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历史记载(司母戊鼎神秘传说)
司母戊鼎诡异传说 司母戊鼎之谜,诸多疑点绝对烧脑,古人智慧令人折服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更大最重的,是世界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之一。它的存在和发现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此鼎贵重文物之一。它的存在和发现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此鼎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在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了高峰。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 ,盛行一时。在当时,鼎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的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而古代人相信灵魂不死,所以贵族死后又常常用鼎来随葬。
司母戊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在什么观念的支配下 这一器物的,它又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据学者称,之所以称此鼎为“司母戊鼎”,是因为其腹内壁铸有“司母戊”3个铭文。那么,这3个铭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目前有三种说法。
一是认为“母戊”为墓主人的庙号。“司”读“祀”,即祭祀的意思。认为这3个字的铭文表示该鼎为祭祀“母戊”而作,“母戊”是商王文丁之母的庙号,该鼎即为商王文丁所铸,是用来祭祀其母的。
,经专家们研究判断,司母戊鼎应该是比较接近殷墟二期的器物特征。而母戊则属于殷墟三期,即商代晚期的商王武丁后期至其子祖庚、祖甲时期,此说很快被否定。
商代人以天干地支为自己的称号,这样,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现相同称号的人。甲骨文中提到过,配偶为“戊”的,共有4位商王。他们分别是大丁、武丁、祖甲、武甲乙。大丁王的时代,不在殷墟的12位商王之内,而武乙王属于殷墟三期,司母戊鼎与这个时期的器物外形不吻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武丁和祖甲王了。
第二种说法将“司”字改释成“后”字。“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即她生前乃商王之“后”,并且新说认为“母戊”并不是商王文丁之母,而应指商王祖庚或祖甲之母。
正当迷雾重重之时,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发掘给出了答案。妇好乃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史载,她主持祭祀、打猎,英勇善战,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在妇好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司母辛鼎。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司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司母戊鼎一致,两鼎之间的合金配比情况汇报极其相似。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它们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司母这种纹饰大多为饕餮纹,它是阴间和阳界沟通的使者。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狰狞的饕餮就是早期的龙,是龙的一种变体。在烟雾缭绕之中,龙会把祭祀的信息带到天上,祭祀之后随葬于墓中。
但令人奇怪的是,同为武丁王的王后,司母戊鼎的体积几乎是司母辛鼎的2倍,重量则是它的6倍。不久,考古人员在当年司母戊鼎出土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甲字型大墓,在??王陵区 有大墓11座,都是商王的墓葬。“戊”的墓的葬规格是仅次于商王的。而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女将军妇好,她的墓葬甚至并没有进入王陵区。在12位商王中,每一位商王通常都有十几个妻子,为什么仅仅有武丁的王后“戊”的墓葬有如此高的规格呢?这成为历史留给我们另一个谜。
司母戊鼎神秘传说 司母戊鼎背后的故事解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