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怎么防御匈奴的(战国时期的长城是抵御谁的)

生活常识 2023-05-15 11:58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为何汉代家庭矛盾发生频繁 浅论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对防御体系起到了哪些作用

文稿|瓦欧

编辑|瓦欧

前言

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是战国秦汉时期秦、汉王朝为防御游牧民族,巩固中原王朝对该地区的统治而修筑的防御工事。

这一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在不断地调整、发展,但始终贯穿于秦征匈奴和西汉边患治理两个阶段,直至汉武帝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才基本稳定下来,其作用和影响也随之下降。

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既是这一区域内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融合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我国古代王朝长期对该地区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34以夷制夷#34、#34远交近攻#34政策所带来的结果

一,河套地区的自然地理及历史背景

河套地区处于蒙古高原东北部,地势起伏较大,北部为阴山山脉,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其四周与各少数民族地区接壤,北部的蒙古高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生存地,南部是中原王朝统治区域,河套地区因而成为当时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间军事冲突、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北部地势平坦广阔,多为草原、沙漠,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南北约100公里、东西约100公里。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降雨量少、蒸发强烈。

历史上河套地区长期处于匈奴、鲜卑、突厥等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决定对河套地区进行防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50万大军修筑长城。

经过几年的修筑,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决定放弃原计划在河套地区的军事防御,将全部兵力转移到北方边地进行防御。

这一时期的秦、汉两朝,对河套地区进行了数次战争,尤其是秦征匈奴之战给河套地区带来的巨大破坏。

《史记》记载#34(秦)二世元年七月,发兵三十馀万,使蒙恬将三十万人北击胡。#34

《汉书》记载#34初令蒙恬将三十万人北逐胡骑#34,即秦始皇派蒙恬率领30万军队进攻匈奴。河套地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作为进攻匈奴的主要防线来修筑的。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形成的背景是多方面的。,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是华夏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这一区域内的居民中不仅有 ,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相互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随着民族融合和经济交往的日益加强,在河套地区内部出现了由少数民族逐步演变为汉族的趋势,汉族也逐步向少数民族地区迁移。

《史记》记载#34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34《汉书》记载#34匈奴者,盖古之苗民#34。

匈奴和古代一些少数民族均属于黄种人种,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游牧、迁徙频繁;

2.生活习俗、语言有相似之处;

3.从事渔猎和游牧生产活动;

4.有血缘关系的部落联盟。

二、战国时期秦晋、赵燕、匈奴的“长城”防御体系

战国时期,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曾多次攻打和占领了赵国的上郡、河内等地,并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

但由于当时国家实力弱于赵国,这些防御工事不能有效地阻挡秦军进攻,所以这些工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秦赵两国间的“长城”防御体系一直延续到秦灭赵之后才结束。其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国家统一及周边环境的稳定,对河套地区的控制逐步加强,并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从公元前213年开始,至前221年结束,历时27年。

由于在此期间河套地区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所以“长城”防御体系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但秦、赵两国的“长城”防御体系却由于河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加强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和治理,秦始皇将河套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他在上郡、朔方等地修筑长城并筑有许多屯戍烽燧,以加强对河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

长城防御体系的建立,为抵御匈奴的侵扰提供了有利条件,极大地遏制了匈奴对河套地区的扩张和掠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匈奴势力并未得到有效抑制,而是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从公元前206年至前211年,匈奴与秦、赵两国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战争,但双方的战争结果却大相径庭。

秦、赵两国均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而匈奴则以骑兵为主的部队;秦、赵两国装备的武器也不尽相同。

在武器装备方面,秦国以铁制兵器为主,而匈奴则以铜制兵器为主;在战争方式方面,秦国以骑兵作战为主而匈奴则是骑兵与步兵相结合的作战方式;在作战策略方面,秦国的战略方针为先用武力征服河套地区,再用政治手段控制。

三、“长城”防御体系的初步形成

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在西汉前期主要是以和林格尔为中心,为配合这一区域的防御和开发而开始修筑的。

但这时,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还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城”。因为在这一时期,河套地区虽有长城存在,但其防御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筑有长城的地域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和林格尔、准格尔旗和托克托境内,而且由于这一带在汉代也是游牧民族的传统游牧地区,修筑长城的地域范围较小。

以和林格尔为中心修筑了以点连线成网的防御体系。汉武帝时和林格尔县治所在的和林格尔城,是汉武帝在河套地区设立的之一个边塞行政机构,它是汉军驻防河套地区的中心城市。

以和林格尔城为中心,在其周边修筑了较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即沿黄河南下的长城防御体系,包括在黄河北岸与黄河之间修筑的临河长城,由临河向南延伸到五原与朔方之间的五原长城。

前者是在战国时期赵燕长城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调整而形成的,后者是秦、赵、燕三国于秦灭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在战国时期秦、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建而成。

前者主要沿黄河南岸分布在今山西省境北部,后者主要分布在河套地区。这两条长城在河套地区的北、西、南三个方向上分别形成了以和林格尔为中心的三个防御体系。

四、西汉后期长城防御体系的衰落与衰落之后的防御体系

西汉后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西汉后期,河套地区民族矛盾尖锐,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对河套地区产生了直接的破坏,长城防御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

,这一时期河套地区又发生了许多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和战争,特别是卫青、霍去病对匈奴作战中的战术运用,给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带来了致命打击。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大将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先后攻入匈奴腹地,迫使匈奴远遁。

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又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南匈奴。为了保障两汉在河套地区的军事存在和统治地位,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进一步遭到破坏。

这一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衰落和瓦解,主要是由于西汉后期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造成的。

五、河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长城相关考古发现简述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相关的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也包括少量的宁夏、陕西和甘肃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战国秦汉时期长城遗址主要有呼和浩特市 区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商都县境内的汉长城遗址、托克托县境内的西汉燕然山塞遗址,乌兰察布市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五原县境内的汉长城遗址。

宁夏 自治区境内发现战国秦长城遗址有中卫市沙坡头区内卫镇一带、中宁县沙坡头镇至平罗县河口镇一线、同心县马场垣地区;陕西省发现战国秦长城遗址有西安市高陵区神禾塬,咸阳市长武县横山至红墩界,咸阳市泾阳县毛家坡,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等处。

作者观点

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是由秦征匈奴和西汉边患治理两个时期共同构筑而成。

秦、汉两朝在对河套地区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的,也在该地区实行了#34远交近攻#34的军事战略,积极推行#34以夷制夷#34、#34远交近攻#34的外交政策,在河套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

但在这一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也不断地发生调整、发展变化,其作用和影响也随之下降。

从这一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演变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秦、汉两朝实施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是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匈奴等游牧民族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致使这一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发生了变化。

由于秦、汉两朝对河套地区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促使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发展始终贯穿于秦征匈奴和西汉边患治理两个阶段,且都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有关。

因而可以说,这一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既是客观历史进程的结果,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又是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制而产生的。

即是说,秦、汉两朝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在河套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长城防御体系,但随着匈奴等游牧民族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导致其对河套地区的破坏加剧。

#历史开讲#

参考文献

(一)《汉书》卷六十《张赛传》,中华书局,1995 年,第 377 页

(二)《水经注》卷六lt河gt

三)《后汉书》卷七十五《郑志gt

(四)《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六)《史记匈奴列传》

(七)《汉书·匈奴传》

(八)《汉书西域传》

(九)《史记·大宛列传》

战国时期的长城是抵御谁的 古代长城的防御体系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