会恢复正常。这一时期,儿童可以恢复正常的饮食和睡眠,成年人也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
耳炎的症状和病程发展复杂多变。了解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