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官学院生活区(广西法官学院现任领导)
原来的广西司法学校改成什么了 【广西法官学院】峥嵘岁月整十载,扬帆起航铸华章
【广西法官学院】峥嵘岁月整十载,扬帆起航铸华章
——新时代广西法官学院蹄疾步稳推进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法官学院始终坚持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审判大局,勇于改革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蹄疾步稳推进法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壮筋骨强本领,以党建领航助推法官教育培训工作
1.坚持政治引领,突出重点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坚持政治引领”作为法官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把学习贯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最突出位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 法治思想、 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等,进一步提高法院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12年以来,举办“法官讲坛”24期,听课人数达963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70期,培训学员约9万余人次。党的十九大以来,举办政治专题培训班21期,培训学员12800余人次,教育引导法院干警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2.深化改革,走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化的培训之路。牢牢把握培训需求,确保精准施训,靶向教学。采用钉钉、腾讯会议、法院视频系统等形式开展 培训,创新采取线上收集问题建议与授课老师开展互动交流,拓宽培训面。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融合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辩论式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开展法官检察官律师同堂培训,深化交流协作凝聚共识,形成司法合力。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培训课程,积极打造“开班之一课”“红歌课堂”“竞赛课堂”“电影课堂”“现场课堂”,以伟大建党精神滋养激励法院干警。采用行动学习法,深入讨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找准法院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关键点”等主题,进一步深入学习 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广西和平安广西建设。
3.积极推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审判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先后6次组织全区法院学术论文研讨交流,收集优秀论文3092篇,上报国家法官学院300余篇。收集上报案例15000余篇,《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稿件采用量近两年排名全国第四、第三,再创历史更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审判典型案例研究》为题申报更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并成功立项。《关于思想政治课融入法院教育培训的建议》在国家法院学院《法治研究信息》刊登,获得了更高人民法院领导的批示肯定。精心组织编写专项教材10余部,评选广西法官学院精品课程20门,用于全区法院干警学习使用。学院教职工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法院系统专项调研报告10余项。
4.加强学习交流,以他山之石拓思路促发展。为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广西法官学院坚持外出学习取真经,交流借鉴促发展,先后组成调研组到内蒙古、云南、四川、山西、浙江、山西、江苏等分院,以及百色干部学院、广西干部学院等区内教育培训单位及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就课程设计、教师聘请、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学术和法律实务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切实提升学院教育培训工作水平。
二、精准服务“一带一路”,共筑命运共同体谱写司法交流新篇章
1.深化交往,面向东盟传播中国法治声音。“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2017年6月,中国—东盟囯家法官交流培训基地在广西法官学院揭牌,中国—东盟国家法律与司法信息中心正式上线,广西法院涉外培训工作昂首迈入新阶段。为了进一步拓宽涉外研修渠道,扩大涉外研修的影响力,讲好中国司法故事,2020年12月更高人民法院将“中国—东盟国家法官交流培训基地”和“中国—东盟国家法律与司法信息中心”整合为“更高人民法院法官国际交流中心广西基地”,标志着广西法院涉外培训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党的十九大以来,学院共举办 5 期涉外研修班,来自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蒙古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和阿曼等12个国家的115名法官、检察官参加了研修。截至2022年10月,司法信息中心网站已有中国法律1049部(现行有效468部),外国法律3360部,涉及东盟国际条约634部,涉外典型案例2001个,累计浏览量和点击量为730011次。“广西基地”进一步致力服务于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和司法论坛,扩大中国—东盟法治交流合作“朋友圈”,中国司法强音在世界舞台上越唱越响。
2.服务大局,加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为满足新形势下涉外审判业务的客观需要,不断提升涉外审判业务相关从业人员的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广西法官学院积极开展涉外审判业务培训和外事培训工作,购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业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东盟国家刑事诉讼法研究》等中外图书250册,依托“广西基地”开展东盟各国法律研究。邀请专家讲授RCEP解读、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实务要点等课程,近年来培养涉外法治人才220余人,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储备涉外法治人才,推动全区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业务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用“双语”传递法治声音,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
广西法官学院充分利用民族资源优势,把强化“五个认同”作为双语法官培养的政治方向,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双语法官培养及培训工作,积极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切实担负起“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时代重任。自2015年以来先后举办9期壮汉双语法官培训班,来自云、桂两省壮族聚居地区的270余名壮汉双语法官参加了培训,为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进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3月在百色市田东县人民法院设立“广西法官学院壮汉语法官党性教育田东基地”,通过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营造浓厚文化氛围提升精神风貌
1.明政治方向,铸精神文化之魂。积极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开展打卡广西革命纪念馆、广西脱贫攻坚和 广西历史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忠诚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认真开展为民办
实事和“助企惠民争当先锋”活动,前往社区、学校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主题教育等活动,真正做到主题教育与学院各项工作互促互进,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引导学院教职工自觉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把讲政治作为之一要求,把讲忠诚作为之一标准,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2. 抓队伍建设,塑行为文化之矩。每周集体学习1小时,学习英语、法律、社会热点等内容,提升教职工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教职工分享优秀书籍,畅谈心得体会,营造良好的法律培训教育文化氛围。开展东盟外交礼仪文化课,学习了解东盟各国的文化、风俗、饮食、礼仪,提升对外司法交流水平。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举办16期“学苑论坛”,打造“人人为师,人人能讲”良好局面。学院先后获得自治区区直机关工委读书月活动二等奖、“天平阳光杯”2020-2021年人民法院 微课程三等奖、国家法官学院《政法工作条例》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奖、广西法学会刑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研究课题《新时代民法典实施与刑法的衔接、协调关系研究》获广西高级法院优秀调研课题。
3.凝精神文化,造物态文化之形。积极打造法官学院立体化、多层次的文化阵地,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环境。为学院建筑物、道路更名,做好“文化上墙”行动,将文化理念以立体的形象展现在学员、教职工面前,使文化因素入心入脑。融入广西壮族元素,增加学院标志图案,设计和 富有学院特色的培训班用品,用直观符号展现精神文化。
4.立章建制,强制度文化之尺。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完善各部门工作职责,对学院各类管理制度进行“废、改、立、并”,形成《广西法官学院规章制度汇编》,涵盖了学院工作的各个领域,努力做到规章制度无“死角”、制度约束零“空白”,进一步提高了单位制度化管理水平。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石
1.谱写新篇章,再踏新征程。广西法官学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校园绿化美化,着力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因素。2021年3月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学员公寓楼和学术交流报告厅,建成之后可以容纳700余人培训。同年,“广西基地”顺利揭牌,将进一步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形成更高层次的法官交流培训新格局,广西法官教育培训事业翻开了新篇章。
2.强管理提服务,推进智慧学院建设。联合专业机构对教育培训平台进行提升改造,搭建实时课堂、科技法庭和在线课堂培训平台,达到对人员、教学、住宿管理与智慧学院相融相通。开展学院历史档案数字化扫描工作,推进教学监控、录播、门禁等一卡通系统投入运行,进一步加强学院安保工作,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打造星级服务。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新时期新征程,广西法官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续写法官教育培训事业新篇章,为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广西法官学院现任领导 广西法官学院培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