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大诗人离世的原因很奇葩(唐朝才女写下千古诗)

生活常识 2023-05-15 19:36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思 唐代一位不知名诗人,在郊外偶遇少女写下一首诗,却成千古名作

从“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到“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从《诗·郑风·野有蔓草》,到《一颗开花的树》。

数千年来,美丽的邂逅,最是动人心弦。

唐代官吏孟棨,在其《本事诗》中也收录过一个关于“邂逅”的故事。

说晚唐贞元年间,一名叫崔护的书生邂逅一女子,寻而不得后便作了一首诗。没承想,那首诗竟差点闹出人命来!

01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还记得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吗?

这是晚唐贞元十二年,孟郊考中进士写就的得意之作。彼时,孟郊已经46岁了。在科举的独木桥上拼杀几十年才成功上岸,其得意、兴奋自不必说。

跟孟郊一同参加省试的还有本文的男主——崔护。24岁的崔护不仅登进士第,还拿到了一甲的好成绩。

有人说,崔护此番落第再及第,是因为有贤内助降娘。

崔护为人孤傲,不喜与人相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社恐”

数年前,崔护独自一人千里迢迢赴京赶考。省试时间定在春季,正是百花开放的季节。

考试结束后,崔护便决定到城郊散心,舒活舒活揪紧了好几个月的心弦。结束后便决定到城郊踏青。

弱柳千条杏一支,半含春雨半垂丝。郊外春色迷人眼,崔护边走边赏,不知不觉迷了路,是腿也累口也干。

可这荒郊野外,哪来的茶肆?

崔护没了赏花的心思,只想着有幸寻得一户农家也好,能进去讨口水喝就成。

说来也是幸运,崔护一路乱走,居然也给他寻到了一处人家。

“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

意思是说,农庄占地约一亩,被一大片桃花遮掩着,安安静静,似是一幅无人打搅的山水画。此时到访的崔护,倒有点像误入桃花源的渔人。

“笃笃笃~”

叩门许久,屋内才有应声姗姗而来“谁呀?”

是一少女声音。

此时的崔护顾不上避讳,只想赶紧安抚一下快要冒烟的嗓子。

少女心地善良,听到对方只是个路过口渴的书生,便将人迎至屋内,亲手奉上清茶。

几杯茶下肚,崔护才有心情打量倚窗浅笑的少女素钗白裳,未着脂粉,却分外娇俏可爱。与都城锦衣华服的贵妇相比,是另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崔护呆住了。愣愣的,显出几分书卷气。

窗外的桃花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染红了少女的双颊。

古时候讲究男女大防,正所谓“男女授受不亲”。唐朝时期民风虽然已经相对开放,但一对未婚男女独处一室终是于礼不合,端茶递水,已属破格之举。

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可能就要遭受非议了。

拘于世俗礼法,两颗年轻而炙热的心,在春日的桃花雨中飘来飘去,却不能将彼此的心意宣之于口。

眼看着日薄西山,崔护纵然有心留恋,也只好起身,一番道谢后,向少女告别。

倚门回首,却把桃花嗅。少女将崔护送出院门,没有即刻回屋,而是倚在门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直到,把自己也变成了一瓣飘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曳。

“桃花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不知崔护回头眺望时,会不会想起《诗经》的这首《桃夭》?只是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误入桃源的渔人在回程仔仔细细地做了许多路标,怕自己再回来时找不到路。

和渔人一样,社恐人崔护回去时,也把路记得牢牢的。

只是,也都殊途同归。

渔人明明做了许多标记,却再也找不到入桃源的路。而崔护成功找到了桃林,佳人却没了踪迹。

02 物是人非事事休

春日桃林的一次偶遇,像一枚投向湖面的石子,在崔护和少女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

自从两人分别以后,少女从此每日思虑,想郎君会不会再来。日日夜夜,崔护谈吐不俗,举止有礼的翩翩君子模样都入梦而来,让她魂牵梦萦,思慕不已。

只是,两人并未订终身,甚至都未曾好好告别,所以关于崔护的一切她都不能对任何人提起。

而崔护那边,却从此再无音信。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数千年前,有女子在《诗经》中如此大发牢骚。

可世事就是如此。

男女之情,于女子而言可能是生命的全部,因为女子的全部是婚恋,是家庭。而男子不可能将全部热情都投入进去,因为他得先拿到面包,才能去争取爱情。

动物世界也是如此,雄性园丁鸟要想获得雄性园丁鸟的青睐,它得花五六年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搭一座漂亮的“求偶亭”,衔来五颜六色的果子、羽毛来装饰。

或许是桃林偶遇花光了崔护的所有运气。那一年,崔护未中进士。

落第的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埋头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在都城南郊与少女巧遇一事,也只能拿个匣子装起来埋在心底,以免心猿意马耽误了第二年的省试。

次年二月,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考试完的崔护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思念,前往都城南郊。

这次一定要好好介绍自己!之一句话该怎么说才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突然登门造访应该不会失礼吧?

乱七八糟的想法在脑中来回拉扯,时隔一年,崔护再一次来到农庄前。

眼前的一切景致跟一年前分别时一模一样,桃花灼灼,轻轻将农庄掩在身后。

“笃笃笃~”

崔护正了正衣冠,叩响门扉。可等了又等,依旧不见人来。

直至夕阳慢慢将余晖洒在大门的铜锁上,崔护才明白,农庄主人是不会再回来了。

心灰意冷之下,崔护拿出笔墨在门上题下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便是千古名作《题都城南庄》。

《题都城南庄》全诗仅短短四句。没有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沉重痴嗔;也没有李商隐“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爱而不得;有的,只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失落与怅惘。

或许,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曾有过一段遗憾吧,曾有幸惊鸿一瞥,却无缘与美好永驻。所以,崔护这段爱而不得,没有结局的故事才让人念了千年。

百年之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写了一首与《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朝时,戏曲家汤显祖再作《牡丹亭》,借杜丽娘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

可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的男主至少有泪,牡丹亭中杜丽娘得以还魂,与柳梦梅厮守终生。崔护呢?他得到了什么?

如今现代人追剧,尚且忍受不了编剧拆CP,否则就要寄刀片,更何况古人?

才子与佳人的故事没有结局?不能够!

03 降娘与桃花缘

后来,《题都城南庄》这首诗成了一个故事,桃花缘。而这个故事也有了女主——降娘。

降,即红色。降娘这个名字,便取自于《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话说崔护在门扉上留下诗句后,黯然离去。

回去后,竟一连数日辗转反侧,茶饭不思。

还是回去看看吧?说不定农庄主人那天只是刚巧不在呢?或是有急事要处理,或是拜访亲戚好友。

于是,不甘心的崔护折返桃林农庄。这回,崔护没有扑空,只是刚到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嚎哭声!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崔护赶忙砰砰拍门。不一会儿,有一老丈前来应门,一看门口的书生神色焦灼。

老丈上下打量崔护一番,便一手扯着了他“好哇,你便是崔护崔郎君吧!”

崔护不明所以老丈如何得知自己名讳?两人可是头一回见!

老丈复又流下泪来“你还我女儿命来……”

原来,降娘便是老丈的女儿。

老丈老来得女,自小便对降娘疼爱有加。

降娘喜静,一家人便搬来南城郊。春日种花,夏日摘桃,秋日收种,冬日温酒,一家人过得甜甜美美。可是一年前,降娘突然闷闷不乐起来,连最喜欢的桃花都不赏了。

老夫妇询问许久,降娘都沉默不语,也就是在数日前,两人才得知一切都是因为崔护的缘故。

数日前,两人携女归家,忽然瞧见自家门上题了一首诗。

一家人皆通文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老夫妇一看,便对女儿异常的原因有了猜测,莫不是女儿不知何时有了意中人?

一番询问之下,降娘终于吐露了实情,将去岁与崔护相遇一事说了。

见女儿情痴,老夫妇有意成全,只是门扉上只留下一个名字,却不知崔护是哪里人士。人海茫茫,又如何去寻?

绛娘此前就对崔护有意,因不知对方心意,只能将那份思慕藏在心底。如今得见崔护的诗句,才知对方也是有意的。只是桃花缘玄妙,两人竟生生错过了。

自此,降娘也是茶饭不思,害起相思病来,没几日便形销骨立了。

崔护来访,正是降娘芳魂逝去之时。

“我已经老了,就盼着降娘有个好归宿。之前降娘一直推脱婚事,原来是非君不嫁啊!如今,却因为你而丢了性命,难道你还不是凶手吗”,老丈痛哭不已。

听了老丈的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魂不附体,既喜又悲。

喜是原来这一年不是自己一人单相思,悲是好不容易知晓对方心意,却要天人永隔,这如何能不让人心痛欲碎呢?!

“去年清明时节,小生踏青途经贵地,口渴难耐想讨口水喝,幸有降娘心善赐茶。数日前,我故地重游,想再拜访答谢,不曾想大门落锁,才怅然题诗折返,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

崔护呜咽着请求入内室与降娘一见。看降娘悄无声息地躺在绣床上,崔护终于忍不住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我来了,我在这儿呀!”

崔护伏在床边大声哭喊,泪水浸湿了棉被。

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已经死去的降娘竟像杜丽娘那般在崔护的一声声痛哭中苏醒了过来!

一开始只有若有似无的几缕鼻息,接着双眼微微睁开了,然后似乎认出了眼前的崔护,自己也缓缓流出泪来。

看绛娘悠悠转醒,老夫妇和崔护惊喜万分,赶忙端来米汤让绛娘慢慢喝下。就这样,痴情的绛娘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又回来了。

之后,就是皆大欢喜的大结局了。

崔护一封家书寄回河北老家,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双亲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崔家父母也感动于两个年轻人的痴情,放下门第之见,依照婚嫁六礼(即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将降娘迎娶了回来。

家有娇妻,眼下崔护的一件大事就是考取功名了。

因为绛娘不仅人美心善,还聪慧异常。不仅能为夫君红袖添香,共赏诗词,让崔护在诗词学业上更加精进,还能操持家务,孝顺家长长辈,和睦左右邻居,赢得众人夸赞。

贞元十二年,崔护背起行囊赴京赶考。这一次,崔护终于一举得中,获赐进士及第。

此后也官运亨通,一路升迁到岭南节度使。崔护为官期间,降娘也伴随左右,成为了他廉政爱民官史中靓丽的一笔。不过,这是后话了。

04 如梦幻泡影

历史上确实有崔护其人,他也确实在游览都城南郊时结识少女,并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古传唱。

可是,正如司马光写过宴会上的惊鸿一瞥,“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正如辛弃疾写过闹市相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美,也就是那一刹那了。最美的花,总是凋零了给人看的,没有结果。

崔护与降娘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故事结局,极可能是后人杜撰的。

一来,看降娘的名字取得多随意,死而复生也是话本子的惯有套路,非如此才能彰显两人爱感天地。

二来,孟棨的《本事诗》收录的都是一些诗词轶事,有点儿类似话本子,并不是经得起严谨推敲的史学资料。

三来,唐朝时期的婚姻,并不如我们想象得这般浪漫。现实,可残酷多了。

众所周知,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隋朝晚年民不聊生,人口基数被隋炀帝败得差不多了。唐朝为了增加人口,特意下诏书鼓励百姓婚嫁,规定法定结婚年龄为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子十五岁以上。

已婚男女离婚后也可以各自再婚。面对实在找不到对象的大龄剩男剩女,官府还会出资聘妻或者置备嫁妆。

可即便如此,唐朝人在婚嫁时也是非常慎重的,非常注重对方的家世门第,尤其是读书人。

即便有明文规定,但读书人还是可以光明正大晚婚的。因为有了科举功名,就有可能成为公卿富贵人家东床快婿,从此鱼跃龙门跨入上层社会。

每次省试结束后,礼部放榜,就是读书人“桃花缘”袭来的时候。唐朝时期,若是得中进士,官家会在曲江亭宴请进士们,游江赏诗,共贺上巳佳节。

而新科进士参加的曲江宴也是变相的“相亲宴”,高官权势之家和名门贵女往往会趁此机会寻找适合的女婿郎君。宋朝的“榜下捉婿”婚姻文化,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抱着“达则娶于卿相”的观念,等到得中功名之后再成婚的读书人比比皆是。唐朝很多著名的诗人,就都是晚婚的大龄青年。

李白结婚算是早的,二十七岁时迎娶了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杜甫三十岁成的婚,妻子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

王之涣结婚已经三十五岁了,实打实的大龄男青年,妻子是冀州衡水县令李涤之的女儿;

白居易对邻家妹妹有意,但生生被母亲拖到三十七岁才成婚,妻子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臣杨虞卿的堂妹。

而崔护进士及第时才24岁,此前不太可能“英年早婚”的。

何谓情?

董仲舒说,情,就是人的欲望。

情是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本能欲望,但也要接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崔浩的《题都城南庄》,写的是寻春偶遇,也是在写“情”与“礼”的矛盾,其中得与失,我们很难评说。

千载悠悠,诗人已杳逝,但他透过这首诗歌传递出来的情感却未曾改变。

参考资料

《本事诗》《隋书》《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

唐朝才女写下千古诗 唐朝之一才女7岁作诗12岁名满天下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