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青睐六类女性 假冠心病女性要提防

冠心病 2017-10-09 09:53冠心病症状www.xinxueguanw.cn

美国的科研人员收集了2001—2006年间568所医院的10.4万名人的数据。他们平均推迟送往医院的时间为2.6小时。大约60%的病人的拖延时间超过2小时;约11%的病人在症状出现12小时才被送达医院。

这项发表在《内科学文献》上的报告称,上了岁数的女性是最容易出现病情延误的人,她们一般都要等上3小时左右;男性则为2.5小时。研究专家表示,病情延误时间越长就越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比如不能及时给阻塞的动脉安装支架。英国心脏基金会的心内科医生艾伦·梅森称,推迟3小时就医对于病人是非常危险的。在某些情况下,冠心病能导致心肌不可逆转的损伤,受损的部位很难再次正常工作。

研究表明,女性在期前患冠心病的几率要低,可能是于女性的雌激素。它可以提高血管弹性、降、增加血中好的、降低坏胆固醇,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阻塞。而在更年期以后,身体内的雌激素降低,女性心血管系统失去了保护伞,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所以心脏血管病的发生率就急剧增加。

更年期以后,从未确诊过冠心病的女性,容易把自己的不适症状当成当作更年期必然的现象,例如胸口闷、走路喘、心脏怦怦跳,从而放松了警惕。美国的一项研究也指出,45—60岁的女人,认为更年期会带来情绪上的不安,多于认为可能会得心脏病的几率。过了更年期,女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论是、病、高血脂都比男人高,冠心病死亡率也比男人高。不过,这并不表示更年期前,女人就一定不会患冠心病。

哪些女性容易患有冠心病呢?

主要有以下六类:

1、吸烟。不论是主动吸还是被动吸烟,都对女性心血管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吸烟会引起心血管脂肪沉积和粥样硬化。导致和心脏。吸烟本身是心血管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与其他冠心病高危因子结合,吸烟更成为导致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2、有家族病史。父亲、兄弟、祖父外公、叔叔舅舅五十五岁以前得心脏病;母亲或其他女性亲属在六十五岁以前得冠心病。

3、血脂异常。

4、不运动。研究显示常经坐卧的人得冠心病的几率,约是经常运动者的两倍。

5、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

6、肥胖。超过理想体重30%的人,即使无以上危险因素,也易得病。

对于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去医院体检、监测自己的各项指标。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早到医院诊治。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年轻女性堤防假“冠心病”

事实上,年轻女性心电图ST段及T波的改变并不一定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女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及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在女性月经期及排卵前期也可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改变,这是正常现象,而非冠心病的表现。因此诊断女性冠心病并不能只根据心电图的ST-T异常而妄下结论。

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晚10年左右。绝经前女性很少患冠心病,其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与男性发病率近似。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结果。绝经前女性,如果没有下述冠心病高危因素,则其患冠心病的可能非常小,心电图ST-T异常变化可能并不是冠心病的表现,即使运动诱发出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也很可能是假象。

冠心病高危因素:明确的心绞痛 症状;家族早发冠心病患者(早发冠心病指,男性在55岁以前,女性在65岁之前患冠心病);高血脂;年龄超过55岁;提前绝经而又没有补充雌激素;吸烟 ;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其他因素(如口服避孕药物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学者认为,患糖尿病的女性可能丧失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因此其冠心病的发病率与男性相似。同时,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末梢受损害,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时,胸痛的感受不敏感,可能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尤其是有全身不适时。

由此看来,对于没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绝经前女性,心电图ST-T改变并不能诊断冠心病,很可能是女性正常的心电图改变。但是,患高血压病的女性,心肌肥厚也可以引起心电图ST-T继发性改变,如果患者没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其冠心病发生的危险也较低,10年内患冠心病的危险低于10%,这些患者无需过于积极的接受复杂的冠心病排除检查。

建议女性避免吸烟,加强运动,健康 饮食,保持体重,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消除抑郁情绪。如果患有抑郁症应给予积极治疗,以防止长期抑郁引发心血管疾病。需要强调的是,更年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可引起身体的多种不适,包括胸部的不适如胸闷、胸痛,需要与冠心病鉴别。

总之,年轻女性发现心电图异常时不要惊慌或有精神包袱,应该到医院接受医生的评估及诊断,而不要盲目认为自己患了冠心病。服用大量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徒增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