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血压不妨灸曲池 “点穴”拒绝高血压

高血压 2017-10-09 16:08高血压治疗www.xinxueguanw.cn

日本有“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的习俗。中医师介绍介绍,药灸曲池穴对血压确实有良性的调节作用。血压异常者进行曲池穴灸后,明显提高每分钟心搏出量,平均收缩压,同时明显降低总外周阻力,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

中医认为,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治中风。灸疗的方法有很多种,普通人用直接灸的方法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患者首先端身正坐,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然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红药水点个点,打好记号。取极细的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柱,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支燃至一半,即用掐灭,或快速捏起;第二支仍在原处,燃至大半,有痛感即去掉或按灭。每次一般灸9次,至发红或起小水疱即可。还可根据病情选辅穴,、、取太阳、合谷、三阴交;、取神门;还可辨证选取内关、列缺等。血压降至正常后再巩固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患者使用,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点穴”拒绝

方法:取主穴百合、风池、曲池、太冲。

1、以拇指掌侧端压在百合穴上,顺时针旋推10次;

2、以拇指、中指端对拿风池穴5次;

3、以拇指端点压曲池5次;

4、以中指端垂直点压太冲穴3次。

以上手法每次持续约2秒,间歇2秒再点压一次。再根据病情选穴:头痛、头晕、耳鸣取太阳、合谷、三阴交;心悸、失眠取神门;还可辩证选取通里、内关、列缺等,各辅穴点压均不超过5次。每日治疗一次,血压降至正常后再巩固治疗2次。

摆脱高血压的按摩“六字经”

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就是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金匮· 胸痹心痛短气篇》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阴弦”是代表寒邪气盛,“阳微”是说明阳气虚少。阳虚是因,阴盛是果。所以《巢氏病源·胸痹候》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又在《心痛候》中说:“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气血阻滞,有此一者,均可使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正如《证治准绳》所说:“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虞天民《医学正传》亦说:“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血因邪涩而痛者,属于血滞;邪胜血虚而痛者,属于血虚;污血冲心而痛者,属于血瘀,临床各有其见症。神志既存于心血之中,无论属于血滞、血虚、血瘀任何一种病变,都可以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尤其明显。反之,神志先病,而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亦很常见。故《证治准绳》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巢氏病源》亦说:“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所以,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理为心气虚而邪气乘。致病的原因为风寒痰饮,乘心之经络,“ 支交”不通而痛。《灵枢·经络篇》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是动则病心痛。”又在《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心脉……微急则心痛引背。”这些都说明了经脉病变,尤其是营养心脏之经脉发生瘀滞不通时,则出现心绞痛。因而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心脏与营养心脏之经脉的疾病。与西医的冠心病属心血管疾病相一致。

中医保健预防冠心病,按摩手法有利降压。

坚持自我按摩有助于降低血压,有人提出六字按摩法,不仅易学,而且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擦 用两手掌摩擦头部的两侧各36次。

抹 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前额正中向两侧抹到太阳穴,各抹36次。

梳 双手十指微屈,从前额发际开始,经过头顶,梳至后发际36次。

滚 双手握拳,拳眼对着相应的腰背部,上下稍稍用力滚动36次,滚动的幅度尽可能大一些。

揉 两手掌十字交叉重叠,贴于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6次。

摩 按摩风池穴(枕骨粗隆直下凹陷与乳突之间,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的上端之间)、劳宫穴(手心中央)、合谷穴(手背面第1、2掌骨之间,近第2掌骨中点)、内关穴(前臂内侧、腕上2寸)等穴位各36次。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