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小草坝天麻价格表(昭通天麻哪个地方更好)

生活常识 2023-05-15 11:5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天麻产地介绍 昭通天麻栽培技术选编

之一章 概述

一、天麻的种类与分布

天麻属(Gastrodia)植物为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天麻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余种。

我国有5种。即天麻(G.elata)、原天麻(G. sndusta)、细天麻(G. gracilis)、南天麻(G.lavanica)、疣天麻(G.tuberculata)。其中细天麻、南天麻仅见于台湾。疣天麻仅见于云南省中部地区,系野生种。

天麻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陕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吉林等省(直辖市),以长江两岸山区最多,云南属于中国六大产区之一,云南又主要集中在昭通市。

天 代尚有\"离母\"、'鬼督邮\"、\"神草\"、\"阎狗\"、\"合离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白龙皮\"、\"赤箭根\"、\"龙皮\"、\"独摇\"、\"赤箭芝\"、\"明天麻\"等名称。尚记载有\"木浦\"、\"定风草\"、\"水洋芋\"、\"山土豆\"、\"冬彭\"等各地的俗称。在云南昭通市称\"天麻\",亦有人称\"水洋芋\"。苗族语称\"稿朗锐\"(音释),意思是具有马尿气味味的\"苕儿\"。现代有关天麻的著作均以\"天麻\"作为本品正名,以\"赤箭\"作为本品异名

二、天麻性味功能

天麻以治疗眩晕头痛、惊厥抽搐、四肢麻木、风湿、体痛、语言不遂、血脉不通、痰痛气阻等症见长,故有\"三抗\"、\"三镇\"、\"一补\"之说。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等作用。天麻多糖还具有促进机体DNA、蛋白质合成、抗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东汉《神农本草经》云味辛,温。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云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诸风掉眩,皆属风木,故天麻入阙阴之经而治诸病。罗天益云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之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天麻是我国名贵最常用中药,也是云南著名地道药材,历版《中国药典》均予收载。

三、昭通天麻的历史

《彝良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四川宜宾知府派人来(彝良)小草坝采购天麻给皇帝祝寿。

清末杨履乾等编撰的《昭通志稿》卷九,在药之属就记载;\"天麻,形如黄瓜,味辛麻,治风痹\"。

曾育麟1956年报道\"云南昭通专区一带天麻多生于高山密林中,以镇雄县产量更高,小草坝所产质量更好\"。

郑虎占等主编的《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记载\"传统认为天麻主产我国西南诸省,东北、华北也有分部,以云南昭通产者最为著名\"。

马成广主编的《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云南是我国天麻主产地之一,集中产于昭通地区的镇雄、彝良、威信、大关、盐津、绥江、永善等县,以彝良、镇雄为最多。,怒江、丽江、中甸等地也有出产。云南天麻个大,肥厚、饱满、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无空心,品质优良,称为云天麻,畅销国内外\"。

周铉等《天麻形态学》记载\"惟就今所知,在我国西南山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野生天麻繁多,历史上就形成若干个商品天麻的产区。其中以云南省东北部(即昭通市)所产乌天麻……具花芽的球茎含水量特别低,加工成的商品麻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胡世林《中国地道药材》记载\"天麻主产于我国西南诸省,东北、华北亦有分布,云南昭通产者最为驰名\"。

余嘉华《云南风物志》记载\"云南是我国天麻的主要生产地之一。怒江州、迪庆州、丽江地区均产,以昭通地区最多,彝良、镇雄是中外闻名的天麻产地,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是云南天麻的代表\"。

从上述资料足以说明昭通天麻应用历史悠久,贡麻之称有来由。

自60年代开展人工种植天麻以来,历届市委、市 高度重视天麻资源的开发利用。2002年5月昭通市委、市 把天麻列为全市\"八大优势农产业\"之一。2005年6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 昭通天麻》国家标准。2007年8月21日,昭通天麻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2008年10月,昭通天麻证明商标标识正式投入使用,产品供不应求。2012年4月成立了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和昭通市天麻研究院。所有这些都为昭通天麻产业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发展壮大天麻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四、昭通天麻植物形态

据周铉教授在昭通天麻产区十多年的调查,证实昭通野生天麻原植物为兰科天麻属植物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三者在花和花茎的颜色上均有明显差异,即使栽培在一起,也很容易区分。

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 S.chow) 花及花茎灰乌色,植株较大,更高可达2m,成体球茎含水量在60%~70%;块茎多呈宽卵形、卵形、椭圆形;

绿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viridis Mak) 花及花茎淡蓝绿色,植株较小,一般在1m左右,成体球茎含水量在60%~70%;块茎多呈宽卵形、卵形、椭圆形;

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flavida S.chow) 花及花茎淡黄绿色,植株较大,更高可达2m,成体球茎含水量在60%~70%;块茎多呈宽卵形、卵形、椭圆形;

以上三种天麻叶为退化的膜质鳞片,基部呈鞘状包茎。总状花序长30~40cm,通常开花30~60朵,每朵花的基部有一膜质苞片,花黄绿色,花梗长2~3mm;萼片与花瓣合生成歪斜的花筒,顶端5枚裂片,外轮萼片3枚,内轮两枚花瓣裂片着生于中萼及侧萼之间,在花筒基部长出的花瓣为唇瓣,顶端3裂,中裂片舌状,边缘呈流苏状,侧裂片直立,褶片状,基部有一对肾形的胼胝体。蕊柱由雌蕊和雄蕊合生而成,花药着生于蕊柱顶端,花药二室,花粉块黄色,在蕊柱顶端前方有一圆形的蕊喙,有两个能育柱头,侧生于唇瓣及蕊柱基部。子房下位,倒卵形。蒴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时由缝线处开裂。种子呈纺锤形,平均长0.97mm,直径0.15mm。种子由胚及种皮构成,无胚乳。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与适宜区分析

一、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特性

天麻是兰科植物中比较特殊的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块茎、地上茎、花和果实。即天麻既不能以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等养料,又无绿叶制造葡萄糖养料,必须通过共生的蜜环菌提供养分才能生长。正由于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其块茎常年潜居于土中,是典型的异养植物,故天麻与蜜环菌之间存在着极为特殊的关系,天麻生长的基本营养来源于蜜环菌,没有蜜环菌天麻不能生长。并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天麻对蜜环菌的寄生;在另一时期内,则表现为蜜环菌对天麻的寄生。在生产中,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这种关系,方可获得高产。天麻多生于中高山区,海拔800~2200m的林下阴湿地带,尤多生长在海拔1400~1700m高山冷凉潮湿环境。在低山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对天麻和蜜环菌等的生长均不利,而太高山地因气温过低也不适宜。天麻虽能在高海拔的地方生长,但局部地形的坡度一般不宜很陡,以缓坡为宜。,其坡向还需向阳,以满足天麻生长对热量的需要。,研究发现紫萁小菇等萌发菌与天麻的有性繁殖有关,证明萌发菌能提供营养,可供天麻种子发芽。

天麻是与真菌共生为主要营养来源。天麻种子必须由小菇属(Mycena)一类真菌菌丝侵染种胚获得营养而萌发,故称这类真菌为天麻种子萌发菌。天麻种子发芽后,当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出的营养繁殖茎后,萌发菌和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可存在于营养繁殖茎的不同细胞中,对天麻的营养作用逐渐被蜜环菌代替,直至生长成初生块茎(米麻、白头麻)和次生块茎(箭麻)。,由天麻表皮的渗透作用,可从土壤中摄取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自然条件下昭通天麻生长发育观察花茎于5月上旬~6月上旬生长出土,6月上旬~6月下旬开花,7月上旬~7月下旬种子成熟。

天麻块茎于4月中旬萌发生长,并形成营养繁殖茎,具有同化蜜环菌,输送养分和繁殖功能。5月份其顶芽和侧芽开始膨大,6~9月高温季节生长加快,10月随气温降低,生长缓慢,11月上、中旬停止生长进行休眠。块茎生长具有多级分枝和顶端优势特性。

天麻有性繁殖7、8月份种子成熟播种,30天后,可观察到长0.8mm,直径0.49mm的原生块茎,亦称原球茎。播种后30~40天长出营养茎。营繁茎顶芽和侧芽的前端迅速膨大生长成初生块茎。11月上、中旬随气温降低休眠。次年,初生块茎越冬后于4月份萌芽生长,当年可生长成具花茎芽(混合芽),个体大,营养丰富的次生块茎和个体较小的初生块茎。由种子播种至生长成次生块茎历时一年半。次生块茎可加工入药和越冬后做有性繁殖的种麻,初生块茎越冬休眠后做无性繁殖的种麻,可春种冬收。第三年,由次生块茎的花茎芽,于4月份萌芽生长成花茎,并由块茎贮存的养分供给开花结果。至此,历时两年半,完成天麻由种子到种子的个体生长发育。

(二)生态环境要求

天麻与蜜环菌共生,营养方式等不同于一般植物,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1)温度一般年平均温度3~11.6℃,生育期温度在15~27℃。气温升至6℃以上时蜜环菌开始生长,升到12~15℃以上时天麻开始萌动生长或抽茎出土。气温达16~20℃时现蕾,19℃时开花结实,19~22℃时种子成熟。18~26℃时蜜环菌和天麻块茎生长最快,低于12℃或高于30℃,蜜环菌生长受到抑制,天麻生长缓慢。温度降到10℃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并与湿度关系蜜切,一般年降雨量在1000mm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80%。

(2)光照天麻是一种根、叶均退化的兰科植物;完全失去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理机能。它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而获得的,,它的块茎生长不需要光照。光照只能起到为它提供热量的作用。故有的地方天麻在无光照的室内进行栽培。

(3)土壤天麻多生长在林下腐殖质层中,土壤以疏松肥沃、保温保湿、通气排水、理化性质好的土壤有利于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天麻一般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中,土壤的pH值宜5.5~6.5左右。

(4)植被植被是天麻赖以正常生长发育的极为重要的环境条件。在昭通天麻产区的植被主要有青冈、桦木、栗树、水冬瓜、竹子等;草本则多为禾本科、莎草科植物,以及苔藓、蕨类等。天麻多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区及针阔叶混交林区,森林覆盖度在70%左右。也分布于森林损坏后所形成的竹林、疏林与灌丛中。同生植物主要有青冈、桦木、野樱桃、牛 、五倍子及苔藓植物等。

综上可见,天麻主生长于林下阴湿、腐植质较厚、蜜环菌丰富的地方,喜凉爽湿润气候,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及肥沃并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土为佳。昭通天麻主要生长在海拔1400~2800m处,树林主要植物有青杠、野樱桃、桦树、牛 、盐肤木、马桑、栎、蕨类、苔藓等。这些植物为天麻蜜环菌生长创造了荫凉、湿润的良好环境,提供了丰富营养环境。气温在10~15℃时,天麻则开始萌动,20~25℃时生长最快,高于30℃时生长缓慢,10℃以下则进入休眠期。当湿度在75%~80%以上,土壤含水量保持在40%左右及年均降水量1000mm以上时则适宜天麻生长;湿度过大或积水或过分干燥的地方,均不利天麻生长甚至可能自灭。

(三)生活史

天麻在约2年的生活周期中,除有性繁殖时间约70天在地面外,其余全部时间都潜居土中。天麻从种子成熟到播种,再回复到种子,便为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即从种子→原球茎→米麻→白头麻→箭麻(商品麻)→种子的生长发育全过程,为天麻生长发育周期;这个周期最快需要2年,慢则3年或4年,才能完成其全部生活史。如果天麻种子播于菌床里,之一年发芽破出种皮或之一次换头,形成小白头麻或白头麻;次年第二次换头,形成大白头麻或箭麻;第三年,箭麻抽薹开花结籽,白头麻繁殖长出大量的商品箭麻,再用箭麻培育出天麻种子。从上述天麻生活史可见天麻种子与萌发菌共生萌发,再与蜜环菌共生,生长发育成天麻;天麻块茎上可生长出许多小的白头麻,白头麻上长出新的白头麻,或生长出箭麻,即可得商品麻,箭麻生长抽苔开花结果后便形成种子。

二、昭通天麻原产地

昭通天麻产于我省昭通市,以彝良县小草坝为中心的40平方公里内产的更佳,昭通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形为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构成,因受江河切割,地势陡峻,山高谷深,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向北倾斜。更高海拔4040米,更低海拔267米。乌蒙山脉和五莲峰山脉横踞其中,成为昭通市中部的一道屏障,把全市分为两部分。全市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具有南温带、中温带和北温带的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不明显,雨热同季,冷凉寡照。因受西南暖湿气流及北方西伯利亚冷空气交汇的影响,形成具有独特气候特征的\"昆明准静止锋\"。由于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冷暖气流常滞留于屏障之北,造成东北部经常阴雨绵绵,雾气沉沉,冷湿寡照,为天麻生长提供了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第三章 天麻两菌及种子

一、萌发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天麻种子萌发菌属小菇属的4种真菌是紫萁小菇(Mycena o undicola)、兰小菇(M orchicola)、石斛小菇(M dendrobii)、开唇兰小菇(M anoectochila)。紫萁小菇用于天麻生产较早,石斛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芽率更高。

(一)形态特征

1. 紫萁小菇

菌丝半透明,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子实体散生或丛生。菌盖发育前期呈半球形,后平展,灰褐色。菌褶白色,离生,放射状排列。菌柄长0.3~3.10cm,粗0.6cm。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

2. 石斛小菇

菌丝白色,担子果高5~22mm,单生。菌盖直径3~6mm,帽状或伞状。菌褶近直生、光滑、白色。菌柄中生、细长、中空,3~19×0.5~1mm。担子棒状17.5~22×5~7.5μm,4孢,无色。孢子椭圆形。

(二)生长发育特性

1. 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将感染了萌发菌的菌叶,置培养皿中保湿在海绵上,在25℃恒温培养40天左右,在白色菌丝丛中分化菌蕾,2~3天后发育成菌蕾,3~6天后菌盖平展,菌柄伸长,子实体发育成熟。

小菇属萌发菌属于真菌,其菌落、菌丝形态特征相似,菌落规则,菌丝白色、气生菌丝发达,锁联合明显,菌丝生长旺盛,以石斛小菇生长最快。

2. 腐生

这类真菌多腐生在高山林间落叶上,对纤维素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地面上的枯枝朽叶,感染这类真菌而被分解。天麻种子落在林地染此菌的树叶上,可侵入天麻种子使其萌发,故小菇属萌发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兼性寄生。

3. 好气

萌发菌好气,主要分布在林间透气性较好的枯枝落叶层和表层土壤中。

4. 其他

萌发菌对天麻块茎无侵染能力,只侵染天麻种胚基部细胞。

(三)生长习性

1. 温度

萌发菌在15℃~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25℃菌丝生长最快,低于20℃或高于25℃菌丝生长速度减慢。

2. 基物含水量

一般适宜含水量为基物重量的60%~70%,含水量过高萌发菌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

3. PH值

最适宜的PH值为5.0~5.5,碱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

4. 营养条件

木屑与麦麸皮体积比为31的培养基适合萌发菌生长。萌发菌喜欢以阔叶树树叶、葡萄糖为碳源,蔗糖和麦芽糖的利用效果差;氮源则以麦麸为佳。

二、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一)蜜环菌形态特征

菌丝体,是由菌丝分枝交错形成,是此菌的基本结构。菌丝体又分菌丝和菌索。初生菌丝乳白色,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菌索是由无数菌丝结合在一起的根状物、幼嫩时为棕红色,有白色生长点,衰老时为黑褐色至黑色,无再生力。

子实体丛生,菌盖肉质,扁半球形至平展,直径3~11cm,蜜黄色;菌柄圆柱形长4~12cm,直径0.5~1.5cm;菌环上位;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见上图)。

(二)生长发育特性

1. 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子实体成熟后释放孢子于地面,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萌发出初生菌丝,进而转为次生菌丝和菌索。菌索表面有鞘包着,是蜜环菌适应不良环境的特殊结构,菌索有很多分枝,向周围蔓延生长,寻找营养,故它在林间分布广泛,在10月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可长出子实体,又释放出担孢子。

2. 腐生,兼性寄生

多腐生在林间的枯枝落叶上,又可寄生在活树上。

3. 好气

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才生长旺盛。

4. 发光

蜜环菌菌丝和幼嫩的菌索在黑暗处会发出荧光。

(三)生长习性

1. 温度

蜜环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0℃,最适生温度为25℃,超过30℃菌丝停止生长。

2. 湿度

蜜环菌适宜多雨湿润的土壤,大气相对湿度为80%~90%。

3. 光线

蜜环菌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线,光照对蜜环菌生长有抑 用。

4. 酸碱度

适宜的酸碱度为pH5~6。

5. 适宜的树种

多种阔叶树适宜蜜环菌生长,但以壳斗科的青冈、板栗、槲栎等,与蜜环菌有很好的亲和力,最适宜蜜环菌生长。

三、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

萌发菌、蜜环菌的培养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需要的常用设备有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接种工具、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架;高压蒸气灭菌锅、电热干燥箱,紫外灯;菌种保藏箱,试管、天平等。

需要的化学药品有磷酸氢二钾(K2HPO4),磷酸二氢钾(KH2PO4), 镁(MgSO4.7H2O),葡萄糖,蔗糖,维生素B1,石膏粉,琼脂,0.1%氯化汞(HgCl),75%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等。

萌发菌和蜜环菌的生长都需从基质中摄取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而生活。所用的培养基将满足其营养需要。

(一)萌发菌、蜜环菌一级菌种(母种)培养

1.分离材料的选择与收集

(1)蜜环菌分离材料

菌索可在林间树桩和枯树根等处采集棕红色的野生蜜环菌菌索,用靠近白色生长点生活力强的幼嫩部位为分离材料。

子实体可在晚秋多雨季节,蜜环菌子实体出土时,采收新鲜、形态完整、健壮、无病虫为害、将要成熟的蜜环菌字实体。

孢子采集即将成熟的蜜环菌子实体,对其产生的孢子进行萌发分离。

(2)萌发菌分离材料

小米麻刚刚在野外条件下萌发的小米麻。

子实体采集野外生长的小菇属萌发菌子实体。

孢子采集即将成熟的萌发菌子实体。对其进行孢子分离。

2.分离技术

(1)PDA培养基制备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pH5~6。将马铃薯切片,加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1000ml并放入琼脂加热,使之全部深化,加入葡萄糖。然后将培养基趁热分装于试管内,经高压灭菌(1.5kg/cm2)30分钟。取出后按25度斜度放置冷却后接种。

(2)消毒灭菌接种室灭菌,按每平方米用量计算40%的甲醛溶液8ml,高锰酸钾5g进行熏蒸。先关闭窗户,取甲醛溶液装入容器中,再放入高锰酸钾,人随之离开接种室,关闭房门,熏蒸1小时即可。熏蒸后应隔1天使用。

接种时,先将各种器具放入接种室内,开启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即可工作。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开启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再进行操作。

(3)分离

① 组织分离

蜜环菌将蜜环菌索或蜜环菌子实体用水洗净表面泥土,然后切取需要的部份组织,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0.1%升汞溶液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洗去残存的药液,置于无菌培养皿内。将菌索分别剪成1cm长的小段或小块,用灭菌滤纸吸去表面附着水液,然后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置25℃恒温培养,3~7天左右,开始分别长出白色菌丝和菌索。分离子实体时,用无菌水冲洗消毒残存药液后,用灭菌滤纸吸净水珠,再用解剖刀从菌盖中纵向剖开了实体,在菌柄及菌盖交界处取其0.5cm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培养。

萌发菌将小米麻或萌发菌子实体用水洗净表面泥土,然后切取需要的部份组织,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0.1%升汞溶液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洗去残存的药液,置于无菌培养皿内。用灭菌滤纸吸去附着在小米麻上的水液,用无菌镊子捣碎小米麻,然后把捣碎的汁液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置25℃恒温培养,3~7天左右,开始分别长出白色菌丝。分离子实体时,用无菌水冲洗消毒残存药液后,用灭菌滤纸吸净水珠,再用解剖刀从菌盖中纵向剖开了实体,在菌柄及菌盖交界处取其0.5cm的一块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培养。

② 孢子分离萌发菌和蜜环菌的分离 相同,即将开伞的子实体截去菌柄的下半部,用75%的酒精在菌盖表面及菌柄部分进行揩擦消毒,然后菌褶向下插在孢子收集装置的支架上。将支架放于无菌培养皿中,用钟罩或大烧杯罩住以收集孢子。孢子落于皿内后,用接种针挑取少许,接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

3.菌种纯化培养

在培养基上最初分离出的菌种,再进行提纯培养以得到优良菌种,称作纯化。萌发菌选用菌落生长速度较为一致的菌丝体,用消毒的接种铲连同培养基一起切取菌丝,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培养,重复转接可获纯菌种。蜜环菌在培养基上接种点处刚产生菌索分枝时,选择其中生长旺盛而幼嫩的菌索,用接种铲截取长2~3mm移入斜面培养基上,在25℃恒温下培养,菌索长满培养基后即为纯化的一级菌种。

(二)萌发菌、蜜环菌二级菌种(原种)培养

1.萌发菌二级菌种培养

培养基成分青冈、板栗等阔叶树的木屑77%、麸皮15%、玉米粉5.45%、蔗糖1%、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0.3%、 镁0.25%,将培养料的含水量调至65%左右。然后装瓶,在瓶中心打直径1cm的圆孔,深达培养基2/3处。盖好瓶盖,高压蒸气灭菌(0.1~0.15兆帕压力,121~126℃)2小时,冷却后接种。在接种室内,将菌丝连同约蚕豆大小的母种,接于培养基的圆孔中,一支母种可接原中5瓶左右,盖好瓶盖后置25℃培养室培养。

2.蜜环菌二级菌种培养

配方1玉米芯粉30%,锯末50%,麦麸19%,蔗糖1%,小树枝段。

配方2阔叶树锯末70%,麦麸30%,小树枝段。

配方3小树枝段加清水。

时,先将手指粗的树枝截成长1.5cm的小段,在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使树枝段充分吸水,然后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充分混合、用水调含水量60%左右,装入500ml菌种瓶中,每瓶装入树枝段50~60段,以瓶容量的4/5为宜,再加水少量,盖瓶盖后高压灭菌(0.1~0.15兆帕压力,121~126℃)2小时。冷却至25~30℃,接入母种,置于25℃恒温培养,30天~45天可长满全瓶。

(三)萌发菌、蜜环菌三级菌种(栽培种)培养

1.萌发菌三级菌种培养。

阔叶树树叶57%、木屑20%、麦麸20.45%、 镁0.25%,磷酸二氢钾0.3%、蔗糖1%、石膏1%。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调至65%左右,装瓶,高压蒸气灭菌(0.1~0.15兆帕压力,121~126℃)2小时。冷却后接入二级菌种,盖好瓶盖,移入培养室培养。

2.蜜环菌三级种培养。

培养料和培养 与二级菌种培养相同。在高压灭菌冷却后,每瓶接入二级树枝菌种1~2段,在25℃恒温培养30~45天,蜜环菌可长满全瓶,可用于培养菌枝和菌材。

(四) 菌种保藏

1. 一级菌种保藏

利用低温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有抑 用的原理,当一级菌种长满试管后,用牛皮纸包扎好,放入0℃~4℃的冰箱中,每隔4~6个月转管培养1次。使用时,应从冰箱中取出先经适应常温后再转管培养,否则转管不易成活。

2. 二级菌体和三级菌种保藏

二、三级菌种可在冷凉、干燥、清洁的室内保藏,室温宜控制在0℃~6℃,因蜜环菌在7℃~8℃可缓慢生长,保藏期2~3个月。

(五)蜜环菌枝培养

菌枝皮薄、木质嫩、蜜环菌易浸染,生长快,菌枝是培养菌床和菌材的优质菌种。

1. 菌种准备

应选用人工培养的栽培种。

2. 树种选择

多种阔叶树种的树枝可用于培养菌枝,但以壳斗科树种及桦树等的树枝更好。

3. 培养时间

根据需要,一般应在菌材培养期之前2个月进行。

4. 培养

选择直径1~2cm的树枝,斜砍成长3~4cm的小段。,挖长2m,宽1m,深30cm的坑;坑底先铺1cm厚湿润树叶,然后摆一层树枝,再放入菌种,在菌种上再摆一层树枝,盖一薄层沙土,以覆盖填满树枝间空隙为度。可依次堆放8~10层,盖10cm厚沙土,再盖一层树叶保温保湿。一般2个月可培养好菌种。

(六)蜜环菌材培养

1. 菌种准备

菌枝是培养菌材更好的菌种。选择菌枝表面附着棕红色、幼嫩、有白色生长点、无杂菌污染的做菌种。也可用培养好的优质菌材作菌种。

2. 树种选择

蜜环菌与壳斗科树种有良好的亲和力,,壳斗科树种材质坚硬,耐腐性强,树皮肥厚不易脱落,是首选树种。,蔷薇科的野樱桃,桦木科的树种,易染菌且生长快,培养时短,也是培养蜜环菌材的好树种。树种选择要根据当地树木资源选用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

3. 培养时间

应选择在秋、冬季至春初培养菌材,在秋末至春初砍伐的树木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树皮与木质部不易分离,有利蜜环菌生长,有些树种于春季又可萌发新枝。

4. 木材准备

选直径3~5cm的树木,锯成长20cm的木段,若树木直径在10cm以上,应将木段劈成2~4块,在木段的一面或两面每隔3~4cm砍一个鱼鳞口,深度至木质部为度。

5. 培养场地选择

应选择在天麻种植场地附近,减少菌材搬运;坡度应小于200和向阳的山地,土壤以土层深度,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要有灌溉水源的地方为宜。

6. 菌材培养

培养 有多种,现以窖培法为例。挖窖长2m,宽1m,深30cm。将窖底挖松整平,铺一层1cm厚的树叶,平放一层树木段,如是干木段应提前一天用水浸泡24小时,在树木段之间放入菌枝4~5根,洒一些清水,浇湿树木段和树叶,然后用沙土或腐殖土填满树木段间空隙,并略高于树木段为宜。再放入第二层树木段,树木段间放入菌枝后,如上法盖一层土。如此依次放置多层,盖土厚10cm略高于地面,覆盖树叶保温保湿。

7. 菌材培养的管理

(1)调节湿度主要是保持菌材窖内填充物及树木段内适宜的含水水量即50%左右。应注意勤检查,根据培养窖内湿度变化进行浇水和排水。

(2)调节温度蜜环菌索在6~28℃可以生长,超过30℃生长受抑制,杂菌易繁殖。在18℃~20℃温度条件适宜蜜环菌生长。在春秋低温季节,可覆盖塑料薄膜提高窖内温度。培养窖上盖枯枝落叶或草可以保温保湿。

四、种子培育

(一)建造温室或温棚

根据繁殖数量多少,建造简易塑料温棚或具有调控温度、湿度,光照装置的温室培养种子。

(二)作畦

在棚内或温室内作畦,畦长3~4m,宽1m,深15cm,用腐殖质土做培养土,用于种植种麻和播种。

(三)选种

选择个体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重量200g左右的箭麻做种。

(四)种麻种植时间

箭麻从种植到开花结果种子成熟需两个月时间,故种麻应在播种期前两个月种植。

(五)种麻种植

在畦内种植种麻,株距15cm~20cm,深度15cm,花茎芽一端靠近畦边。

(六)管理

种麻种植后,棚内或温室内温度保持20℃~24℃,相对湿度80%左右,光照70%,畦内水分含量45%~50%。

(七)摘顶

现蕾初期,花序展开可见顶端花蕾时,摘去5~10个花蕾,减少养分消耗,利壮果。

(八)人工授粉

天麻花现蕾后3~4天开花,清晨4~6时开花较多,上午次之,中午及下午开花较少。授粉时用左手无各指和小指固定花序,拇指和食指捏住花朵,右手拿小镊子或细竹签将唇瓣稍加压平,拨开蕊柱顶端的药帽,沾取花粉块移置于蕊柱基部的柱头上,并轻压使花粉紧蜜粘在柱头上,有利花粉萌发。每天授粉后挂标签记录花朵授粉的时间,以便掌握种子采收时间。

(九)种子采收

天麻授粉后,如气温25℃左右,一般20天果实成熟,果实开裂后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很低,应采嫩果及将要开裂果的种子播种,其发芽率较高。掰开果实种子已散开,乳白色,为最适采收期。授粉后第17~19天;或用手捏果实有微软的感觉;或观察果实6条纵缝线稍微突起,但未开裂,都为适宜采收期的特征。天麻种子寿命较短,应随采随播。

第四章 昭通天麻的种植

经过40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及学习全国天麻栽培技术的优秀理论和 ,昭通天麻的栽培 在保持昭通环境资源优势和种源优势的前提下,日趋成熟。它具有昭通的特色,又包容了全国不少地区的先进经验。

一、有性繁殖法

天麻有性繁殖可防止退化,扩大种源和良种繁育。

(一)带菌须根苗床法

此法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铉1974年研究创造的一种有性繁殖播种法,由于本法用了金星蕨和日本金星蕨的地下茎及须根铺设苗床,有人又把它称为\"蕨草须根法\"。

1. 培菌

平整土地,筑成长60cm,宽40cm,深20cm的凹畦,作为菌窖。留宽30~50cm的人行道。将畦底整平,但不要将土打紧,保持土壤原来的透气性。把繁殖成片的金星蕨或日本金星蕨的地下茎及须根层挖起,叶子割去,留其地下茎与须根的整个交织部分,铺成厚约6cm的地毯状物;再切成30平方厘米的草皮块,以须根向上铺满整个畦底。如无此类植物,可用新鲜的树、草、竹须根代替。由附近采得新鲜蜜环菌或带有菌索的木片,切碎后撒布此根层上,然后盖上草皮、落叶保湿,以利发菌。如以马铃薯煮水浇洒,更可加大发菌量。此项工作需在播种前一个月进行完毕,以备播种时使用。另选土壤深厚处挖60cm见方的放塘,内置与窖等长的新鲜杂木枝段,新枝段间夹放已发菌索的枝段,分层放满,以腐殖土封实,保湿。此项工作需于移苗前的夏初进行完毕,以便通过全年的高温季节使新老枝段全部发菌后成为\"菌材\",以备当年冬季移苗使用。

2. 播种

在天麻种子成熟后,要及时采收播种。播前先将覆盖的草皮落叶移开,盖层包括落叶及鲜叶上的泥土,此时鲜叶层部分叶片的叶肉已腐,可看见新发菌索穿插的碎根层。如鲜叶层叶片未尽腐烂,可将未腐烂叶片揭去。然后执播种瓶于早晨静风时,贴着碎根层面将种子轻轻摇下。每平方米播入16~20个蒴果所含的种子为宜。种子播下后,轻轻的在各塘覆盖落叶一层,以盖严播种面为度。落叶层上覆盖原塘挖出的泥土7cm厚,拍平,浇透水。盖土层上还需压上树枝,以便保湿和防止兽类践踏。

3. 管理

天麻种子播下后,在正常天气两个月后胚即萌发,形成原生球茎,破出种皮。由于初形成的原生球茎组织十分幼嫩,极易破坏死亡,故播种后一年内切忌翻动。为了便于检查效果,可另备少量专为观察用的苗床。干旱时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入冬时要检查覆盖层,以防冻坏。

4. 移苗

播种一年后即可移苗分栽,故又称育苗移栽法。移苗需在冬季降雪前或春初进行。因为此时天麻已开始休眠,且低气温下腐败菌类亦停止活动,有利于移苗的成活。移苗时将苗床覆盖层打开,轻轻托起发芽层,此时可见幼小白头麻和米麻均匀分布其上,将其切成宽4cm×4cm团块,一一放置于移苗用的菌窖内两菌材之间。随后以腐殖土封实即可。

5. 不移苗

即天麻的种子从播入栽培塘,直到形成商品天麻,故又称一次成麻法。与上不同的是塘的中下部须培制固定菌材,菌材上面设置苗床,且与上述铺设苗床相同。全塘菌材与苗床的铺设需于两个月前完成。一般在播种后的第三年初冬即可采收商品麻、白头麻和米麻。

6. \"带菌须根苗床法\"的采收时间

在昭通,有性繁殖栽培天麻,一般多采用一次成麻法,即从种子的撒播到箭麻的采挖,一般跨4个年头。麻农为\"头年种,二年空,三年铲,四年翻。\"意思是之一年的6~7月播下种子,第二年不去管它,第三年的11~12月翻土,挖出箭麻。

7. 适应区域

近年对\"带菌须根苗床法\"的观察 2003年云南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带菌须根苗床法\"种植了20塘,其中第10、第19塘有意远离曾经发现过野生天麻的\"老麻窝\",其余种在\"老麻窝\"附近,而且都不用人工培育的萌发菌。2005年12月进行采挖。从采收结果看出,第10、第19塘无任何天麻球茎生长,其余都有多少不等的白头麻、米麻、甚至箭麻挖出。

回顾过去在无萌发菌的情况下,\"带菌须根苗床法\"不能或难以在异地安家,这个\"特殊环境\"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推断,有野生天麻分布的地方,必然有促进种子萌发的物质(如萌发菌)。,在此强调\"带菌须根苗床法\"必须是在有野生天麻分布的地区推广和使用,无野生天麻分布的区域不宜采用。

(二)伴萌发菌播种法

伴萌发菌播种法是一种省工、省投资、防止天麻退化、扩大种源、提高产量的有效 。从90年代起,昭通已有人引入紫萁小菇、石斛小菇等萌发菌。具体播种 基本是按照徐锦堂等推广的 执行。

1. 菌叶拌种

播前先将已培养好的小菇属等一类的萌发菌的树叶生产种,用粗铁丝钩从培养瓶中掏出,放在洗脸盆、塑料薄膜或搪瓷盘中,每窝用三级菌种1瓶(0.5㎡/窝、600ml菌种瓶),将粘再一起的菌叶一片一片分开备用。

将采收的天麻蒴果和将开裂的蒴果种子由果实中抖出,轻轻撒在菌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应分多次撒播,撒后拌匀再撒播,避免种子集中黏在几片叶上,影响发芽和接菌效果。撒播与拌种工作应两人分工合作,以免湿手粘去大量种子。菌叶拌种工作应在室内或背风处进行,防止风吹失种子。

2. 播种

(1)菌床接菌播种,又称固定菌床播种法

是利用预先培养好的蜜环菌床或菌材伴播,由于蜜环菌已在菌材上长好,保证了天麻种子萌发后原球茎的接蜜环菌率。播种时挖开菌床,取出菌棒,耙平塘底,先铺一层壳斗科书中的湿树叶,然后将拌好种子的菌叶分为两份,一份撒在底层,按原样摆好下层菌棒,棒间仍留3~4cm距离,盖土至棒平,再铺湿树叶,然后将另一份拌种菌叶撒播在上层,放蜜环菌棒后覆盖湿土厚5~6cm左右,塘顶盖一层树叶保湿。

(2)菌枝伴菌播种

由于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枝、木段一起播下,故又有人称为\"四下池(或四下窝)播种法\"。

利用蜜环菌枝伴萌发菌播种技术,与菌床接菌播种法基本相同,但不先培养菌材和菌床,用新鲜木段、加蜜环菌菌枝,或将提前看下的干木段,两侧每隔3~4cm砍鱼鳞口,用清水浸泡24小时(即播种前一天浸泡)。播种时新挖塘,铺一层泡透的树叶后(树叶厚度为单层叶片即可),撒上拌有种子的萌发菌的树叶,再摆新棒3~5根,两棒相距3cm左右,鱼鳞口在两侧,将预先培养好的蜜环菌菌枝从培养瓶中掏出,在木棒的鱼鳞口处和棒头旁放5~6根小菌枝,如果菌枝多也可以多放一些,以利于接菌,在两木棒之间多撒一些碎树枝,然后即可盖土,盖土的厚度距木棒的顶部1cm,用同法播上层。塘顶覆土5~6cm厚并盖一层湿树叶或带有树叶的树枝。菌枝拌菌播种 ,蜜环菌纯、无杂菌、菌生长旺盛,通时塘中完全用新鲜木段伴播,营养丰富,种子发芽的原球茎接菌快,接军旅高,天麻产量高,是目前实验成功的较好的播种 。但播种后需浇水保湿,以便蜜环菌尽快接到新鲜木棒上。

(3)阳畦播种法,又称塑料薄膜覆盖阳畦播种法

由于温室培育的种子,播期在4~5月份,在此时,室外温度低,达不到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20~25℃),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阳畦播种法。挖塘深40cm,播种覆土3~5cm,距地面还有10cm左右深盖一薄层树叶,塘顶盖一层塑料薄膜。克提高地温2~3℃,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提高接蜜环菌的几率。树叶菌床发、伴萌发菌播种法,都可采用阳畦播种。

(4)树枝伴菌播种

适用于当年播种秋后或早春分栽的天麻的有性繁殖。用新鲜树枝代替菌材或新材,在撒播拌有种子的菌叶上,放上至今2~3cm,长4~5cm的湿树枝,树枝间距1cm,在树枝间撒上蜜环菌菌枝,如商法再播一层,这样可以节约木材,利用果树修剪下来的枝丫栽培天麻,由于树枝短,断面多,蜜环菌在菌枝敦勉上生长旺盛。,萌发菌的原球茎接蜜环菌几率高。

在上述的4中播种 中,菌床接菌播种法在昭通天麻的主产区应用较多;菌枝拌菌播种法在非主产区较易推广;阳畦播种法在高海拔的冷凉地区种子萌发效果较好;树枝伴菌播种对提高当年的白头麻、米麻产量,节约木材,以显示处不少有点。

二、无性繁殖法

天麻的无性繁殖是以天麻的营养器官(白头麻和米麻)做种,在栽培过程中,只需增多块茎数量和重量就能达到生产目的,故也称营养繁殖法。

(一)树兜栽培法

本法为昭通天麻产区最早最原始的栽培 。1959年10月,云南昭通专员公署商业局编印的《昭通专区中药材生产手册》记载野外采挖得到的箭麻、白头麻、米麻、以及灭箭法得到的麻种,均可\"选在树下腐烂疙瘩边及树林中有蕨草之地\"进行栽培。

1. 选种

根据天麻生于海拔1000~3000m的阴冷山林及山谷中较疏松的 沙土里,及腐烂植物的根边土中,50年代一般都选在树下腐烂疙瘩边及竹林中有蕨草之地,需土质潮湿,含水量大(但不能遭水)越腐烂的疙瘩越好,地势高,气候冷,树林多,太阳很少照射着之地,也可载于原麻跟脚边,微酸性土中性土均可。

2. 选地

根据天麻的生长繁殖及各地农民的实际经验,一种是箭麻、白头麻、米麻均可栽种,另一种是人工繁殖法,将已出土的箭麻,苗不超过15cm时把苗摘断,到半个月左右时间,从土里箭麻的身上就会长出数个、数十个白头麻和米麻。在采挖籽种时药注意,不要将白头麻、米麻撞破,需要连带一点当地的泥土将天麻盖好,除原母麻外尽可能不要用手摸,不要拿到屋里来过夜,不要放在火边,不要给太阳晒,不要装在口袋内,更好当天采下当天载下。因为种子很嫩,受不起高热 ,否则白头麻就会变成乌黑色,载不活,活了也长不大。

3. 移种

选好籽种和地势就进行移种,挖塘深15~30cm,每窝4至10个不等,每个相隔2~3cm,需横放,尖端稍偏上3°~10°。

(4)采收每年初春,在天麻未抽薹开花,茎芽较短,块茎肥大时采挖。

(二)固定菌床栽培法

固定菌床栽培法是在栽种前1~2月用土法培养好菌材,就地栽培天麻的一种 。栽培天麻时,先将盖在菌材上的土扒开,轻轻的把上层菌材(已接上蜜环菌的木棒)拿开,用手把下层菌材之间的土取出一半,把天麻种均匀摆放在菌材两边。一般白头麻的株距为4~5cm,为利用蜜环菌在两头的生长优势,在菌材的两头应各摆放一个天麻种。载完之一层后,用土填满空隙,再盖上5cm厚的覆土,然后把原来撤下来得菌材复回原位,菌材之间的空隙用土天上一半,再用同样的 栽培第二层天麻,把扒下来得覆土复回原位,一般厚度在10~15cm为宜。

(三)活动菌材栽培法

先将畦底整平后,铺撒河沙5~10cm厚,每隔5cm顺摆一根菌材(接好蜜环菌的木棒)。菌材摆放完后,用土填充于菌材之间,达到一半后,再将天麻种靠近菌材两边和两头摆放。白头麻的株距为4~5cm,米麻撒播即可。然后填充培养料至菌材高出5cm,然后用同样的 栽培第二层即可。

活动菌材栽培法,是栽培天麻的基本 ,其他 都是以此为基础。此法接菌率高,产量也较稳定,目前仍在广泛使用。但这种 有它的不足一则因培菌时间较长,木材已开始变朽,中后期营养供应转差;二则集中培养的菌材,很有可能杯污染;三则菌材移动较大,会损伤一些菌索,天麻栽培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故不如固定菌床栽培 产量高。

(四)三下窝伴栽法

天麻三下窝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蜜环菌(三级固体栽培种)、段材(没有接上蜜环菌的鲜木棒)一起伴栽。

这种三下窝伴栽法既省时,又节省了培养蜜环菌的费用,并可获得较理想的天麻产量。栽培时,在室内或拱棚内用砖砌成宽2m,高40cm,长随室内或拱棚内的长度而定的天麻栽培池;然后再池内地面上铺撒10cm厚的中粗粒河沙,把浸过水的壳斗科树落叶铺撒一薄层并拍实,把蜜环菌三级固体菌种撕成碎块,均匀撒与壳斗科树落叶上面(每层撒2.5瓶固体菌种),然后每隔5cm,顺摆新鲜木棒一根,每平方米可摆10~18根(17.5kg),顺木棒两边和两头摆放天麻种。白头麻的株距4~5cm,再撒上一薄层浸过水的壳斗科树落叶,用同样的 栽培第二层,覆盖河沙10~15cm厚即可。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与这三种栽培 大同小异。近年来码农出\"长棒改短棒,麻种两投放\"更提高了天麻的产量。

(五)集中连续给菌法

此法市昭通近年来出的优质高产 。本法集中固定菌床生产的蜜环菌和三级栽培用蜜环菌,以及通过营养剂诱发的新生蜜环菌,共同保证天麻各个时期的营养需要,故其 称为集中连续给菌法。

本法采用的菌材是速效和长效的混合菌材,速效菌材能为早期或中期的天麻提供营养,长效菌材能为中期或晚期的天麻提供营养;加入营养物又能促进蜜环菌的生长,故在天麻的整个生长过程都不缺乏营养,从而使栽培出的天麻外形与野生品外形近似。

1. 选种

选用昭通野生或抚育的有性繁殖后的之一代或第二代的白头麻,即长5~7cm,直径1.5~2cm,\"浆足玉头圆\"、饱满健壮、无损伤、无感染、无畸形、无病虫害的白头麻或米麻做麻种。

2. 选菌

选用昭通野生的蜜环菌做菌种。

3. 选材

选用壳斗科植物麻栎、青冈、板栗、桦木科植物水冬瓜,蔷薇科植物野樱桃、梨、苹果等树修建下的枝条为培养蜜环菌的段材。

4. 固定菌床的建立

在栽培天麻前得1~2月,开挖0.5m×0.7m或0.4m×0.6m的塘,埋入两侧砍过鱼鳞口(仅砍一刀,尚有皮木连接)或正面砍过蛤蟆口(砍口相对,无皮木连接,口似蛤蟆张开的口)的长50~60cm,直径为3~8cm的端木(各种段材混杂使用),加入昭通本地野生的优质蜜环菌,覆盖无污染的腐殖土。

5. 种植

当年的10~11月,挖开覆土,在蜜环菌长势良好的固定菌床上种下15~20个白头麻(400~500g)。茎芽向上,脐眼靠近菌材断端或鱼鳞口、蛤蟆口。

6. 放菌(当地称植引菌)。

将人工培养的带有蜜环菌的长约3~8cm,至今1~3cm的短菌枝,1~2节,卸扣紧对脐眼(每平方米2瓶)。

7. 植新材(当地称放节节材)

将新砍下的长约3~6cm,直径1~3cm的阔叶树枝,1~2节,斜口稍对脐眼。

8. 加入营养基

将马铃薯或米糠、葡萄糖粉混合拌匀的营养基,少量洒在新材附近。

9. 填充小黄土

采挖未污染杂菌的含沙小黄土,充填空隙、并平整。

10. 撒树叶。

撒一层已切碎的新鲜的青冈或山茶树叶。

11. 盖土

盖上腐殖土和回填土,厚约15cm。

12. 遮蔽

用树枝或茅草遮蔽。

(六)天麻仿野生种植

天麻仿野生林下种植方式应因地制宜选择野生天麻生长的林地,在林下分散做小畦种植天麻,此种植方式不允许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保证仿野生天麻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条件。其种植技术如下

1. 培养优质菌材和菌种

为了获得天麻高产,种植天麻前,必须培养好菌材或三级菌种。种植天麻所用菌材必须密布生长旺盛的菌索;栽培天麻所用三级菌种,必须是无污染的优质菌种。

2. 选种

白头麻个体如手指大小,重量以10g~30g为好,无病虫害、无损伤、无蜜环菌菌索侵染、黄白色。新鲜健壮的白头麻做种。

3. 种麻用量

主要根据白头麻的大小,种植密度而定,用有性繁殖一年生白头麻(零代种)做种,因其大小不同,每平方米种麻用量为400g~600g。用无性繁殖的白头麻做种,每平方米为500g~800g。

4. 种植时间

在天麻休眠期种植即11月上旬至第二年四月上旬。

5. 种植

林下塘栽,在保证不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林间分散打塘种天麻。塘长60cm,宽40cm,深20cm,种植天麻时先将塘底整平,但不要将土打紧,保持土壤原有透气性。再放菌材,菌材上应开好鱼鳞口或蛤蟆口,菌材两侧、两端相间距离6-10cm,用土填实树枝段间空隙,然后天麻靠菌材鱼鳞口处摆放,每塘4~10个不等,每个麻种间隔2~3cm,需横放,尖端稍偏上3~10°种植,在种麻间放入树枝段,盖土15cm,盖枯枝落叶保温保湿。

昭通天麻哪个地方更好 昭通天麻最新栽培技术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