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取石怎么样呢
在当前高压生活环境中,人们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中。这种压力可能导致身体的疲惫,甚至引发疾病。面对疾病,很多人难以保持平稳的心态,长期如此,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现在,让我们聚焦一个常见的话题胆结石。
走进“胆结石”的世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许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当身体向我们发出警告,告诉我们可能患上了胆结石时,很多人选择保胆取石的治疗方法。那么,保胆取石真的有效吗?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我们要明白治疗胆结石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我们警惕。例如,有人认为胆结石不是什么大问题,还有人认为无症状的结石不需治疗。这些观点都是不对的。胆石症的情况复杂,有炎症和无炎症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我们需要重视胆石症,了解其具体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生活护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保胆取石这个方法。尽管手术可以去除结石,但形成结石的原因并未消除,因此存在复发的可能性。而且,很多患者在手术后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胆囊炎。选择保胆手术需要慎重考虑。原则上,最好的手术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只有切除胆囊,才能根本去除感染病灶,防止一切并发症。保留一个有病的胆囊,就如同保留一个潜在的隐患。
除了手术治疗,我们还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四川攀枝花和云南昆明等地,对中药排结石有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对经常发作的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效果良好。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胆结石的重要手段。
哪两类人易患胆结石?
今年的研究发现,身体的重量增加,患胆结石的机会也会跟着上升。尤其是女性肥胖者,更容易与胆结石结缘。令人震惊的是,大约80%的胆结石源于胆固醇过多,胆囊囤积胆汁中的胆盐,更易形成胆结石。
研究结果揭示,胆结石患者普遍年龄较大,活动量偏少,女性患者居多。身体质量指数上升,患胆结石的几率也似乎越来越高。更具体地说,身体质量指数每上升一个点,患胆结石风险就会增加7%。孕期妇女为了追求“母胖子壮”,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食物,造成营养过剩,为胆石症的发生埋下隐患。研究表明,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其胆石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
老年人是胆囊结石的高发人群。当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并发胆囊炎时,病情进展迅速,易出现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胆囊结石分为症状性胆囊结石和无症状性胆囊结石(也称静止性胆囊结石)。对于有明显症状的胆囊结石,手术切除是常见治疗方法。而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决策会更为棘手。
提示:肥胖并非好事。对于肥胖人群来说,降低体重是降低胆结石风险的关键。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在疾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以防胆囊结石诱发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状。
胆结石预防之道
预防胆石症、胆囊癌的最理想方法就是饮食调控。膳食多样化是关键,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导致胆汁淤积,应尽量减少摄入。而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经常运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中有胆结石患者,更要重视相关体检以防患未然。
胆结石的诊断与鉴别
对于有急性发作史的胆囊结石,根据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诊断。若无急性发作史,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B超检查能准确诊断胆囊结石,显示胆囊内光团及其后方的声影,诊断正确率高达 95%。口服胆囊造影可示胆囊内结石影。在十二指肠引流术中取得的胆囊胆汁中如发现胆砂或胆固醇结晶,也有助于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注意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以及其他可能的疾病,如右侧肾盂肾炎、带状疱疹及神经根炎等。正确诊断胆结石,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