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 怎么预防心律失常发作
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一些症状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使人的生命处于危急状态,甚至即刻置人死地。这一类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生命的临终时刻,而且也可出现在一般情况下,或偶然发生在健康者身上。这类心律失常有、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人的、或,常与这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恶性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
心律失常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前者常见的有阵发性、阵发性、器质性室速等。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均有心律失常。调查显示,每4个人中,就有1人是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还和年龄、工作压力等紧密相关。年龄越大,工作强度越高,精神越紧张,发病率相应提升。
心律失常也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并可相互转化。应密切观察,及时干预,采取有效积极治疗。但在临床上,我发现患者和家属存在诸多误区。最常见的莫过于以下3方面。
有些正常人会突然发生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特别是在有家族史的情况下。而最新研究表明,80%的者在事发前多少是会有点先兆的。所谓症状未必是真,有时是隐藏的基础病或细微的信号,只是没有被当事人及时察觉而已。能否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往往是救命的关键。因此对于有猝死家族史的患者,一旦出现非特异性症状,也该积极完善各项检查,从而筛查出真正的高危人群加以防治。
心律失常患者要注意什么问题?
完全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不看紧张刺激的电视,球赛等。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6)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不从事驾驶员工作。
心肌炎
- 心血管病人能吃鸡蛋吗
-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 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 心血管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 年轻人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 心脏病人能活几年 心脏病人能活几年寿命
-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在哪里
- 心脏病吃什么食物好 预防心脏病吃什么食物好
- 心脏病初期有哪些症状 早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 心脏病人最多能活多少年呢 心脏病人最多能活多少年寿命
- 心脏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 心脏病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 心脏病突发多久会死 心脏病突发多长时间死亡
-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种类
- 心脏病会引起哪些部位疼痛 心脏病能引起哪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