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的病理

心脑血管 2017-09-29 16:36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动脉闭塞后6h内其组织改变不明显,为可逆性。通常在12—24h后大查才能较明显地看出。血管壁出现大量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糖蛋白。细胞内外脂质堆积,并可有钙质沉积。动脉管腔内可见大量血小板、红细胞,血管壁向血栓内生长的纤维细胞。陈旧的血栓内尚可机化及管腔再通。梗死发生后缺血最重的中心部位,脑。神经元、轴索、髓质及胶质细胞均遭受破坏。后期坏死组织液化,被吸收后形成小腔。一种多见于皮质下,基底核等处小引起的梗死。形成多个不期的小腔,称为腔隙性梗死。在坏死组织周围为区,其间部分神经元的损害可能是可逆的,及时抢救。其功能可望恢,此区称快血半暗带或半影区。

一般为供血不足引起的白色梗死。少数近皮质梗死区,由于血管丰富,于再灌流(血管再通)时可继发,称出血性梗死。

病理解剖检查所见各主要血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及虹吸部29%,大脑中动脉43%,二者共占2/3以上,大脑前动脉5%,推动脉7%,基底动脉7%,大脑后动脉为9%。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