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自卑内向怎么克服(社恐、不敢说话?给内向者的几点建议)
如何改掉内向不爱说话 社恐、不敢说话?给内向者的几点建议
大家好,我是陪大家一起成长的草帽师兄。
今天咱们来聊聊内向这个话题。
“你怎么不说话啊?”这句话可能是内向者最怕听到的话了;“别怕,说错了没人会怪你”这句可能是内向者最常听到的安慰了。
其实内向者不是不想说话,特别是遇到一件正好送到嘴里的话,他们也特想说上几句,但就是话到嘴边不敢开口。而外向者则相反,在一次聚会中几乎就他们说的多,他们表现的很热情很健谈。
这就形成了一个“沟通悖论”,外向者拥有了掌控社交环境的权力,使得内向者越发的难以自处。那怎样摆脱沟通悖论呢?
给内向的朋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帮助你成为沟通高手。
1、自我审视
内向≠享受孤独
有人喜欢孤独,并且享受孤独,也有“优秀的人都不合群”的毒鸡汤。
很多内向者喜欢以“享受孤独”自居,其实这不过是给自己呆在自己的小空间找了个美丽的借口。不要把内向的性格与享受孤独划等号,享受孤独是为了摆脱周围的平庸,享受领跑者的孤独。换而言之,享受孤独是自我进步的催化剂。
内向只是一种性格模式,与享受孤独的区别在于周围环境是否上进,以及是否可以促进自我成长。
你真的是内向吗
在面试问到性格时,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我在陌生人面前内向,在朋友面前还挺开朗。”其实这种性格并不是内向,专属名词叫做Ambivert,即具有内向与外向之间性格的人。
有一次我参加演讲比赛需要找人组队,就想起了一个我以为很开朗的朋友A,因为在我面前他一向很健谈。没想到朋友A拒绝了我,因为他不敢上台讲话,更令我没想到的是朋友A认为自己不敢上台的理由是因为内向。
内向只是一个性格表现,居然可以成为束缚自己的理由?
朋友A给自己贴上了“内向”的标签,在尝试之前直接因为这个标签否定了自己。
如果你是Ambivert,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内向,就不要给自己贴上“内向”的标签,慢慢的你会标签同化;不要总是暗示自己“我不擅长社交”“我不敢上台发言”,慢慢地你就真的丧失这些能力了。
2、内向不是缺点
就像上面说的,内向只是一个性格表现,内向与外向不存在优劣之分。
内向者在群体聚会时发言会很少发言,他们擅长单独地深入聊天,如果要找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更多人会选择找一个内向者。
内向的优势在于专注与聆听,和内向者聊天会感觉很舒适。
虽然内向者不擅长群体对话,但根据调查显示每次群体对话后,能对谈话内容记忆最多的往往都是很少发言甚至不发言的内向者。
因为外向者会更加关注发言时的成就感,甚至刚说完就会忘记自己说了什么。
而内向者会认真聆听每个人的言语,所以一般开会时会议的记录与都会选择内向者,辩论赛的四辩由于要负责陈词,往往也都会安排给内向者。
对于内向者应该放大自己的优势在群体对话时发挥自己专注与聆听的优势,仔细聆听大家的对话,并进行深度思考,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内向者的几点建议
不敢说话
“不敢说话你要多锻炼”,这句话内向者应该也都听烂了,但问题在于怎么锻炼?
一些内向者,虽然做好了聆听与思考,但由于不敢发言,就导致自己的优势无法展示出来。
针对这点独立翁给出个小建议当你感觉话到嘴边时,先让自己大脑断片0.1秒,然后迅速说出。
内向者不敢说话的原因大都因为焦虑和担心,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感觉嘴很想说话,但大脑却在阻拦。
断片0.1秒是为了阻断大脑的阻拦效应,迅速说出是让大脑来不及阻拦。尽量说的时候简明扼要,一两句说清即可不要长篇大论,避免后劲不足导致二次紧张。
不用担心语速过快会说错话,内向者能送到嘴边的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调控情绪
内向者由于不善于疏导,就会导致坏情绪堆积。心理学家认为处理坏情绪的更好方式就是在坏情绪发生时进行消化,不要把坏情绪累积起来。
这里推荐【3步消化法】
1.调节呼吸
保持呼吸通畅,不要让坏情绪噎在嗓子。先屏住呼吸阻止坏情绪上行至大脑,暗示自己要冷静。
然后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吸入更多氧气会帮你减少不适感,增加幸福感。
2.调节眼神和表情
平时就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让自己的眼神逐步放松,表情微笑。就像自己陶醉于一首优美的音乐。
告诉自己“我很冷静,一切都很好”,慢慢地你的神经系统就会帮你把坏情绪都消化掉。
3.回归当下
模仿心理学中的“正念训练”,感受指尖的感觉变化,是冷是热是痒还是无感,逐步上移感受胳膊的感觉。回到心脏,此时可以把手放在脉搏上,告诉自己“我的心跳正在恢复平静,我不生气了”。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坏情绪在前20分钟危险系数更高,很多错误行为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通过【3步消化法】,可以帮助我们避开坏情绪的危险期,等之后再养精蓄锐进行解决。
内向自有内向的好处,不论何时性格都是人的一部分。性格虽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但人可以控制性格,性格控制不了人。
怎么克服社恐和内向 社恐内向自卑人群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