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林觉民家书(更先发起推翻清朝贡献更大人是谁)
侄女过继给叔父有什么样的手续 为了推翻清朝,他起义前留下两封家书慷慨赴死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社会动荡不堪,在英、法、德、日等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下,软弱无能的清 签下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
众多心系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有识之士对清 失望透顶,在西方各种先进思潮的启发下,他们走上了推翻封建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中国的革命道路,并为此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惨痛代价!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便是在众多试图推翻满清 的武装起义中影响非常大的一次。本文试图从一个人的经历来还原这场悲壮起义的前后经过。
(一)
林觉民,公元1887年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门第,幼时被过继给叔父林孝颖为子。嗣父林孝颖是个通晓诗文、饱读经书的儒生,嗣母也是个善良仁爱的贤妻良母。幼时的林觉民便以聪慧过人著称,深受嗣父的喜爱,亲自教导他四书五经等传统儒学。
不过,林觉民对于传统的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道路比较排斥和反感。在十三岁参加童生考试时,他在试卷上题写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以表明自己厌恶功名、以救国为己任的志向,然后从容的离开考场。
公元1905年,在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学习期间,他开始接受民主进步思想的洗礼和熏陶,阅读了《猛回头》、《警世钟》、《民报》、《书报》、《中国女报》等进步书刊,内心大受震撼,近代民主革命思想在他的内心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性格直率、为人豪迈、尤善言辞,在同学中素有威信,全闽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叶肖韩曾称赞他“是儿不凡,曷少宽假,以养其刚大浩然之气。”
他经常组织学生宣传进步思想,并且亲自登台演讲,由于他演讲时情感充沛、声音洪亮,现场感染力极强,参加学生众多,场面蔚为壮观,有一些老师都前去旁听。一会学监(管理学校的行政官员)听完他的演讲后不由感慨“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官办学堂迂腐守旧的气氛逐渐让林觉民感受到压抑和窒息,他和几个同学私下办了一所学校,利用平时搜集和阅读的革命书刊来为进步同学上课。他还在家中办起了教育,动员新婚妻子陈意映、堂嫂、堂妹等十余名女性亲属入学学习,他讲授西方思想、介绍世界局势,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
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这些女性放开了缠脚的布条、走出家门、接触社会,更有人后来考入了福州师范女子学堂,成为与当时的社会接轨的进步女性。
▲林觉民,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
为了继续探索救国存亡的真理和道路,公元1907年,林觉民告别家人,自费东渡日本留学,一年后他进入庆应大学,学习哲学,兼修英、德两门语言。这所大学是由日本民主革命先知福泽谕吉创办,开明进步的思潮在校内尤其浓厚。
由孙中山创立的以推翻满清为目的的政治组织——同盟会在这段时间的日本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大量吸收来自中国的进步学生入会。
作为在学校颇为活跃的进步学生,林觉民自然也成了会中成员,不久后,更成为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平时负责组织活动、撰写宣传文章等,很受同盟会高层的器重。
赴日留学之后,林觉民每年的暑假都会回福州探亲。1911年的春天,根据上级的指示,他提前返回国内,执行秘密任务,负责协助组织广州起义之事。
他先回到了家中,对于丈夫的突然归来,妻子陈意映大为欣喜,而林觉民的父亲却很意外,连忙追问何故。林觉民怕家人担心,不敢实话实说,他编了个幌子学校放樱花假了,他陪日本的同学来江浙旅游,正好顺便回家看看。
在家中住了十多天后,林觉民来到桥南社福建同盟会部,找到总干事林斯琛等人,向他们通报准备广州起义之事,并联络福州、连江等地的仁人志士,让他们做好响应起义的准备。
为了提高起义胜算和把握,林觉民还经常出入城中僻静的西禅寺中,暗暗的雇了一些工匠在这里秘密制造了大批 。为了掩人耳目,他把 装进棺材,然后让找人扮成寡妇将棺材护送去香港。
本来他想让自己的妻子担当此任,奈何妻子陈意映已经有了八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经过内部磋商,这项工作最终由另一名革命党人方声洞的妹妹方君碧承担。
同盟会吸取以往起义失败的教训,在广州起义前做了认真细致的准备,筹措钱款、购置枪械等事皆有专人负责。为了便于就近筹划和准备这次起义,孙中山和黄兴决定把统筹部设在靠近广州的香港。
1911年4月9日,林觉民告别了家人,带着二十余名同盟会成员从马尾登船前往香港。林觉民一行到达香港后不久,参加起义的人员陆续从各地赶来。总指挥黄兴多次召集大家开会,商讨起义一事的相应细节。诸事安排妥当后,由林觉民负责把各地参加起义的人员送到广州。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此后林觉民多次在香港与广州之间奔走。
23日,黄兴秘密从香港潜入广州主持起义工作,还没等起义发动,同盟会成员温生才鉴于广州水师提督李准多次破坏同盟会活动的情况,为了扫除起义障碍,他擅自刺杀李准,结果误将广州将军孚琦刺杀。
此举惊动了清 ,两广总督张鸣歧陆续从各地调集重兵防守广州,全城 ,并在城中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原先的起义计划肯定不能再实施了,加上在日本采购的一批军械还没有到达,此时革命党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艰难处境。
黄兴当机立断,决定于27日发动起义,为了集中火力,他将进攻计划由原定的十路调整为四路。
▲林觉民绝笔
(二)
人在香港的林觉民接到消息后,决定立即动身返回广州,临行前,他对身旁的同志道,此举若败,死者必多,希望牺牲者的鲜血能够唤醒更多的同胞。
夜晚,林觉民挑灯写下两封诀别书,他给父亲的《禀父书》写得很简单,“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则是此后感动万千人、字字含情的诀别的《与妻书》,次日,他拿着书信嘱托友人说,我死,幸为转达。
4月27日下午5点30分,起义正式开始。由于各种原因,陈炯明、胡毅生等人负责的其他三路义军并未如期发动。只有黄兴率林觉民等100余人攻打广州总督府衙。当他们冲入总督府时,却发现两广总督张鸣歧等清廷要员早已撤退一空,革命党人随即一把火将总督府付之一炬。
当黄兴一行刚撤回城中不久,正好碰上水师提督李准率领的精锐亲兵卫队,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由于寡不敌众,十数人当场战死,黄兴立即将所部分成三路突围,最终除黄兴等少数人侥幸突围外,绝大部分人壮烈牺牲,而且战且退、掩护同志突围的林觉民则做了俘虏。
据后来的《民立报》连载的《革党林觉民小史》载,“巷战既久,飞矢洞腰,(觉民)翻然身扑于地,纵声一呼,忍痛跃起,复杀多人,又被数创,鲜血暴注,遍体淋漓,力竭始见擒。”
林觉民被押至公堂审讯时,见堂上坐着的正是两广总督张鸣歧和水师提督李准。面对堂上对他的质问,他正气凛然、拒绝下跪,索性席地而坐,侃侃而谈。他纵论世界局势、阐述革命主张,并义正辞严的告诉在场的清廷官员只有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政体,中国才有希望。
说到动情处,他挥舞的手势将身上的镣铐震的铛铛直响。主审的李准被他的豪迈气概和慷慨陈词所动,下令去掉镣铐,摆上桌椅,笔墨伺候。林觉民也不客气,他正好说累了,索性以书代言,提笔疾书。
堂上诸人传阅完他写的文字后,各个低头窃窃私语,张鸣歧低声对身侧的一个幕僚道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
▲《黄花岗起义》
身为 ,幕僚也对林觉民的英雄行径钦佩不已,他试探着道“此人确是国家栋梁,大人是想收为己用?”
张鸣歧立即摆了摆手,肃然道“他们这些人是出了名的认死理、硬骨头,不会为朝廷效力的,这种人绝对不能留给革命党,还是尽早除去为好!”
数日之后,林觉民被押上刑场,从容就义,年仅二十四岁。革命党人潘达微冒着生命的危险多方奔走,最终将林觉民等牺牲的革命党人七十二具遗骸收殓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
由于他喜欢苏东坡的“菊残犹有傲霜枝”的诗句,便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
黄兴写下挽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以祭奠这些英烈!
孙中山在《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文如是说,“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给予了这次起义以高度肯定和评价!
据史料记载,参加黄花岗起义的七十二烈士牺牲时,平均年龄仅有29岁,其中九人是留日学生。这些出生于十九世纪的“80后”海归均出身于钟鸣鼎食、家境殷实之家,如果他们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前途命运,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选择无疑是太多太多了!
,他们在进步思潮和革命思想的感召下,却为了民族的独立和百姓的福祉,毅然决然的放弃锦衣玉食,投身波涛滚滚的革命洪流中,用自己澎湃的热血和年轻的生命去奋力的敲响这个苦难深重、饱经沧桑的古老国度迎向崭新时代的钟声!
,让我们看看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到底说了什么,能够历经百年,依然让人读之流泪、闻之悲痛!笔者每读一次,内心便会大受触动,既为这些英烈的牺牲精神和家国情怀而感到崇高的敬意,又对能生在这个英雄辈出、文明灿烂的国度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与妻书
谨摘录其中段落以作为结束语!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我扩充我爱你之心,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
“天下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继续奋斗。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第二个意洞在呀。太高兴啦!”(林觉民字意洞)
“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很有道理,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英烈不朽,浩气长存!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 天野苍茫
更先发起推翻清朝贡献更大人是谁 黄花岗起义给妻子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