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诱司马懿出大营偷袭司马懿(司马懿诸葛亮斗阵后司马懿发怒

生活常识 2023-05-15 11:5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雍县是现在的哪里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之一次交手(司马懿和诸葛亮比差在了哪?)

距曹真南征后不到半年时间,231年三月,丞相兴兵第五次北伐。

起兵的契机就是魏国的西线统帅曹真死了,虽有张郃在关中,但相比郭淮,曹魏历任皇帝似乎都不相信这个临阵投降的袁绍旧将(乱世老板们最看重的是啥,能力谋略自然是重要的,但对他们来说忠诚度一定排在所有要素之前,你怎么知道张郃会不会临阵再卖一次?)

只是郭淮刚被魏延大败,没有这个能力服众,曹丕留下的顾命大臣中曹真、曹休又都病故,司空陈群属内臣主持朝堂之事,无奈下曹叡只得将司马懿调到了西北战区救火,总督张郃、费曜诸将(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费曜、戴陵、郭准等以御之)

曹叡对司马懿说到“西方有事,非君没有可以委托的人”。

就这样,三国后期的两位最顶级大神终于相遇了。

丞相北伐大军围住祁山(明年,丞相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

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矅不敢前去祁山方向阻击诸葛亮,只能据城自守。

张郃此时驻军略阳,他担心的是丞相会像一出祁山那样,绕过上邽,北上攻取街亭,堵住魏军上陇右的道路,然后慢慢吞掉他和郭淮。

结果刚上任西线总司令的司马懿发布命令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

司马懿没和丞相交过手,但之前剿孟达,败诸葛瑾,让司马宣王对自己很有信心,准备和丞相直接展开决战!

张郃建言应该分兵把守入关中的各谷口,防止诸葛亮有后手(郃欲分兵驻雍、郿)

雍县对应现在的陕西省凤翔县,是下陇入关中平原的之一个城池,郿县则对应褒斜道的出口。

张郃和蜀军交过几次手,对于诸葛亮的手段有所领教,蜀军战术变化极多!

蜀军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每次北伐,军粮难以为济。街亭之战、陈仓之围两战使张郃认定只要守住几个要点,自己不犯错误,诸葛亮必定会因为粮尽退军。魏军主力都上陇的话,蜀军从陈仓道或者褒斜道进袭关中,局势就被动了。

司马懿刚上任,你就唱反调,大领导肯定很不高兴(司马懿之前已经给曹休、曹真打过两次下手,好不容易单独指挥一次大决战,张郃你这不是扫兴吗)

司马懿表面不动声色,反而耐心解释说“祁山前线要是能挡住诸葛亮,将军就说对了,如果前线挡不住,将兵力分驻于陇右、关中,反而给了蜀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当年英布造反时就这样把楚国的三个军团消灭了(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

随后就率大军翻山上陇(遂进军隃麋)

就在司马懿上陇时,上邽前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

丞相留部分兵力继续围攻祁山,然后北上上邽,到了上邽城下后,丞相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下令抢收上邽的麦子。

陇西高原地形支离破碎,干旱少雨,大部分土地不适合农耕,上邦处于渭水南岸支流河谷,气候温润,土壤相对肥沃,尤其是上邽地区更是少见的农业基地,从而成为魏军在陇西非常关键的军粮基地。

丞相这招很妙。

连年征战,陇右本来就没有什么存粮,抢收对手的粮食既补给了自己,也断了对方的给养(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即使司马懿率大军上陇,也将面临陇西无粮,需要从关中甚至洛阳等地区千里运粮的局面,这样一来,曹魏也将面临巨大的后勤压力。

蜀军在城外收粮,郭淮很矛盾打还是不打?

之前被魏延大败,让郭淮认识到蜀军的战力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丞相在汉中大练兵的成果)

不打似乎也不行。

就这样,郭淮在极度矛盾的心理下出城和蜀军决战,结果被蜀军大败(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

?等司马懿的中央军开到后,一下子就面对数万大军吃不上饭的情况,从关中调粮速度太慢,是郭淮剥削羌胡少数民族出的军粮(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

这时候体现出郭淮的能力了,羌人之前曾数次在凉州发动叛乱,你让他们交粮食,这不是逼其再度动乱。但郭淮手段老辣,所谓“家使出谷,平其出调”就是说在征调的过程中,魏军很注意公平原则,按人口户数征调(人性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看到其它人也交粮食,强悍的羌人居然就这么默默忍受了)

丞相见魏军主力增援,当即往祁山方向退兵。司马懿也不追击,而是远远的跟在蜀军身后。

为啥司马懿不上前直接开战呢?之前不是驳斥张郃的固守建议,要找蜀军决战吗?

两点原因

1、郭淮的凉州郡兵已经被打爆了。

2、上邽的麦子被对方收割。

魏军当时的情况是“诸将皆惧”,司马懿想先把蜀军的锐气消磨掉,慢慢恢复魏军的士气,再一战而胜之。

和陆逊的夷陵之战的战法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战争的原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名将都会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丞相马上看出了司马懿的策略,他也不急于和魏军决战,而是不断南退

两大原因?

1、不断后撤可以拉长魏军的运输线路,减少本方的运输压力?。

2、下邽城防坚固,又有大军来援,背城作战,容易被魏军夹攻。

?丞相相信司马懿一定会追随上来,为啥呢,这是你的本土,你堂堂大魏国不敢主动出战,脸面无光啊!

到卤城后,张郃又来提意见了(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

张郃还是那个保守的策略,不求胜,先保持自己不败。

但张郃提议时有句话让司马懿很不爽,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

啥意思呢?

陇西多战,当地人最看重的就是勇将,你这种打法让我们很看不起啊!

司马懿继续不搭理,紧随蜀军,占据险山扎营坚守(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

当时的形势,似乎魏军一路把蜀军往南下赶,但前线的魏军将士怒气很大,尤其是跟着司马懿上陇的中央军主力,除了街亭一战后,基本没和蜀军交过手。

堂堂大魏将士,还是主场作战,纷纷请求出战(诸将咸请战)

就连凉州本地将领也开始鄙视大领导了(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34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连被蜀军打尿的凉州军都忍不住,士气可用,司马懿终于决定出击了。

从司马懿上陇后的军事表现来说,他完美诠释了孙子兵法的精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面对郡兵大败、粮草收割的不利局面,司马懿并没有急于与丞相决战,积攒己方的怒气值,慢慢将之转化为士气,拉平双方的士气,使自己不被蜀军的气势压倒,扎营坚守,不给蜀军以可乘之机。等士气高昂到一个巅峰,出现战胜敌人的时机,就果断出击。

丞相和司马懿两人都是顶级大神,虽然还没交手,但暗地的交锋已经令人叹为观止,到底谁更甚一筹,只能靠双方军队硬碰硬的实力较量来分出。

?谢谢大家的支持,留言不一一回复了,后期会挑选一些不错的留言统一分析回答,如果觉得有点意思,加个关注,转发、点赞。

司马懿诸葛亮斗阵后司马懿发怒 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手了几次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