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改变,临床表现轻型患儿一般明显症状,心电图可见或T波降低等改变;心肌受累明显时,患儿常诉心前区不适,胸闷、,及等;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表现为,,皮肤发亮,四肢湿冷及末梢发绀等,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活动无耐力;②舒适的改变:胸闷、胸痛;③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④家属及患儿知识缺乏。
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与心肌受损、心搏出量减少有关。
氧的供需失调。
主要表现
1.心率增加、虚弱、疲乏。
护理目标 患儿活动耐力增加,气促、虚弱、疲乏改善或消失。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儿活动前的心肺状态,评估患儿的活动水平,观察记录活动反应。
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急性期间卧床休息,一般休息至体温稳定3-4周后;有心衰者,休息应不少于6个月,待心衰控制、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再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宜。
有效给氧,氧浓度30%-50%,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制定患儿恢复活动原则:
(1)锻炼从卧床逐渐过渡到坐或站立10分钟至20分钟。
深呼吸练习,每天3次。
坐在椅子上30分钟,每天3次。
房间内行走1-2分钟,每天3次。
在大厅内行走25步,然后逐渐增加,蓄积力量小跑返回。
重点评价
患儿活动量是否增加。
患儿气促、紫绀是否减轻。
舒适的改变:胸闷、胸痛
相关因素
与心肌缺血有关。
与心肌炎有关。
主要表现 胸闷、胸痛。
护理目标
患儿主诉舒适感增加。
患儿胸闷、胸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尽量不打扰患儿睡眠;烦躁不安者给予少量镇静剂。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面色、脉搏、血压等,患儿出现胸部不适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
遵医嘱静脉滴注护心药物,如果糖二磷酸钠、护心通、大剂量维生素C等。
遵医嘱吸氧。
分散患儿注意力,安慰患儿,消除其紧张情绪,鼓励患儿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重点评价
患儿舒适感是否增加。
患儿胸闷、胸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相关因素
心肌损害。
心脏扩大。
主要表现
心率增快:>180次/分。
呼吸增快:>60次/分。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肝脏进行性增大。
尿量减少或无尿。
护理目标 住院期间患儿不发生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疲乏、苍白、出汗等情况。
严密观察心率、呼吸及病情变化,若出现心慌、气急紫绀、肝大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尽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不良刺激;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总量。
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予开塞露通便。
重点评价 患儿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
家属及患儿知识缺乏
相关因素
家属和患儿对疾病的有关知识了解不足。
对治疗方案及护理知识缺乏了解。
主要表现
患儿家属希望知道本病的有关知识,常向医务人员打听。
患儿家长对本病知识缺乏,对医务人员寄予极大希望。
不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与护理。
护理目标
家属和患儿对疾病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
能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有关此病常识,并告之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重要性。
向家长讲述疾病的过程及治疗方案,鼓励说出内心焦虑的原因,适当参与患儿的生活护理。
同情关心患儿,安慰家属,精心护理,消除疑虑。
交待患儿的治愈需要相对长的时间,让家属有心理准备,树立治愈的信心。
重点评价
家属和患儿是否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家属是否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心肌炎
- 心血管病人能吃鸡蛋吗
- 心血管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 常见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 心血管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 年轻人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
-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 心脏病人能活几年 心脏病人能活几年寿命
-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 心脏病和冠心病的区别在哪里
- 心脏病吃什么食物好 预防心脏病吃什么食物好
- 心脏病初期有哪些症状 早期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 心脏病人最多能活多少年呢 心脏病人最多能活多少年寿命
- 心脏病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 心脏病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
- 心脏病突发多久会死 心脏病突发多长时间死亡
-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种类
- 心脏病会引起哪些部位疼痛 心脏病能引起哪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