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名字的由来(南昌街道名字的由来)
南昌丁公路属于哪个区 南昌街道名字的来历
【南昌】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文化古城。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汉将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之后城名数易,汉称豫章,隋唐称洪州,宋元称隆兴,明更为南昌。
【中山路】1912年10月间,孙中山在南昌有过4天短暂的停留。1912年,已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从南到北,又从北向南巡行中国。于10月24日清晨8时抵达九江,午后2时乘轮赴南昌,并于次日进到南昌。在南昌,孙中山受到当时江西都督李烈钧和全城市民的热烈欢迎。在南昌期间,孙中山多次与群众团体会谈、演讲,还抽空浏览了滕王阁。在李烈钧的陪同下,进行了一场阅兵式。这是南昌历史上之一次正式的阅兵式。为了纪念孙中山的南昌之行,1928年,南昌将孙中山下榻的百花洲旁边的东大街,改名为中山大道。此路名一直延用至今。
中山路
【灌婴路】因为灌婴建南昌城而名。灌婴,秦末汉初人,刘邦手下的著名大将,《史记》、《汉书》皆有列传,官至丞相,封颍阴侯。
【孺子路】徐稺(公元97—168年),即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世人称“南州高士”。徐孺子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成为千秋传颂的“人杰地灵之典范”。他曾赴江夏(今湖北云梦)拜著名学者黄琼为师,后来黄当了大官,徐就与之断交,并多次拒绝黄邀请他去当官。黄琼死后,徐孺子身背干粮从南昌徒步数日赶到江夏哭祭,后人敬佩道“邀官不肯出门,奔丧不远千里。”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渊明路】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
渊明路
【子安路】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唐高宗上元二年,王勃去看望远在交趾(今越南北部)任职的父亲,路过南昌写下流传千年的《滕王阁序》
【永叔路】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子固路】曾巩(1019—1083)字子固,抚州南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安石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据《南昌市志》记,1934年6月14日《民国日报》载“市 委员会奉蒋介石手令,修建八大乡贤路(王阳明、文天祥、王安石、黄梨洲、陆象山、欧阳修、谢叠山、王船山)”,这条安石路改建为现在的八一大道。如今的安石路,位于洪都大市场附近。
【象山路】陆九渊 (1139~1192) ,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叠山路】谢枋(bing)得(1226~1289)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人。自幼颖悟,“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次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又应吴潜征辟,组织民兵抗元。同年任考官,性好直言,因得罪贾似道而遭黜斥,咸淳三年(1267)赦还。德祐元年(1275),以江东提刑、江西诏谕使知信州。元兵犯境,战败城陷,隐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后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宋亡,寓居闽中。元朝屡召出仕,坚辞不应,福建参政魏天祐强之北行至大都(今北京),在大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坚贞不屈,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宋史列传》对谢枋得是这样描绘“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天祥大道】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祥兴元年(1278)夏在五坡岭兵败被俘。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1283年1月9日(农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年仅四十七岁。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阳明路】为纪念王阳明而命名。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本名守仁,字伯安,曾筑室阳明洞中攻读、讲学,故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实际政治家。其后任职江西,因镇压赣南农民起义及平定宁王之乱有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创立了阳明学派,在中国儒学史上影响甚大。
【长庚街】宋应星(1587年-1661年),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朝科学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
【船山路】王夫之,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是明末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
船山路
【榕门路】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原名弘谋,晚年因避乾隆(弘历)讳,改为宏谋。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雍正进士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政绩卓著而在民间影响更大的一位清官、名臣,得乾隆帝信任。革新云南铜政,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理天津、河南、江西、南河等处水利,疏河筑堤,修圩建闸。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辑有《五种遗规》,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
【天佑路】詹天佑(1861年—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原籍婺源(今属江西),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丁公路】清光绪年间形成街巷,因庙得名。据清光绪33年《南昌县志》载,丁公即丁永祚,明朝盐粮参政,后升任江南巡抚,为官较清正,后人立丁公庙纪念。
【沐英城街】清乾隆年间称磨鹰城直大街,道光年间改称沐英城直大街,1989年改名沐英城街。相传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义子,文武兼备,战功卓越,官至将军,死后赠封黔宁王。
【康王庙路】清代此处有康王庙,乃奉祀宋朝忠臣康保裔之庙,1958年拆庙修路亦名康王庙,1984年更名为康王庙路。
【将军渡巷】老海关大楼背后,清同治九年《南昌县志》记载,相传抚河一渡口因东晋平南将军温峤来南昌时官船在此停靠,故称将军渡,将军渡巷也由此得名。
【万寿宫巷】晋代年间为奉祀许逊(真君)而建铁柱宫,后改为万寿宫,市区万寿宫在文革完全被毁,原地址已被开发为南昌市区更大的小商品市场。
【皇殿侧巷】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公元959年)建南都于南昌,并营造宫殿,此巷因位于原长春殿一侧而得名。
【苏圃路】得名于宋朝名士苏云卿,他曾于此隐居务农。
【三眼井】据清乾隆二十二年《江城名迹记》载,东晋时,南昌为水乡泽国,城内江河纵横,洪水成灾,相传西山道士许真君为根除水患。亲自择地凿井擒龙斩妖,在南昌连凿6眼井,此处有一口三眼井。
【大士院】当时此处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清康熙年间称大悲院。道光年间称大士院。
【友竹巷】此处原为明朝太师严嵩府第的后门,为求高升而从后门给严嵩送礼者不绝,清光绪年间称高升巷。严府之后花园种有友人赠送之名竹,民国年间称竹花园。
【东上谕亭街】【西上谕亭街】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载“上谕亭在瓦子角地段,为张挂皇朝上谕的地方”
【羊子巷】羊子巷原来是 集居地,设有羊交易市场。清乾隆五十九年的《南昌县志》称这条巷子为羊叉巷,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才开始叫羊子巷。
【百花洲】即南昌东湖畔之洲,是因为洲上遍长奇花异草而得名。
【后桶巷】清初有一李姓木匠在此做木桶,手艺出众,生意兴隆,故称桶巷。
【杨家厂】据新建县志载,元朝曾设平章府于此,明代改为都指挥使署,清初改为提督军门府,康熙元年改为总督官署。四年改提镇衙门,十三年提镇杨富叛逆被杀,衙门被废,俗称杨家厂。
【南海行宫】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因有祀奉南海观世音的南海大士行宫而得名。
【鸭子塘】此地原有一口水塘,旁有一鸭店,以塘养鸭。故名鸭子塘
【射步亭巷】清雍正年间是巡抚部院武将习武射箭之地。当时名为“射圃”。圃中有一亭,称射圃亭。巷以亭名,到清末才改为射步亭。
【萝卜巷】原是买卖罗帛、手巾及丝织品的地方,为罗帛市。宣统二年成萝卜市。1986年改名萝卜巷
【胜利路】胜利路始建于1928年。初定名德胜路,因其终端为德胜门,故得名德胜路。抗战时期,1942年伪政权将德胜路改为兴亚路。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当局将此路改名为中正路。1949年5月南昌解放,改为胜利路。
【二七路】解放前是一条小街称前街,1950年拓宽称站前街,1966年为纪念铁路工人二七大 改称二七路。
【八一大道】如今八一大道的前身,是安石路,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在拆除城墙的基础上,北起永和门(今叠山路口),南至永叔路,为纪念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而命名。1950年起,省人民 将安石路拓宽至40米,开辟一条纵贯市区南北的主干道。1956年又作了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为纪念八一起义改称为八一大道。
【老福山】曾经是一片荒地,那里有个小山包,形状有点像老虎,再加之历史上做过刑场,所以得名老虎山。1947年以后,为了雅化这个地名,老虎山变成了今天的老福山。
【洗马池】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婴在南昌筑城,常于此处供马吃草饮水,洗马,因而得名。
【贤士湖】原相传古代湖中有少女姺子墓,故称姺子湖,后谐音“贤士湖”
【绳金塔】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又有说200粒),绳金塔而得名。
【老贡院巷】宁王朱宸濠在进贤门内建阳春书院。嘉靖元年移建,移东湖贡院,为全省乡试的考场。清顺治十年迁回进贤门内旧址重建。清康熙二十年又将贡院移至东湖贡院故址,俗称进贤门内贡院为老贡院,该巷得名。
【干家大屋巷】清乾隆年间,宁夏兵备道干以濂辞官来南昌定居,在进贤门内广置地产兴建府第,人称干家大屋。现大屋已不存,空留干家前巷、干家后巷和干家大屋巷。
【系马桩】古代全省参加乡试的考生骑马自进贤门来贡院应试,便都把马拴在这里。时间一长就称该处为系马桩。
【后墙路】清抚台衙门后墙紧靠的路。1905年南昌地图上称为藩后墙。1926年,巡抚部院改为省 驻地,路亦改为省后墙路,1945年扩修后改称厚强路,1950年更名为后墙路。
【民巷】清代因紧靠巡抚部院围墙,巷内多官员居住,得名官巷,南端偏东有2条并列小巷,分称罐子巷、草鞋巷,1977年统称民巷。
【青云谱】青云谱前称“太极观”,晋朝道士许逊携其弟子黄仁览等在“梅仙祠”旧址创建道院,创“净明”道派,又于晋建兴元年(313)在赣江、抚河一带治水。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赐号南昌人万振为天师,将“太极观”改名为“太乙观”。宋朝,青云谱之名见诸于文献记载有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江南西道四土产》“青云浦在城南十五里,产异花,名七里香。”明末清初,八大山人在此隐居,改“青云浦”为“青云圃”,后清朝礼部尚书戴均元又将“青云圃”改为“青云谱”。
【民德路】民德路的雏形是1928年扩宽修建江西省之一条水泥马路,最初的名字叫培德路,培德路就是由当时的 省 主席朱培德的名字命名的。上世纪30年代熊式辉上台后,培德路遂改名为民德路。
南昌街道名字的由来 南昌街道是如何叫这个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