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研究三个题(美术史研究三题议)
如何画龙首,如何用龙首画艺术史三题。
本期主题
可见与不可见——当代美术史研究的几种 与观念
陈明/学术主席
与过去相比,【编者按】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在 论上明显更加深入。艺术史的写作离不开叙事 、历史观、文献整理、图像分析等元素的参与。图像和文献是看得见的,但隐藏在文献图像背后的是看不见的历史观念和叙事结构。不同的艺术史学家在面对这些元素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和 。那么,如何建立自己的历史观和 论呢?关于这个问题,本期 学术月刊。邀请了四位从事艺术史研究的专家,从图像研究、区域艺术史研究、艺术史 论、传统绘画理论 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美术史研究三题议
巩峥
带着温度的近距离美术史叙事——20世纪中国美术史写作与研究 论三题
杨宇
叙事与重构——“新史学”视域下的区域美术史研究
李玉民
先论后史 史论互证——以现代美术史观评析 《历代名画记》
孔德平
20世纪至今的中国美术史经历了两次范式转换,即现代转型和当代转型。 现代转型与发展。指的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即从中国传统的书画史到美术史。所谓转型,有一个基本点,就是从什么到什么。无论现代转型还是当代转型,也都有相应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现代 or 当代与当代。有不同的时间段,背后的文化支撑和知识体系也不一样。在空间关系上,它们都反映了中国学术界与西方学术界的联系。
艺术史是西方近代以来出现的一个学科概念,它的研究对象和 不同于中国 的学术传统。中国 中国传统的书画史研究注重作品和画家的品格;的继承,注重文献的记述和事实的考证;现代艺术史研究注重作品的形式和审美差异,注重思想来源和观念的分析,这是 现代转型与发展。。 当代转型与发展。指的是现代,即从研究作品的形式到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换句话说,从讨论作品的风格和质量到研究作品的形象。
如果作品的形式和风格是可见的,图像学所关注的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是不可见的,只存在于 解释与评论。研究者的(认知的)。可解释性的基础是什么?It 这是一个任何人都能认出的形象。只要你有生活常识和经验,你就能理解日常形象,即 这是什么? 如果这些东西超出了你的知识范围,你只需要别人告诉你,补充你的知识。这些都是客观知识,是看得见的,而解读的主观性很强,甚至存在过度解读,是看不见的。图像解读更大的好处是吸引了很多其他人文学科(甚至自然科学)的学者进入艺术史的研究领域。与此,他们还引入了自律的研究 ,不断发展的塑料 艺术与艺术。融入社会。图像与图像。并将其纳入文化分析框架 观看 ,视觉文化的概念就出现了。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当代学术转型中的艺术史研究提出问题并试图回答。
之一,看得见不一定就明白
视觉一般是指视觉感官所接受的印象,这种印象反映在绘画中或通过其他可复制的媒介,成为一种 图像与图像。。在造型艺术领域,常用的概念是 图像与图像。,有些图像可以简化为 形式与技巧。。形象、意象和形式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含义,但无论如何,这种 意义 它们需要被解读。同样的形象或人物,同样的形象或形式,基于不同学科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因为不同的观点和思维不同。多角度解读有利于打开 有意义的世界 的对象,这是互补学科的积极作用。所谓的 理解和。需要转换学科视角,通过相关知识渠道获取意义。那么,如果回到我们自己的学科,其他学科的视角是否可以代替我们学科的观察和解读方式呢?其他学科发现的问题是不是这个学科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图像就是图像,而 图片 看一幅画只是一个 图片 。理解还是不理解,在于意义的呈现。图像学研究也在于 发现 和 钻研 形象背后是什么,这涉及面很广。
回到艺术史的研究领域,我们需要警惕 图像和图像。。,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各种形象和形式一旦被 图像与图像。,被驱散的是艺术家的气质和精神 而被质疑的只是作为一个 图像与图像。,包括其创作动机和图像来源,引入其中寻找图像生成和传播的路径,形成历史意义场。,作为一个 图像与图像。艺术作品的所有形象和形式都演变成某种文化符号,从而成为艺术家的工具 思考,也就是 什么图像或图形被用来解释什么 。图像或图形与主题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主题,以及 展示什么?强调,而 如何展示 被忽略。,艺术史的研究应该在面对 图像和图像。,这是图像阅读和判读的难点。图像模糊不清。当一个图像被提取出来后,很难确定它的表达意图和它的意义,如果没有其他图像的相互印证,就更难解释它的存在。
图1
艺术作品的图像生成也存在解读问题。不同的作者对同一主题有不同的解释,主题可以 t规范形象;同一主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作品中有不同的含义。如历代《耕织图》的形象,源于南宋时期绍兴的画家楼哀。后人就画出了这种题材,之后又有模仿作品,并以此为基础。
其主题另行创作的作品。最初的图像文本已不见了,至清代康熙年间焦秉贞的绘本,虽然大的主题框架不变,但其题材范围有所调整,具体描绘的方式更不相同了。如果依从图像文本,我们的眼光就会转移到不期作者的主体,去讨论图像变异的原因,有社会学方面的也有美术学方面的。如果考虑到作品所使用的媒介问题,如绘本或版刻或石刻,因为媒介材料及相关技法的介入引发的变化,图像的意义阐释范围就不同了。作为美术史学者,应关注这一主题的延续与传播,还是关注主题性的图像生产?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耕织图》耕图之一“浸种”(图1),为日本延宝四年(1676)狩野永纳刊本。此本依据明天顺六年(1462)江西按察佥事宋宗鲁本翻刻,而宋宗鲁所据之底本是来源于南宋楼洪或汪纲的翻刻本。又如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绘的同一主题作品“浸种”(图2),还有清代乾隆年的朱蓝套印本《耕织图》,为木刻版画,其中同一主题的耕图之一“浸种”(图3),也可参照比较,以做分析。以上三图的主题与基本情节都不变,但构图与人物形象都变了,动作也有差异,至于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差异更大。这种变化说明什么?美术史学家们应该研究什么?比如风格来源、手法形成的原因,这类问题似乎比较简单,可说的内容不多,一旦转入图像的生成与传播方面,社会性的因素加入,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显然,“说”比“看”重要,可述性的资源在史学研究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图2
图3
图像一旦产生是否就有相对的自足性?即可脱离原先的话语环境,可以被切割或分解,再被拼贴到其他主题的阐述语境,进而获得新的意义阐释。图像的语境化研究会将我们带到哪里?语境化研究可解决图像文本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如果我们不了解图像生产的过程,不了解图像的“原境”,又如何阐释?可见,图像的意义世界并不是单一的知识论证可以解决。误解是意义解读经常遇到,多半由于知识的错位,其根源在于没有准确把握图像意义的走向。如果你看到的超出你的知识范围,形成认知上的空白,就无法接受任何信息,或接受的是假信息。“视而不见”与“发现”,看似两种不同的状态,实则道理一样,即你看见的是你知道的,而看不见的只是处于你的知识盲区。对于知识而言,美术史的研究需要扩大视野,突破学科限制,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都能深化你的认知,能看到之前看不见的东西。意义阐释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必须消除学科间的等级关系。
第二,建立意义链接就是提供一个信息的处理系统
对研究者而言,即根据研究课题整合相关材料,关键在于“整合什么”及“怎么整合”。前者是如何选择材料,后者是如何在材料之间建立上下文关系,让其具有逻辑性,并形成相关结论。研究材料就是研究对象,而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性质。
在现代的学科范式往“当代”转换时,我们应注意到三个概念的两次平行滑动之一次,从“造型艺术”滑向“视觉艺术”;第二次,从“视觉艺术”滑向“视觉文化”。此间,“造型”与“艺术”先后消失,并先后替换为“视觉”和“文化”。这种对象性的转移开始将日常的可视现象都纳入到本文形式中,以图形、图像及影像等一系列概念,取代形式、形态及形象等与造型相关的术语。其扩展了研究对象的边界,所谓多维视角与多重的叙事结构,便由此而来。
研究对象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还有着自身存在的话语空间。不论研究历史的或现实的,都应该寻找这一原生语境。“原境”,是建立那些看似零散的现象之间意义链接的有效方式。在历史学研究中,则指称为对历史现象的“还原”与“重构”,让所有材料进入相应的制度语境,进而建立材料之间的意义关联,并获得解释。“原境”分析比较适合个案研究,在 上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其利用的资料多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造型物件,如民间雕刻、民间绘画及相关的建筑。这些物件都是民间的职业匠师所为,其技艺水平高低不等,不属于精英美术范畴,也难以进入主流美术史的视野。即便进入,也都在远古或上古时代,中古部分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考古学对艺术史提供的材料,大多都在中古之前。对于职业匠师而言,图像是之一位的,故有“粉本”“模板”等规定性的样式,可以大量复制与生产,对独创性的要求并不高,基本不谈论“品质”问题。而引发这些造型样式发生变化的,往往是社会制度与人的生活方式,带有普遍性,形成时代的或区域性的文化特征。
这里提供一个研究案例,即笔者于1996年到闽东地区的畲族聚居地进行的一次田野考察。其经验是,在实地调查中如何发现问题,让现场各种相关的材料汇集,使之产生意义的联系,从而还原历史的语境,给予现象一个合理的解释。那次考察的缘起,就是因为对畲族祖图现存状态一种说法的质疑。当时有人撰写“畲族美术史”,言“畲族各村寨都保存着祖图”。而我的问题是祖图属于盘瓠崇拜的一种形式,是否会随着时间与地域性的变化而变化?其内在的关系又如何?
长期以来,畲族人都处于小聚居大分散的状态,在历史的发展和实际的生活接触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是经常进行的,而与人们衣食住行紧密结合的生产技术的相互交流并不完全受“族群”的限制。恰恰又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下的族群,常常接受他族群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用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共享的技术、互渗的文化与流动的作品。但任何一个族群对他文化的接受总存在着限制,也正因为限制造成文化的差异。我们在某个族群具体的生活区域内调查具体的文化现象,了解了他们的种种文化限制,才能了解其差异所在,才能把握该文化的特征。,作者的“族属”和作品的“所在地”是调查少数民族美术重要的前提,也是重要的根据,但决不是完全可靠的根据,这些都要通过田野考察加以认定。
图4
于是,我在闽东畲族地区选择了三个考察点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福安市康厝乡凤洋村、霞浦县盐田乡瓦窑头村。我从其家居建筑形制考察入手,就发现其形制规范与空间功能呈现出一种灵变与恒定的辩证关系,这直接涉及畲族的盘瓠崇拜及其祭祀方式。比如,邻近福州而地处山区腹地的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交通极其不便,村民以兰姓居多,并保留着祖屋,也存有祖图(图4),横幅手卷,祭祀时取出挂在家族的公共议事大厅。到了福安康厝乡凤洋村,那里的村民居所都是分散的,单门独院,公共议事空间在祠堂,内有神龛、大殿及戏台,神龛上供着龙头牌。他们只供祖牌不祭祖图,也没有祖图。去霞浦县盐田乡瓦窑头村,同样是分散居住,询问其祭祖方式时,只说是祭族谱,因为族谱的扉页有“盘瓠的龙图”(图5),那里没有龙头牌,更不知祖图为何物。那么,在三个地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祭祖仪式及相关的图像,我们如何在祖图、龙头牌及族谱扉画“盘瓠龙图”之间,建构相应的意义链接?又如何解释其文化成因?其实,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盘瓠崇拜都是其精神所在。从祖图、龙头牌到族谱扉画,这种形式的流变与他们和汉族人长期杂居在一起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联系的程度就在家居建筑形制、空间功能的划分以及祖先崇拜的形式上得以体现。
图5
第三,从“痕迹”入手发现问题
巫鸿有一篇论文《重返作品〈平安春信图〉的创作及其他》(下称《重返作品》),其研究的动机就出自画幅中的一处“痕迹”(图6)。这篇文章研究的对象是一件宫廷绘画,画面下方有两处用墨线勾画出的几何图形,似草图,寥寥几笔,与画面极不协调。显然,这是作者在画面有意留下的“痕迹”,而且还是在作品完成后添加上的,其用意何在?由此引发巫鸿的研究兴趣,来了一番考证,说明这是一幅通景画,由于摆放位置的原因,前有一条案,案上例行有摆件。那两个图形是为了校对摆件而画的,与画面其他造型因素无关,与画幅所处的“语境”有关。巫鸿研究的目的是“重返作品本身,注目于画作的形式、比例、色彩等方面,并发掘与创作过程有关的档案材料”(巫鸿《重返作品〈平安春信图〉的创作及其他》,《故宫博物院》2020年第10期,第250页)。形式、比例、色彩都是画面的造型元素,但巫鸿的研究还是采取返回“原境”的方式,去讨论画面“痕迹”产生的合理性,阐释作品创作的动机与相关“痕迹”的由来,属于图像学研究范畴。,在作品语境的还原中,他也涉及到视觉观看问题。
图6
“痕迹”是产生悬念的根源。它会引发人的研究兴趣,进入创作的过程性研究,还原“现场”。作品上任何一处痕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真正回到作品,讨论形式问题及其意义,“痕迹”这一概念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没有任何一件造型艺术作品不是通过“留痕”的方式产生的——没有“痕迹”,既看不到形式,也看不到形象,更不会有造型艺术。对于美术史研究,我们的问题是从哪一方向去追寻“痕迹”,并从“痕迹”发现什么?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两个方向之一,往形象生成的轨迹走,发现其题材与主题,进入历史的叙事流程;第二,往形式生成的轨迹走,发现其他相关材料,进入特定的历史事件。
传统的美术史研究,注重形象而忽略“痕迹”,以为那是在草创阶段,不完备,不构成整体性的东西,即便在讨论风格与流派问题时,也是在整体结构上做文章。因为进入美术史讨论范畴的作品,应该是已完成的成品,不是半成品,更不是草创时期遗留下的种种东西。而美术史家需要保持一种历史的宏观视野,去讨论一件美术作品能够成为历史的经典,其对过去和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现代的或当代的美术史学,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开始关注“过程性”的研究,巫鸿的《重返作品》一文就体现了这一学术倾向。他抓住问题,利用了各种有关形式,在片段性的问题咨询中避开了有关形式审美的判断,而回到观看的语境上。观看包含着审美,但他没有就这一问题展开,而是以客观的态度陈述这一事实。比如“通景”与“通景画”,其视觉观看的角度是被一个特定的空间所限定。至于这一空间的审美属性,就不在他的文章讨论范围。
“痕迹”是形式分析的问题依据。如何做形式分析?针对单一作品或一个系列作品?针对一个艺术家或一个艺术流派?乃至时代(类型)样式与审美风尚?在风格化的美术史研究中,形式分析的学术视野是不断扩展并外化的,以形成宏观的历史叙事框架。如沃尔夫林提出美术史的五对基本范畴,特别以“线描”与“图绘”这一对概念,阐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如何向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转换,其中涉及到作品,也涉及到艺术家(参见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潘耀昌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而以“痕迹”为出发点的形式分析,其追寻的是一件作品或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问题,其学术视野是内向性的,依据问题打开,并不断深化。故其强调微观叙事,问题成为形式分析的焦点。
“痕迹”可产生意外的发现,即在习惯性的看法之外发现新的问题。“习惯”是制约我们视野的一大障碍,而“痕迹”可以帮助我们破解。因为“痕迹”可对曾经发生的事物做逆向性指证。考古学家在考古的挖掘现场,都很注意遗留物,也很注意有关的历史“痕迹”。因为“痕迹”的信息很复杂,且指向不明,如能破解,往往能帮助研究者追溯事物的成因,或提供与主体相关的各种信息。
图7
对于艺术作品的研究,在画面上所遗留的“痕迹”,有两方面的信息值得关注。一是涉及作者的习惯性手法,与风格形成有关;二是涉及作者的创作思路,与动机生成有关。二者将我们引向微观世界,讨论画面背后的故事,分析其创作心理,甚至是生理问题。如晚年达·芬奇自画像(图7)中的线条“痕迹”引起学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一场讨论。因为那些笔线是画家用左手画的,与先前的画作不同,故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达·芬奇是左撇子,属于生理习惯;二是认为达·芬奇在晚年摔了一跤,因中风引起右手偏瘫。2019年5月3日,英国《皇家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有一篇文章纠正了这一说法,认为晚年的达·芬奇右手伤疾,可能是因为昏厥摔倒,导致尺神经(Ulnar Nerve)麻痹,形成“爪形手”(图8),无法握笔作画(参见何东明《新发现揭示达·芬奇的右手密码不是中风,而是摔倒导致“爪形手”》,2019年5月6日。其消息来自CNN,文章标题是What caused Leonardo da Vinci’s hand impairment.)。
图8
“重返作品”并不要求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各种差异,而是针对作品,以各种方式不断打开其内部的世界,接近事实真相,而不是牵强附会、任意阐释。求真才是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专业知识日益精细分化的当代学术界,不可能要求美术史学者样样精通。学术背景不一样,必然导致其观察角度与研究 的差异。
面对作品,研究者看到什么?还是形式构成要素及造型的技法语言背后的个人手法与审美风格?所谓风格史的写作,探讨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性,都是基于历史的宏观视角,在整体的叙事框架中建构一个学术模型。这类型的美术史写作都存在着有关对象的前提设定,特别是“媒介”,即你探讨的是绘画还是雕塑?是油画、水墨画还是版画?是泥塑还是石雕?在造型艺术的媒介领域,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而回到历史上,就形式关系而论,无法回避造型手法和风格问题,也就是艺术的语言系统化。我们总想将局部问题置于某一个既定的历史叙述框架,比如将某一艺术家或艺术品置于一个特定的语言系统,以寻求其历史定位,给予评述,发现问题,包括对于历史的重新发现,往往也局限于纠正既有系统中的某种认识,以为其有偏差或存在着历史的遮蔽或遗漏,并没有破坏或解构这一话语系统。如果我们将美术史研究对象的媒介问题暂时搁置,关注其文化问题时,我们是否就从审美领域转入知识领域?因为在文化的研究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未知问题。知道了也就看到了,可能“会心一笑”;知道了也就理解了,可能“陷入沉思”。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圈,不一定都能看清其他文化圈内的现象。过去,我们常说视觉化的造型艺术语言是世界性的,其实不然,语言的文化障碍依然存在。当代学术界所提倡的全球美术史写作,跨文化研究面对的问题还很多,在目前阶段,个别的问题化研究比系统性的整体框架研究更为重要。这对于以风格研究为特征的美术史写作,不仅在 论上是一挑战,在研究对象及所依据的历史材料上也将面临着各种突破。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外国学者 美术史研究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