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家湾洪湖赤卫队室内演出(洪湖赤卫队纪念馆瞿家湾在哪)
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的红色土地 打卡洪湖瞿家湾洪湖赤卫队如何在这里诞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洪湖6月16日电 (任思雨 武一力 李季) “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一曲家喻户晓的《洪湖水浪打浪》,让人们深深记住了洪湖赤卫队的名字。
近日,记者随“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 媒体革命老区行” 主题活动走进湖北洪湖,1927年至1934年,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这片水乡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留下许多难忘的红色故事。
瞿家湾红军街。张畅 摄
在洪湖岸边,有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瞿家湾镇,这里曾是湘鄂西苏区的首府、红二方面军的摇篮,也是洪湖赤卫队的故乡。
1938年, 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历史上,洪湖赤卫队是活跃在洪湖沿岸和水上的几支党领导下的群众武装力量,他们利用河湖港汊的地理优势开展水上游击战争,配合红军开展“反围剿”斗争。土地革命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苏区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中新网任思雨 摄
百里洪湖碧波万顷,当年他们是如何依靠大湖打赢胜仗的?
洪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巍介绍说,“贺龙元帅之一次来到洪湖,就说这里可以藏兵30万,适合打游击。”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如歌曲所唱,洪湖丰富的自然资源,能为洪湖赤卫队提供丰富的物资补给,莲藕、菱角、莲子等食物可以藏在淤泥中,即便到冬天也不会让军民们饿肚子。
但要想在这湖面上打赢战争,更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游击队员们以芦林为房,船板为床,菱角为粮,在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中,段德昌和周逸群了‘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有洪湖特点的游击战术,与后来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崔巍说。
,洪湖地处湘鄂边界,正好处在军阀混战的空隙中,便于发展革命根据地,四通八达的水路也为信息传递、后勤补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地理优势、战略空隙优势、交通优势,我们洪湖有这五个方面的优势,但说到底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最重要的一个主观原因是我们 在这里得了人心、得了民心。洪湖老百姓有一句话叫‘洪湖水,长又长,人心向着 ’。”崔巍说。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中新网任思雨 摄
在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洪湖“红五子”之首刘绍南的孙子刘胜向记者讲述了爷爷的故事,刘绍南家境富庶,却自幼同情人民疾苦,少年时便勇斗当地湖霸,后赴武汉求学加入 ,回到家乡戴家场开展农民运动。
“回到家乡后,他感受到当时的农民生活穷困,发动农民较为困难。为了让农民接受共产主义,爷爷决定从自己做起,把家里的田产分给农民。”刘胜说。1927年,刘绍南组织发动戴家场暴动,成功打响了鄂中地区武装斗争的之一枪。
瞿家湾红军街。张畅 摄
多年的革命斗争,在洪湖留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瞿家湾镇有一条青石板老街名为“红军街”,走进街道,抬头仍可见很多标语横幅“自从贺龙住湖内,洪湖出了赤卫队”、“湘鄂西苏维埃省 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
当年,这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的民居和祠堂里,指挥着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战斗。
瞿家湾红军街。张畅 摄
中央湘鄂西分局旧址、湘鄂西省委旧址、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湘鄂西省委宣传部旧址、湘鄂西省苏维埃 旧址、《工农日报》社旧址……这条长500余米的老街,至今尚存革命旧址21处、遗址18处。
展翼的飞檐、历史悠久的木雕石柱、斑驳的木门和牌匾,都是那段红色革命岁月的见证。
瞿家湾红军街。张畅 摄
如今,这条革命老街已变成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老街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人员1000多万人次。漫步在老街上,游客们可以一边品尝购买当地特产、欣赏手工工艺,一边瞻仰历史遗迹,重温那段热血澎湃的红色记忆。(完)
洪湖赤卫队纪念馆瞿家湾在哪 走进洪湖瞿家湾感受洪湖大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