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解读(cin常见吗)
第四爱是怎么doi的 CIN是退是进,如何快速分辨?
什么是CIN?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鳞状上皮癌前病变,通常采用三级命名法(CIN1、2、3)。2012年,美国病理学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AP)和美国 *** 镜及宫颈病理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ASCCP),联合发表下生殖道HPV相关的鳞状病变命名标准化项目,提出对于包括宫颈在内的下生殖道 HPV感染相关的鳞状上皮病变进行命名的修订,推荐采用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进行命名,并且将其分为2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LSIL是指由HPV感染引起临床及病理形态改变的一种SIL,这一病变发生癌变的风险较低。LSIL的同义词包括:CIN1、轻度非典型性增生、扁平湿疣及挖空细胞病等。LSIL是 HPV颗粒感染宿主鳞状上皮后的形态学改变,由于HPV感染所致湿疣病变和CIN1病变的生物学特征相同,故鉴别诊断二者的意义不大。HSIL是指若不治疗,有明显进展为浸润性癌风险的SIL。HSIL的同义词包括CIN2、3,中度非典型性增生,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及鳞状上皮(CIS)。
2020年第五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将宫颈鳞癌(SCC)分为与HPV相关和与HPV不相关的类别。鳞状上皮内病变(SIL) 被归为HPV相关的类别,分为HSIL(CIN3及CIN2)及LSIL(CIN1) [2]。
CIN的病变风险有多大?
事实上无论病变属于哪个级别,CIN都有3种可能的状态:
①病变消退;
②持续存在;
③进一步发展。
国内一项前瞻性研究对病理诊断为 CIN1的487例患者,应用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定期随访4~ 6年。随访6、12、24、36、48个月时进展为组织学HSIL分别为0.55%、1.65%、 3.10%、4.05%、4.11%;而逆转为正常分别为 29.20%、52.57%、73.11%、84.41%、88.71%。研究还发现在随访48 个月时,35 岁以上组和 35 岁以下组的病变进展率和逆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487例CIN1患者随访48个月,进展与逆转情况分析[3]
对于组织学为 HSIL/CIN2, 由于CIN2 重复性差,部分组织形态类似 CIN1 级或是CIN3 级病变,研究发现在CIN2的患者中,50% 会在两年内自然消退,32% 持续存在,18% 进展;<30岁的年轻女性则有 60%消退,23% 持续,11%进展。
CIN2患者疾病转归和进展情况[4]
如何识别CIN是消退or进展?
2019ASCCP指南提出对于病理学确诊的LSIL/CIN1的患者,临床上不建议立即治疗, 可以进行随访观察。如LSIL/CIN1持续 2 年以上,可以选择继续随访或治疗[5]。但目前临床上无法判断哪些CIN1会进展或者逆转,有些患者会主动要求进行治疗,从而导致过度治疗。故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评估有潜在HSIL或疾病进展风险的高危 LSIL/CIN1 显得更为重要[6]。
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110例CIN1患者有10例TERC基因表达阳性,100例TERC基因表达阴性,阳性率为9.09%。随访2.5~3年,其病理转归情况为TERC基因扩增阴性者66%转归为正常,31%维持CIN1,进展至CIN2+为3%;TERC基因扩增阳性者10%转为正常,20%维持CIN1,进展至CIN2+为70%[7]。
TERC阳性进展风险为70%
结果表明:TERC基因扩增阳性的CIN1患者病变进展风险为70%,而TERC基因扩增阴性的CIN1患者病变进展风险仅为3%,提示TERC基因扩增情况可以作为癌前病变的风险预测指标。
TERC基因扩增检测辅助诊断病理级别,评估宫颈活检异常者的风险分层
研究发现,在宫颈病变向宫颈癌的转变过程中几乎都伴有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表明其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8]。德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对有TCT结果的34名妇女进行TERC基因检测:进展组(CIN1/2进展CIN3)12例,转归组(CIN1/CIN2)10例,细胞学正常组(进展CIN3/宫颈癌)12例,结果表明:TERC基因扩增检测区分CIN1 和 CIN2/3,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预测CIN1/2 进展到 CIN3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70%[9]。TERC基因扩增检测可以辅助明确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分级,提高病理诊断分级的准确性,对有要求的宫颈病变患者,经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沈丹华. 宫颈鳞状细胞前驱病变命名及其相应临床处理原则——基于《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4): 379-382.
[2]刘爱军. 第五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解读[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 28(1):4.
[3]刘莹,荣晅,周艳秋,等.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肿瘤,2010, 19(06): 372-376.
[4]胡尚英 , 赵方辉 , 马俊飞 , 等 . 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预后及其与人 *** 状瘤病毒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2014, 48(05): 361-365.
[5]Perkins RB, Guido RS, Castle PE, et al. 2019 ASCCP Risk-based management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abnorm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tests and cancer precursors[J]. J Low Genit Tract Dis,2020, 24(2): 102-131.
[6]赵超, 李明珠, 魏丽惠. 加强子宫颈癌二级预防的精细化管理[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2, 23(1):1-3.
[7]彭敏, 邓凯贤, 秦艳,等. hTERC基因在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7):2.
[8]陈露露, 王毓莉, 周清, 等. 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表达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意义[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3): 207-210.
[9]Kerstin Heselmeyer-Haddad , et al. Genomic lification of the human telomerase gene (TERC) in pap *** ears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m J Pathol Actions Search in PubMed Search in NLM Catalog Add to Search . 2005 Apr166(4):1229-38. doi: 10.1016/S0002-9440(10)62341-3.
-END-
cin常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