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花戏楼木雕元素(亳州花戏楼雕刻)
安徽亳州有哪些著名的古建筑 亳州花戏楼 | 方寸之间,尽显中国传统雕刻之魅力
写在前面
三年前,小王家曾经推送过一篇介绍安徽亳州的文章《亳州,这座常被人叫错名字的城市,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地方!!》。娜主编在该文中提到了一个砖雕、木雕十分精美的地方——花戏楼,并表示要单独写一篇文章介绍这里。没想到各种事情忙起来,这一拖,三年过去了。
因为各种原因,去年以来,小王家比较忙,这个公众号更新的也少了。不过娜主编一直都在考虑怎么样继续这个号,并且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化遗产。上个月,娜主编重新整理了亳州的照片,并把游览花戏楼时购买的资料又看了一遍。今天,我终于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成果,推送这篇“早该完成”的文章。以下为本期脑图,准备去参观花戏楼的朋友们,可以用这个参考哦!
小王家在参观花戏楼前,先查阅了相关资料。参观当天,请了一位讲解员。后来我们又在景区买了一本书,对着每个图案,在现场挨个寻找。所以在花戏楼参观的那半天,对我们来说,真的收获很大。我们在此也要向大家推荐一下我们当时买的书,任晓民老师编著的《花戏楼》。我们当时看了好几种书,但感觉这个内容是最详细的。我们在现场只是大概翻阅,回来后重新阅读,发现这本书把每一个典故都介绍的很详细。如果大家看完本篇文章后还想更深入了解花戏楼,或者也想像我们一样,带一本书去现场对着看的话,那我们很推荐这本。
说明一下,娜主编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又重读了一遍这本书。在梳理内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个别观点和书中不同,所以在下文中会提到我自己的理解。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和我沟通哦!那我们就正式开始吧!
花戏楼简介
安徽亳州是我国著名的“药材之乡”,被视为中华“四大药都”之首。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很多商人来到亳州,经营药材生意。清朝初年,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来到亳州采购了不少药材。不成想,天有不测风云,受阴雨天影响,药材发霉,无法售出,两位商人亏损严重。王璧和朱孔领心灰意冷,决定一死了之。就在他们准备自杀的时候,一位老者了解了他们的遭遇,将自己卖羊所得的钱送给了他们,并鼓励他们从头再来。后来,王璧和朱孔领成为了当地大药商,他们有心想感谢那位当年救济他们的老者,一直没找到人。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在二人的发起下,在亳州谋生的山陕药商们筹资修建了一座山陕会馆,因会馆大殿内供奉着关公像,该会馆也被称作“大关帝庙”。康乾时期,该会馆经历了多次重修。康熙十五年(1676年)四月,人们在园中新建了一座歌台,即戏楼。不过那时的戏楼不像现在,没有这么多复杂的雕刻。
道光年间,商人们又集资铸造了16米余高的铁旗杆和三千余斤重的铁熏炉。在旗杆底座上,我们还可以看到“陕西同州府华阴县”的字样。铁旗杆也有不少“讲头”,龙凤、莲花、铁旗、八卦、铃铛等等,各有寓意。不过我们以介绍雕刻为主,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啦!
山门砖雕之美
花戏楼景区内的砖雕主要集中在山门。山门由三组“牌坊”式的建筑组成。最中间是一座四柱三间五楼“牌坊”,上面写着“参天地”和“大关帝庙”,右手边(东)是钟楼,左手边(西)是鼓楼。我们按顺序来看。
“参天地”牌楼 | 正脊顶上
我们来看“参天地”牌楼。牌楼顶上覆盖着精美的琉璃瓦,正中间有一座塔,旁边是两个人。这两个人代表的是天上的星星,一位是日出前出现在东方的“启明星”,一位是日落时出现在夕阳余晖中的“长庚星”。其实,这两颗星是同一颗,都是金星。
“参天地”牌楼 | 龟背纹下方
在“参天地”牌坊中间最上方,有一排龟背纹,下面有三组图案。
鹰扬宴
我查阅资料得知,左边的雕刻为“鹰扬宴”。在我国古代,有四个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宴席。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其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
乡试过后,地方会举办宴席,宴请贡生或举人,这是鹿鸣宴。
殿试过后,新科进士参与的宴会称为琼林宴。黄梅戏《女驸马》中就有一句“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鹰扬宴和鹿鸣宴类似,也是乡试放榜后举办的,参与者主要为武举人。
武科殿试放榜后的宴会多在兵部举办,称为会武宴。
在上图的雕刻中,上面有一只展翅的鸟,下面有一只大雁,寓意“鹰扬宴(与雁同音)”。不过说实话,我感觉上面这只鸟不像鹰,倒有点像凤凰,哈哈!
龙腾致雨
龟背纹下中间这个雕刻为“龙腾致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上下两条龙。在中国神话中,龙是可以“行云布雨”的神兽。此类雕刻,暗含“风调雨顺”之意。
鱼跃成龙
右边这个雕刻大家就好理解了,天上有云,地上有水。画面下方有一条鱼,而右上角是一条龙。这是非常典型的“鱼跃成龙“的传统图案。
“参天地”牌楼 |“参天地”三字周围
接下来我们目光向下,来看“参天地”周围的雕刻。
三星高照
参字上面有三个人物,从左往右依次为额头明显的寿星、身穿官服的禄星、怀抱孩子的福星,寓意“三星高照”。
“参天地”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龙尾在上,龙头在下,且龙头高抬,十分威严。
达摩渡江
在两条龙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块竖版的雕刻。左边的是“达摩渡江”。达摩是古印度人,南北朝时来华,被认为是中国禅宗祖师。达摩“一苇渡江”的典故你听说过吗?在这个雕刻作品中,达摩渡江所用的工具看起来不明显,我觉得不像“苇”,倒有点像个木头,或者神兽,哈哈,可能是磨损的原因。
老君炼丹
右边的竖版雕刻是“老君炼丹”。画面正中盘腿而坐的是太上老君,他的对面是炼丹炉,画面中还可以看到一缕向上飘的烟。
在“达摩渡江”和“老君炼丹”上方各有一个突出的短立柱,柱上各立一只狮子,一公一母。在山门其他区域也有类似的构造,形式类似,我就不重复了。
“参天地”牌楼 |“大关帝庙”四字周围
吴越之战
我们接下来看“大关帝庙”四字周围的雕刻。这四个字的上方有一组砖雕,表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战”的场景。仔细看,画面左边有一位骑马的人,手里拿着一面旗,旗子上写的“吴”字。
三酸图
大关帝庙的“庙”字左侧为“三酸图”。三酸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哲理的场景,背景是金山寺住持佛印法师,与黄庭坚、苏东坡品尝桃花醋的故事。黄庭坚曾为品醋一事作诗,题为《题石恪画尝醋翁》。
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 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据说佛印、黄庭坚、苏东坡三人,对桃花醋的口味描述不一,刚好体现出佛、道、儒三派的不同人生观、世界观。在一些故事版本中,北宋文学家秦观也参与了品醋一事。
刘备拜访乔国老
大关帝庙的“大”字右侧为“刘备拜访乔国老”。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孙权希望夺回荆州,于是听取了周瑜“假招亲扣人质”的建议,以自己的妹妹孙尚香为“诱饵”,计划将刘备“骗”至东吴。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答应孙权,并安排赵云陪同主公,还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妙计。最终,刘备不仅抱得美人归,孙权赶来的追兵也被孙尚香喝退。京剧《龙凤呈祥》演的正是这个故事,俗语“赔了夫人又折兵”讲的也是这段。上图的雕刻表现的是刘备拜访乔国老的场景,乔国老是大乔、小乔的父亲。他曾将孙权安排的“喜事”告知孙尚香的母亲吴国太,在促使刘备、孙尚香成亲一事上,起了不小的作用。
郭子仪拜寿
“大关帝庙”四字下面,为“郭子仪拜寿”。这组雕刻中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我们具体来看看。
上图正中端坐的是郭子仪,台阶下有两个人,送礼还端着“贺礼”。
上图这组人物非常生动,有抱孩子的,有背着孩子的。大家好像都在赶路,准备去给郭子仪祝寿。
松鹤图
在“郭子仪拜寿”下方,是一组“松鹤图”,有着长长久久、吉祥长寿的美好寓意。
瑞兽
“松鹤图”下左右两边,有两块小一些的雕刻。雕刻内容是两个神兽,左边有一个犄角的应为“天禄”,而右边有鳞片,蹄子像马的,我认为是麒麟(有资料上说是辟邪)。
“参天地”牌楼 | 拱门
在“参天地-大关帝庙”牌楼的最下方是一座拱门,拱门上雕刻的图案是传统的吉祥图——“二龙戏珠”。
“参天地”牌楼 | 拱门两边“柱子”
“锦上添花”
在上文介绍过的“大关帝庙”四字区域和下部的拱门左右两边,有类似柱子的结构,上面雕刻着大朵的花。熟悉瓷器纹饰的朋友可能对类似的图案不陌生。花朵下面的纹饰叫“锦地纹”,或者“锦纹”,加上一朵朵的“葵花”,取“锦上添花”之意。
魁星点斗
文昌帝君
在“锦上添花柱”中间,“郭子仪拜寿”的两边,有两个人物雕刻,他们都与科举考试相关。左边的是“魁星点斗”,魁星右手上拿的笔、脚下踩的鳌非常明显,这个造型让我一下想到西安碑林的“魁星点斗图”啦!右边的是文昌帝君,他头戴状元帽,笑眯眯的,非常可爱。
“参天地”牌楼 |“魁星”左边(西侧)
衔环报恩
接下来我们将目光挪至“魁星”左边,也就是“四柱三间”牌楼的西间部分。在这部分的最上面,有一竖幅雕刻,内容是“衔环报恩”。“衔环报恩”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四知先生杨震的父亲杨宝。相传他少时在华阴山北,见到一只黄雀。该鸟在与鸱鸮的搏斗中败下阵来,跌落到地上,被蚂蚁围困。杨宝于心不忍,将黄雀救回,悉心照顾。百余天后,黄雀的羽毛长好了,身体也无恙,就飞走了。一天晚上,有一位黄衣童子前来拜访杨宝,他自称是西王母使者,并给杨宝送了四枚白环。原来,之前的黄雀正是这位童子,他是专门来报救命之恩的。《搜神记》中记载,童子对杨宝说“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后来,杨宝的儿子们,的确官至三公。
鹿骇狼顾
“衔环报恩”下面一层有两组雕刻,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左边的是两个惊慌失措的小动物,鹿和狼,我们可以称之为“鹿骇狼顾”。鹿骇狼顾原本指的是动物慌乱的状态,汉代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这么一句“诚以仁义为阻,道德为塞,贤人为兵,圣人为守,则莫能入。如此则中国无狗吠之警,而边境无鹿骇狼顾之忧矣。夫何妄行而之乎?”大关帝庙的砖雕上之所以出现“鹿骇狼顾”的内容,我认为是一种警示,告知从商者应保持警惕、谨慎做事,世上没有什么高枕无忧之事。还有一种可能是告诉从商者做事要果断,沉着冷静,不要瞻前顾后。哈哈,你觉得哪种解读更好呢?
心猿意马
“鹿骇狼顾”右边是“心猿意马”。猿猴类动物活泼好动,浮躁不定,而马类奔跑起来自由不羁,难以控制。“心猿意马”指的是人的心思散乱,如同猿或马一样不安定,东想西想,不受控制。我觉得“心猿意马”雕刻在这里,是为了警示人们,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做事全神贯注。
虎落平阳
“鹿骇狼顾”和“心猿意马”下面是一个横幅雕刻,画面右侧为一只老虎,左侧有两只狗,表现的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场景。
“虎落平阳”下面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竖幅雕刻。
王羲之爱鹅
左边这一幅为“王羲之爱鹅”,仔细看,左下角有一只鹅,可惜头部断掉了。相传王羲之非常喜欢鹅,《晋书》曾经记载,一位家住会稽的孤老太养了一只鹅,王羲之想买,老太太不卖。后来王羲之与朋友相邀,前去观赏。不想老太太听说有客人要来,就把鹅杀了准备用鹅肉待客。王羲之得知后叹息不已。民间还有一个《换鹅帖》的传说,说是有位道士养了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告诉王羲之“如果你愿意写一遍《黄庭经》(还有版本为《道德经》),这些鹅就送给你。”王羲之欣然答应。唐代诗人李白曾在诗歌中提到这个故事。
《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 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周敦颐爱莲
北宋著名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想必大家在中学时都背诵过,文中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王羲之爱鹅”右边的雕刻,正是“周敦颐爱莲”,画面中,周敦颐翘着二郎腿,一手拿着蒲扇,眼睛往下看,充满生活气息。
狮子
“王羲之爱鹅”和“周敦颐爱莲”下面,雕刻了一群狮子。娜主编查阅材料,这里有九只狮子,狮与“世”谐音,所以该砖雕寓意“九世同居”。不过我没看到九只狮子,只看出来八只,六小二大,不知怎么回事,哈哈!
犀牛望月
万象更新
古建筑上的“雀替”指的是位于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花戏楼的山门虽为砖石建筑,形式仿的是木制牌坊,所以也有类似“雀替”的构造。上文提到的“群狮”下面就有两个雀替,雕刻的是传统吉祥图案“犀牛望月”和“万象更新”。“犀牛望月”是一种镇宅祈福的图案,民间有一顺口溜“犀牛镇家灵,望月回天庭,虔诚月儿圆,财神来光临”,雕刻中的月亮上还写了个“月”字,哈哈。而右边雀替的主角是一只大象,旁边有万年青,它们组合在一起,寓意“万象更新”。
“参天地”牌楼 |“文昌帝君”右边(东侧)
封侯得禄
看完了“魁星”左边内容,我们接下来看“文昌帝君”的右边,也就是“四柱三间”牌楼的东间部分。该区域最上面,和“衔环报恩”对应的,是一幅寓意丰富的图。娜主编在花戏楼参观时,得知这个雕刻有松有鹿,寓意“松鹿同春”。不过我觉得它的寓意不止这个。你看,画面中间靠右有一只猴子,猴子头上有一个蜂窝,上面还趴着一个小蜜蜂。猴与“侯”同音,蜂与“封”同意,所以在传统吉祥纹饰中,蜜蜂或者蜂窝同猴子在一起,有“封侯”之意。再加上树下的鹿,我觉得这幅雕刻叫“封侯得禄”更为合适。你看最上面的树枝上,还有两只鸟,像是喜鹊,这又有了“鹊登高枝”的情景,有出人头地之意,是不是很有意思?
狻猊
怒蟾斗狮
在和西边的“鹿骇狼顾”、“心猿意马”对应的位置上,也有两幅雕刻,分别是“神兽狻猊”和“怒蟾斗狮”。民间传统认为,三条腿的金蟾是旺财之物,右边雕刻中的蟾蜍,就只有三条腿。
三阳开泰
“狻猊”和“怒蟾斗狮”下面,是一个横幅雕刻。画面左边有三只羊,有“三阳开泰”之意。不过画面右边的这匹马我没明白是什么回事,难道是“一马当先”?你了解三只羊和一匹马在一起的寓意吗?欢迎和我分享。
鲁隐公爱鱼
“三阳开泰”下方左右两边,有两个竖幅雕刻,和西面的“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对应。其中左边这幅表现的是“鲁隐公观鱼”。鲁隐公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孔子所作的《春秋》记载的就是开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的鲁国历史。《春秋》中记载了鲁隐公于其在位的第五年春,不顾大夫臧僖伯的劝阻,坚持要去棠地观看捕鱼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鲁隐公观鱼”的传说。《春秋》中写到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陶渊明爱菊
“鲁隐公观鱼”的右边是“陶渊明爱菊”。陶渊明对菊花的热爱世人皆知,我们上文提到的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就有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在这幅雕刻中,我们可以看到栏杆下面,开满了菊花,有一个人手里还拿着菊花,看起来非常开心。
在这里我们引申一下,“四爱图”是我国常见的美术题材,不论是在瓷器上,还是雕刻上,我们都能见到相关内容。比如湖北省博物馆有一件元青花四爱梅瓶,取的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四个故事。“四爱图”到底是哪四爱并没有固定的搭配,有的美术作品中,还会出现米芾爱石、苏东坡爱砚等典故。
五狮图
“鲁隐公观鱼”和“陶渊明爱菊”下面,雕刻着五只狮子,取“五世其昌”的美好寓意。
五个狮子下面的两个雀替,同样雕刻着“瑞兽”。右边的神兽长着两个犄角,身上有鳞,脚上为蹄,应该是麒麟。不过左边这个我确实不太认识,查阅资料说是狮子,可是这个蹄子,确实不像狮子,有待商榷。
“参天地”牌楼 | 边柱
福寿
“参天地-大关帝庙牌楼”最外侧的两个立柱上,同样可见“锦上添花”纹。不过特别的是,这里还出现了蝙蝠和桃子组合在一起的造型。蝠与“福”同音,桃子多表示“寿桃”,所以蝙蝠和桃子在一起,有“福寿”的寓意。
山门-钟楼 | 最上面
蝙蝠、蝴蝶、寿字纹组合
接下来,我们往右边走走,来看东边的“钟楼”牌楼。在这一区域的最上方,有一排复杂的纹饰,仔细观察,这幅雕刻以寿字纹打底,上面有蝴蝶、蝙蝠等纹饰,有福迭而至、福寿连绵的美好寓意。
松鹤延年
在蝴蝶、蝙蝠、寿字纹的组合下面,有两个小幅雕刻,内容相同,都是仙鹤和松树,寓意“松鹤延年”。
山门-钟楼 |“钟楼”二字周围
我们接下来将目光投至“钟楼”二字周边区域。从上图可以看出,在“钟楼”的上下左右,各有一副雕刻。
范睢逃秦
“钟楼”二字上方,是“范睢逃秦”。范睢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他本是魏国人,因被人诬陷受尽屈辱,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后在人帮助下,逃往秦国,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帮助秦昭襄王,为秦后世的统一打下基础。
在“范睢逃秦”这组雕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辆马车驶出了城门。城门上有字,写的是“大梁城”。大梁城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战国时期,这里正是魏国的都城。
白蛇传
“钟楼”二字下方,雕刻的是“白蛇传”。白娘子、许仙、法海的故事,我就不用多说了,只要你了解这个故事,一定能看懂这组砖雕。
“白蛇传”左段
该组雕刻最左边有一座塔,前面站了一个人,当为白娘子。仔细看塔上有字,刚好被白娘子遮住了一点,而露出来的,能看出来是个“雷”字,所以这座塔就是雷峰塔啦!
“白蛇传”中段
画面中间有五个人,一位男子跪地求情,在他对面,有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很明显,这位就是法海。
“白蛇传”右段
“白蛇传”这组砖雕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比如画面最右边,有一扇半掩的门,上面有字,放大看,是“阿弥陀佛”四字,说明这里是一座佛寺。
蟠桃孝母
娜主编查资料,“钟楼”二字左边是“蟠桃孝母”。上图画面右下角的桥上有一个人在行走,此人手中捧着托盘,盘内装着桃子。在画面上方的房檐下,有一个老太太坐着休息,旁边像是她的侍者。不知你听过“白猿猴偷桃送天书”的传说吗?该故事与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有关。孙膑是鬼谷子的徒弟,相传他曾经负责看守桃园,桃园里种的是王母娘娘的仙桃。有一天,一只小白猿盗窃仙桃,被孙膑抓住了。小白猿告诉孙膑,自己的母亲病重,希望能吃一口仙桃,他才无奈盗桃的。孙膑念其一片孝心,让小白猿带走了桃子,不予追究。后来,小白猿为了报答孙膑,将自家珍藏的“天书”送给孙膑。孙膑研读这部天书后,最终写出了《孙子兵法》。
蒸藜出妻
“钟楼”二字右边,是一个在今人看来有点难以理解的故事——蒸藜出妻。故事的主人公是著名的儒家思想家曾子。曾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做饭侍奉婆婆,因藜菜未完全蒸熟,曾子非常生气,以妻子不孝顺长辈为由,将妻子休了。历史上,关于这个故事,人们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这体现了曾子对母亲的爱和孝顺,有人认为曾子小题大做,没有必要。
山门-钟楼 |“白蛇传”下方
我们接着来看“白蛇传”下方的雕刻。在“白蛇传”正下方,是一个横幅的纹饰组合雕刻。该幅雕刻中既有“锦上添花”,也有类似“绣球纹”的图案,内容丰富。
传胪赐宴
组合纹饰下有两个雀替。左边的雀替雕刻了三只大雁,旁边是芦苇。“雁”与“宴”同音,“芦”与“胪”同音,这幅雕刻的寓意是“传胪赐宴”。什么叫“传胪”呢?这可以说是古代学子们的梦想之一了。明清时期,在科举考试殿试之后,皇帝会亲自宣布登第进士名次,新科进士们身着公服,在天安门外等待传唤,上殿面见皇上。传唤进士的这个过程,被称作“金殿传胪”。传胪过后,进士们还会在一起享用皇上赐予的宴席。
功名富贵
组合纹饰下右边的雀替寓意“功名富贵”。画面中有三只公鸡,公鸡会打鸣,取谐音“功名”(公鸣),旁边是牡丹花,象征富贵。所以公鸡和牡丹在一起,有“功名富贵”之意。
拱门
在“传胪赐宴”和“功名富贵”下面,是一个拱门。拱门上也有雕刻,内容为“龙凤呈祥”,凤在中间,两边为龙。
山门-鼓楼 | 最上面
看完“钟楼牌坊”后,我们来看西面的鼓楼。鼓楼牌坊最上面与钟楼一样,也有以寿字纹打底,上面雕有蝴蝶、蝙蝠的一排纹饰。
寿比南山
目光向下,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方形的雕刻。左边的砖雕上有两只长尾巴鸟,像是绶带鸟(寿带鸟),一只站在松树上,一只好像站在石头上。画面下方镂空的像石头一样的构造,代表的是山。绶带鸟和山、松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寿比南山不老松”。
凤凰戏牡丹
右边的方形雕刻是很常见的传统吉祥图案——凤凰戏牡丹。画面中有两只凤鸟,中间是绚丽开放的牡丹花。
山门-鼓楼 |“鼓楼”二字周围
三顾茅庐
接下来,我们来看“鼓楼”二字周围的砖雕。同“钟楼”一样,“鼓楼”二字的上下也各有一幅雕刻,其中上面这幅表现的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刘关张三人
该雕刻左段中站立的三人,为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正在诸葛亮家外等待,好像还在小声议论着什么。
三顾茅庐诸葛亮在休息
画面右段,有一人躺卧在室内休息,此人即为诸葛亮。屋外有一人正在烧水。“三顾茅庐”雕刻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的屋子右侧(东侧)的这扇窗户。窗子是打开的,有两根小棍做支撑,还原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最关键的是,这两根小棍也就火柴棍大小,这样精细的雕刻,怎能不让人心生赞美!
李娘娘住寒窑
“鼓楼”二字下方的雕刻,展示的是“李娘娘住寒窑”的场景。李娘娘是戏剧故事“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我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就提到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戏剧中,李娘娘原本是宋真宗的李宸妃,她与宫中另一位妃子刘妃怀孕。受宠的刘妃担心李宸妃生下皇子,威胁自己孩子的地位,于是与内监郭槐合谋,在李宸妃生产之时,用一只被剥皮的狸猫调换了婴儿,宣称李宸妃诞下妖孽,宋真宗一气之下,将李宸妃打入冷宫。
李娘娘住寒窑窃窃私语的人们
再说李宸妃生下的这个孩子,“狸猫换太子”时,刘妃命令宫女寇珠将小皇子杀掉,寇珠于心不忍,求救于太监陈琳,陈琳将孩子秘密送到八贤王处抚养。后来,刘妃生下的男孩被立为太子,这个孩子在六岁时就夭折了,宋真宗陷入了无子的窘境,于是将八贤王府内的一个孩子赵祯,也就是当年李宸妃所生之子,立为守缺太子。刘妃此时已成为皇后,她猜测到这个孩子的身世,担心事情暴露,于是设计想杀掉李宸妃。李宸妃得人帮助,辗转离开宫廷,到达陈州,得到了冷宫总管秦凤府内一位名叫范胜的人的帮助,后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范胜死后,其子范宗华听从父亲的要求,接任照顾李宸妃。不过范氏父子,并不知道这位老太太的真实身份。
李娘娘住寒窑
后来,赵祯登基,即宋仁宗。一日,包拯到达陈州,李娘娘向包拯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包拯非常惊讶,经过种种努力,包拯最终向皇帝揭露了这段故事,使得母子相认。上面这幅图中,立在寒窑前的老妇人为李娘娘,跪在地上的是范宗华。画面右边的三位,是包拯和王朝、马汉。“狸猫皇太子”其实不是正史,这个故事起源于元杂剧。
燕山教子
如果你熟读《三字经》,应该会对这句话非常熟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原名窦禹钧,是五代后周的一位大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先后都中了进士,“五子登科”就是源于他们家的故事。教子有方的窦禹钧受到了民间的推崇,至今在粤语中,人们仍然把父亲,称为“老窦”。“鼓楼”二字左侧的竖幅雕刻,表现的就是窦燕山教子的故事。
王质烂柯
“鼓楼”二字右侧为“王质烂柯”,这个故事出自南朝《述异记》。相传晋朝时,有一个叫王质的人进山砍柴,见几位仙人正在下棋,于是停下观看。仙人给了王质一颗类似枣核的东西,王质食后,便不觉饥饿。仙人们下完棋,王质也该回家了。这时王质发现,斧子的柄(柯)竟然腐烂了,回到村中,家人们也找不到了。王质询问后才得知,原来自己看盘棋的工夫,人间竟已过了几百年。上图画面中左下角挑扁担的就是王质,在他上方有两位神仙正在下棋。
喜上眉梢
在“李娘娘”下方,是由锦上添花、绣球纹等组合在一起的纹饰,与“钟楼”对应位置一样,在此不重复介绍。组合纹饰下方,有两个雀替,左边的是“喜上眉梢”。两只喜鹊在梅花上嬉戏,这个吉祥图案很常见。
鸳鸯戏牡丹
右边的雀替也是一个常见的吉祥图案,整体画面与“凤戏牡丹”类似,不过主角不是凤凰,而是鸳鸯。
拱门龙凤呈祥
“鼓楼”的拱门与“钟楼一样”,门上的图案也是龙和凤,只是中间凤凰的姿势和头部方向有所不同。
戏楼木雕之美
看完了砖雕,我们再来看看木雕,花戏楼的木雕之美,主要集中于这座戏台。
从大关帝庙拱门进入 | 戏台下
和合二仙
我们从“大关帝庙”字下的拱门进入,来到花戏楼戏台下。在这里,我们可以在左右两边的枋木上各看到一幅木雕。左边的为“和合二仙”。我国民间将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视作和合二仙,江苏苏州的寒山寺,就与寒山有关。明清时期,人们多用两个童子形象来代表“和合二仙”,一人捧盒,一人持荷。
赵彦求寿
戏台下右侧雕刻的内容,是一个戏曲中常见的故事——赵彦求寿。赵彦是东汉末年人,三国故事中就有他。相传赵彦十九岁时,一位叫管辂的术士为他占卜,算出他三日内必死。赵彦同父亲向管辂求取化解之法,管辂让赵彦第二天带上一瓶酒、一块鹿肉前往南山里的大树下,找两位下棋的老人救他。赵彦照办,第二天找到了两个下棋的老人。两位老人下棋时,赵彦就跪在一边,进献食物。后来食物吃完了,老人的棋也下完了,赵彦向两位老者哭诉,希望他们能够救救自己。两位“老神仙”想着已经吃了赵彦的东西,照理应该帮他,于是打开“生死簿”,在赵彦的阳寿十九岁前,又加了一个九字。不过这是神话啦,历史上赵彦是被曹操杀害的,他死的时候,应该也没有九十九岁。
戏楼主体 | 对联
对联
接下来,我们来到戏楼北边,来看看该戏楼的对联
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
两般面貌做尽忠
戏台 | 南侧隔扇屏风
演古风今
我们把目光转到戏台上。在戏台南侧,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演古风今”四字。
“演古风今”匾额下方正中,是“双龙戏珠”透雕,蓝和黄的用色,非常醒目。“双龙戏珠”两边,各有两幅白底框画,里面画着人物。
戏台上的上场门、下场门的名字很有趣,一个叫“想”,一个叫“莫须有”,耐人寻味。
戏台 | 戏台下
藻井
我们抬头,来看看戏台的藻井。藻井由九幅彩画组合而成,内有仙鹤、龙凤、蝙蝠、喜鹊、大象等不同动物纹,代表着喜上眉梢、太平有象等美好寓意。花戏楼除了木雕之外,彩绘也很丰富,不过这不是我们的重点,小王家就不赘述啦!
藻井北的两层木雕 | 里层
在藻井北侧,也就是戏台面北的方向,有两层精美的木雕,木雕内容皆为三国故事。我们来看里层木雕。
舌战群儒
里层雕刻的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内部就是否向曹操投降一事产生争议,几乎所有的谋士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坚持连刘抗曹。为了说服大家,鲁肃将诸葛亮请至东吴。诸葛亮到来后,张昭、虞翻等东吴谋士接二连三向其发难,而诸葛亮从容应对,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木雕中间身着蓝衣,手持扇子,右手向上举的,就是诸葛亮了。
舌战群儒
在这组木雕的左侧,我们不仅能看到建筑的屋檐,还能看到山石、动物,非常形象。
雀替牡丹花
“舌战群儒”木雕下面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雀替,雀替雕成了牡丹花的样子,非常漂亮,而且颜色也很艳丽。
戏台 | 外层
濮阳战吕布
我们再来看戏台面北的外层木雕,这个区域的木雕故事可以分为三组,最左边的,是“濮阳战吕布”。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夜攻濮阳,遭到了吕布的埋伏,幸而得到典韦帮忙,返回营中。后来曹操对外谎称自己被烧身亡,引得吕布前来攻营。吕布中计,陷入曹军埋伏,后得以解脱,返回濮阳城中。上图画面中有两个骑马的人,左边身穿铠甲的是吕布,右边长着长胡子的是曹操。
洪武放羊
寿星和鹿
在“濮阳战吕布”下有两个雀替,左边的是“洪武放羊”,“洪武”指的就是朱元璋,右边是“寿星和鹿”,有长寿吉祥的美好寓意。
长坂坡之战
戏台面北的外层木雕中间部分,是“长坂坡之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遭到曹军追击,情急之下抛妻弃子,与众人逃亡。赵云赵子龙只身回杀,找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刘禅,并把他们救了出来。上文提到的“舌战群儒”,与“长坂坡之战”是同一年,就发生在“长坂坡之战”后。
长坂坡之战赵云
“长坂坡之战”木雕中,正中间这位骑着白马、右手举剑的武士,就是赵云。他的怀中还有一个小孩,正是阿斗。
姜子牙砸琵琶精
“长坂坡之战”下有两个雀替。左边雕刻的内容是“姜子牙砸琵琶精”,这是一段《封神演义》中的故事。相传,姜子牙曾在朝歌为人算命,玉石琵琶精前来寻事。姜子牙看出了妖精的真身,用紫石砚台将其砸死。众人不解,还以为是姜子牙贪图女色,女子不从,姜子牙便杀掉了他。这是刚好比干经过,姜子牙告诉大家,此女是妖精,大家若不信,可用三昧真火烧之……在上图中,左边身着黄衣者为姜子牙,右边卧倒在地上的女子是玉石琵琶精。我们可以看到,姜子牙右手高举,手里拿着砚台,琵琶精身后像幻化的白烟,里面是一个琵琶。
葛仙炼丹
“长坂坡”下右边的雀替,是“葛仙炼丹”。葛仙指的是葛洪,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曾于江西三清山结庐炼丹,被认为是三清山“开山始祖”。道教典籍《抱朴子》就是葛洪的著作。
割须弃袍
位于戏台面北的外层木雕最右侧,也就是“长坂坡之战”西侧的故事,是“割须弃袍”。《三国演义》第58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就与这个故事有关。建安十六年(211年),马超、庞德等人与曹操在潼关交战。乱军之中,曹操听到西凉军喊道“穿红袍的是曹操!”就赶紧把自己的红袍脱掉。曹操又听到人喊“长着长胡须的是曹操!”,就急忙把自己的胡子割断。马超听说后,命人叫喊“短胡须的是曹操!”曹操听闻,扯旗角包颈而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到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在上图的木雕中,右侧骑白马的武士是马超,左侧正在割胡子的是曹操。马超和曹操中间偏后的位置是城墙,上面还写着“潼关”二字。
铁拐李焚身
牧童吹笛
“割须弃袍”下面的雀替为“铁拐李焚身”和“牧童吹笛”。铁拐李大家都比较熟悉,是八仙之一,他衣着褴褛,蓬头垢面,而且是个跛子。关于铁拐李的身世,民间有不同版本的说法。其中一个版本认为,铁拐李原本是个法术高超的道士,相貌堂堂,并不丑陋。这位道士有个绝技,就是可以元神与肉体分离。有一次,该道士与太上老君相约出游,嘱咐自己的徒弟,如果他七天没有回来,就把自己的肉身焚烧了,徒弟应允。道士的元神走后第六日,徒弟突闻家中母亲病重,想早点赶回家侍奉母亲,于是就把道士的肉身焚烧了。道士的元神回来后,找不到自己的身体,只能委附于一位乞丐的尸体之上,后来成仙,也就是铁拐李。
戏台下部 | 围栏
看完了上面的雕刻,我们将目光朝下,看看戏台的围栏。
戏台北面的围栏上有四个立柱,每个立柱上都雕刻着动物,两个是猴子,两个是大象,姿势各异。传统文化中,猴和象都是吉祥的动物,而且与“侯”“相”同音。在戏台其他方向的围栏上也有立柱,不过雕刻内容各不相同。
围栏和下面的“三英战吕布”
戏台北侧围栏,透雕“二龙戏珠”。围栏下面有一横幅木雕,其内容为“三英战吕布”。该组雕刻中,左右各有一面旗,其中左旗上写的“刘”字,代表刘关张一方,右边的旗上写的“吕”字,代表吕布。
藻井东的两层木雕 | 内层
接下来我们“走到”戏台东侧,来看看戏台屋檐下面东的木雕,这里也是两层。
蒋干盗书
面东的内层木雕有两幅,左边(靠南)讲的是“蒋干盗书”的故事。上图画面左侧身穿铠甲的是周瑜,坐在桌子另一边,身着绿衣的是蒋干。赤壁之战前,周瑜带兵,与曹操的军队隔江对峙。曹操手下的蒋干与周瑜是旧日同窗,他向曹操主动请缨,表示愿意去游说周瑜,劝东吴投降,曹操应允。周瑜识破了蒋干的目的,不过,他避谈战事,而是和蒋干把酒言欢。此时,赤壁之战的作战计划已经定了,周瑜知道曹操手下的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心生一反间计,准备趁机除掉二人。周瑜命人伪造了一份蔡瑁、张允给自己的降书,置于桌上。到了夜里,周瑜装醉,假装睡觉。而蒋干在周瑜屋内看到了降书,心里一惊。后来,蒋干回到曹营,将自己所见之事告诉曹操。曹操大怒,命人杀了蔡瑁和张允。后来,曹操反应过来自己中计了,但两位水军都督已经被杀。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曹军在赤壁之战中惨败。
诸葛亮用计破羌兵
面东内层右侧(靠北)的木雕,为“诸葛亮用计破羌兵”,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94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小说中写到,魏军准备进军蜀地,请求西羌国王彻里吉予以帮助。彻里吉派雅丹丞相、越吉元帅协助魏军。刚开始,蜀军不敌羌兵。不过,诸葛亮趁大雪将至,设下埋伏,最终大破羌兵,越吉元帅被杀、雅丹丞相被俘。诸葛亮放走了雅丹丞相,将俘虏的羌兵和缴获的武器也都交还给西羌。西羌国王彻里吉后来断绝了与魏国的关系,与蜀国结盟。
藻井东的两层木雕 | 外层
垂花柱
我们接着来看戏台面东的外层木雕。这部分区域中间有一个垂花柱,柱上是鳌鱼。垂花柱左右各有两个三国故事,我们从左往右,也就是从南向北看。
三气周瑜
外层最左边,也就是最靠南的位置,是“三气周瑜”。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基本都与荆州有关。自打赤壁之战后蜀国先行占领了本该属于东吴的南郡(荆州)之后,周瑜几番想要回,都没有成功。在这组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右边的城门,上面写着“荆州”二字。站在城墙上的是赵云,而右侧骑马的,为周瑜和程普。
曹孟德献刀
“三气周瑜”右边,是“曹孟德献刀”。这个故事的出处是《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书中写到,王允和曹操密谋杀掉董卓,一日,曹操带着王允家的七星刀,来到董卓府中,准备趁董卓卧下休息的时候刺杀董卓。不料,在曹操抽刀之时,董卓从镜子中看到了反光,起身问曹操想干什么。此时吕布也赶了过来。情急之中,曹操假称是要将宝刀送给董卓,后匆忙离开董府。在上图画面中,身着蓝衣,卧在榻上的是董卓,右下角穿着红衣,正在抽刀的,正是曹操。
接下来,我们来看垂花柱右边的两个故事。
许禇裸衣斗马超
我们看到的,是《三国演义》第59回“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中的场景。还记得上文提到的“割须弃袍”吗?那个故事是第58回,而“许褚战马超”是第59回。许褚是曹操身边的一员猛将,有“虎痴”之称。他与马超对战上百回合,马儿都累了,他们也没决出胜负。后来,他们各自回营中换马,又打了上百回合,依然没有决出胜负。许褚索性脱去铠甲、赤膊上阵,继续与马超交战。许褚拿刀砍向马超,马超闪躲开来,出枪,向许褚刺去。许褚夹住枪,后又将其折为两段,双方继续陷入混战。上图雕刻表现的,正是马超用枪刺许褚的瞬间。左边骑黑马、 上身的就是许褚,右边骑白马的是马超。
击鼓骂曹
“许禇裸衣斗马超”的右边是“击鼓骂曹”。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士叫祢衡,和孔融关系很好。孔融将其举荐给曹操,恃才傲物的祢衡对曹操“并不感冒”。曹操将有点狂妄的祢衡也没放在眼里,还曾端起架子,命祢衡担任“鼓吏”,为大家击鼓。没想到,祢衡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上衣,边击鼓,边把曹操及其手下大骂一通,列举了曹操的种种“劣迹”。上图的雕刻,展现的正是祢衡裸衣击鼓骂曹操的场景。
“三气周瑜”和“曹孟德献刀”、“许褚裸衣斗马超”和“祢衡击鼓骂曹”下面的雀替,都雕刻着瑞兽,主要是鹿,在此不详述。
东次间 | 屋檐下方面北木雕
看完戏台面东外层的四个故事后,我们向左转,面向南方,来看看东次间上的雕刻。
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三国演义》第103回是“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花戏楼东次间屋檐下的雕刻,就是“火烧司马懿”的故事。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当时的魏主是曹睿。曹睿要求司马懿坚守祁山,不主动出战。后来,诸葛亮用计,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引入上方谷。诸葛亮事先在上方谷布置了柴火、干草等易燃物。待司马懿父子来到上方谷,就命将士丢火把、射火箭,使得上方谷燃起大火。司马懿父子非常绝望,认为命将休矣,谁知此时突然下起了雨,雨水将火浇灭,司马懿父子得以逃脱。诸葛亮看到这一幕非常感慨,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东次间 | 窗户和栏杆
在东次间窗扇上,有四个人物雕刻,在西次间也有四个,这八个人物组合起来,正是“八仙”。
东次间的围栏上有镂空雕刻的“龙凤”,在围栏下面有一横幅雕刻,为“狮子滚绣球”。
藻井西的两层木雕 | 内层
现在我们“离开”戏台东侧,前往戏台西侧,去看看戏台屋檐下面西的两层木雕。
诸葛亮智取三城
戏台面东木雕的内层,也是两个故事。左边(北侧)的是“诸葛亮智取三城”。该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92回“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34。刘备死后,蜀国南部地区发生叛乱,蜀国丢失了天水郡、安定郡和南安郡。诸葛亮用计,使得安定太守崔谅离开安定,让魏延占领安定。崔谅发现实情后准备前往天水,但途中被蜀军拦截,不得已的情况下决定先降蜀。诸葛亮要求崔谅前往南安郡,劝太守杨陵投降,意图擒获藏于南安郡的夏侯楙。崔谅把诸葛亮的真实想法告诉了杨陵和夏侯楙,他们决定将计就计,假意投降,然后把诸葛亮骗入城中,直接杀掉。不过,他们的计谋被诸葛亮识破了。诸葛亮派关兴、张苞与崔谅一起前往南安郡,南安太守杨陵假意出城迎接,被关兴一刀砍死。崔谅发现情况不妙,准备逃走,被张苞刺死。后来夏侯楙被王平活捉,于是,蜀国夺回南安郡。此后,诸葛亮又收复了天水。上图画面中,中间从马上跌落的人为崔谅,右侧刺向崔谅的是张苞,左侧拿刀者为关兴。
张松反难杨修
“诸葛亮智取三城”右侧,是“张松反难杨修”。张松是益州牧刘璋的别驾从事,杨修是曹操的部下。赤壁之战之前,张松受刘璋之命出使许都。曹操公务繁忙,让张松等待了三日。张松心生不满,后俩人相见时,言语起了冲突,不欢而散。事后,杨修与张松聊天,谈论了不少蜀中风情。张松问杨修,为何不辅佐天子,而要居于曹操门下。杨修有点尴尬,他觉得张松过于傲慢,有心维护曹操,就把曹操写的《孟德新书》拿给张松看。张松有个“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看过《孟德新书》后不以为然,还告诉杨修这些内容根本不是曹操写的,而是抄的,战国时就有,蜀中小儿都会背。说着,就把刚刚看过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杨修非常惊讶。
藻井西的两层木雕 | 外层
面西的内层木雕看完,我们来看外层。外层仍然有四个故事,以垂花柱为界,左右各两个。
吕布刺丁原
我们依然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看。外层最靠左,也就是最北侧的雕刻为“吕布刺丁原”。《三国演义》中,张飞曾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三姓”是怎么回事呢?吕布自己姓吕,这是之一个姓。吕布曾认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所以“丁”是第二个姓。后来,吕布受董卓挑唆,杀了丁原,成为董卓的义子,“董”是第三个姓。上图雕刻,展现的正是吕布刺杀丁原的场景。
空城计
“吕布刺丁原”右侧是“空城计”,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司马懿率军攻打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诸葛亮在身边没有兵将的情况下非常镇定,不仅把城门打开,还在城楼上抚琴。多疑的司马懿担心有诈,未敢入城,最终撤离。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上图画面中,可以看到右边的城墙上写着“西城”二字,城墙上为诸葛亮,城门口还有一个人在扫地。左侧骑白马准备回撤的,就是司马懿。
“吕布刺丁原”和“空城计”下的雀替,雕刻的是花鸟,这里不详述。
阚泽密献诈降书
我们接着来看垂花柱的右侧,是“阚泽密献诈降书”,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47回,“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歇后语想必大家都听过。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和黄盖“自导自演”了一出苦肉计。黄盖委托好友阚泽替自己向曹操送“降书”,阚泽答应。后来,阚泽到了曹军营中,向曹操说明了黄盖被重打,希望投降于曹操之事。多疑的曹操不相信,认为这是苦肉计。阚泽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加上曹操手下的蔡和、蔡中也带回了黄盖挨打的密报,曹操最终相信了阚泽。黄盖诈降曹操,对于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上图右下方,身着蓝衣,双手在后,被两个人架着的,就是阚泽。
张飞夜战马超
“阚泽密献诈降书”的右边,也就是面西外层木雕的最南侧,雕刻的是“张飞夜战马超”的故事。马超在跟随刘备之前,曾依附于张鲁旗下。刘备攻占雒城后,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在葭萌关,马超与张飞展开了一场恶战,一直打到天黑,俩人也没有决出胜负。刘备见天色已晚,让张飞先回营,第二日再战。张飞坚持作战,还让大家多点火把,他要与马超夜战。上图中,右边骑神色马, 上身的是张飞,左边骑白马,穿着铠甲的是马超。
“阚泽密献诈降书”和“张飞夜战马超”下面的雀替刻的是神兽,在这里也不赘述了。
西次间 | 屋檐下方面北木雕
诸葛亮擒孟获
看完戏台面西外层的四个故事后,我们向右转,面向南方,来看看西次间上的雕刻。西次间屋檐下为“诸葛亮七擒孟获”。在上文介绍“诸葛亮智取三城”雕刻时我们提到,刘备死后,蜀国南部发生动乱。当时,南中地区的首领孟获也曾参与叛乱。诸葛亮有心降伏孟获,维持边疆稳定,曾七擒孟获,又七次释放,令孟获折服。西次间上的雕刻,表现的是诸葛亮第六次擒孟获的场景。当时,孟获请来木鹿大王帮助自己作战。木鹿大王会法术,可以控制猛兽作战。我们在上面的雕刻中可以看到,木鹿大王骑在大象上面,在他前方,老虎豹子等野兽,都在参与作战。
西次间 | 窗户和栏杆
如前文所述,西次间的窗扇上也有四个人物,与东次间的人物合为“八仙”。西次间的围栏也是龙凤纹,下面有“狮子滚绣球”木雕。
其他细节 | 前檐柱和抱头梁(东侧)
花戏楼还有一些细节也雕刻地非常精美,我没法面面俱到,所以举几个例子和大家分享。我们站在戏台北边,来看看位于戏台左前方支撑屋檐东北角的这两根柱子上的雕刻。
天官赐福
抱头梁的前侧面雕刻着一个身穿官服的人物,他手里拿着横幅,横幅上的字看不太清了,不过依稀能辨认出,是“天官赐福”四字。
麒麟呈瑞
天马行空
抱头梁的侧面雕刻非常精美,一边是麒麟,一边是马,寓意“麒麟呈瑞”、“天马行空”。
八仙过海
“天官赐福”下面,檐柱顶端一周,雕刻的是“八仙过海”。八仙手拿不同的法器,形态各异,非常生动。在戏台西边的檐柱顶端,也有“八仙过海”。我东侧的图没找到,所以用的西侧的照片。
悬狮斜撑
我们侧过身来,还可以看到悬狮斜撑。狮子头在下,尾在上。它双手捧着一个球,口中含着一个小球,在它的尾巴里,还“夹着”一个小狮子,看起来活泼可爱。
其他细节 |“七擒孟获#34西边斜撑
悬狮斜撑
我们再来看看西次间“七擒孟获”雕刻右边,也就是靠南的斜撑,也是一个头在下的狮子。这个狮子乍一看和刚才那个差不多,仔细看,细节又有不同。比如尾巴附近的小狮子,这次没有在侧面“藏起来”,而是立于悬狮 之上。
吉祥连连
悬狮上面的挑檐梁侧面,雕刻着一大一小两只大象,这是我国常见的传统造型。象与“祥”同音,两只象在一起,意味着“吉祥连连”。
洞天福地
在“吉祥连连”所在梁的侧面雕刻着一个人,他一手指天,一手向下,地上好像还有个蝙蝠。这样的造型,有“洞天福地”之意。
其他细节 | 斜撑
鳌鱼斜撑
花戏楼的斜撑不仅有狮子,还有鳌鱼,你看它们,是不是也很精美呀?
其他柱础与屋顶
到这里,花戏楼的砖雕和木雕,就基本介绍结束了。文章,我想和大家再分享一下花戏楼的其他雕刻之美,比如柱础和屋顶。
杨香打虎
花戏楼的柱础雕刻的非常细致,个人认为,柱础雕刻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之一类是二十四孝故事,比如上图的杨香打虎。杨香的父亲在田野里劳动时,被一只老虎扑倒在地。杨香与虎搏斗,将虎打死,最终救下了父亲。
第二类是吉祥纹饰。上图这个柱础表面受损,人物看不太清楚,我看资料上说是“文殊菩萨”,但我觉得不是,这个动物看起来更像麒麟,加上人物手里拿的长柄状类似如意的东西,我倒觉得有可能是“麒麟送子”。所以书上提到的“佛教题材”柱础,我倒是真没翻到照片。
刘海戏金蟾
还有一类柱础雕刻的是民间传说,比如上图这个“刘海戏金蟾”。
,我们再来看几张我在花戏楼拍摄的琉璃塑像。
好了,小王家关于花戏楼的介绍,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本文很长,但其实都是围绕山门和戏台来写的。景区内的武穆王庙、朱公书院,以及后来重修的糖业会馆、咸宁寺等,就等着大家自己去发现啦!对了,离花戏楼景区不远的南京巷钱庄,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哦!如果你去花戏楼游玩,也可以去那里看看。
希望小王家的这篇文章,在你去亳州花戏楼参观时,或者想了解中国传统雕刻时,能够提供一些帮助哦!我们下期再见啦!
欢迎关注“小王家的文化之旅”!
我们是陕西历史文化使者,
是一对热爱历史、遗产、旅行的小夫妻。
微信公众号小王家的文化之旅
微博小王家的杂记
往期关键词
陕西 | 广东 | 山西 | 宁夏 | 河南 | 贵州 | 湖南 | 湖北
青海 | 四川 | 甘肃 | 新疆 | 河南 | 江苏 | 海南 | 安徽
内蒙古 | 福建 | 香港 | 澳门越南 | 印度 | 尼泊尔 | 印度尼西亚
博物馆 | 文化综合 | 文化旅游
亳州花戏楼雕刻 亳州花戏楼雕塑有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