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螳螂拳大战螳螂拳完整版(正宗螳螂拳教学合集)

生活常识 2023-05-15 10:0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杨光的快乐生活富贵逼人大结局 「螳螂拳起源考」螳螂拳“三只四派”及代表人物(2)

太极螳螂拳

太极螳螂拳是莱阳螳螂拳的主要分支,是一代武学大师宋子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螳螂拳派。太极螳螂拳的功法与梅花螳螂拳基本相同,因揉入了较多的太极阴阳虚实、刚柔相济之理,故称为太极螳螂拳。主要代表人物如下。

宋子德(1861-1932),号耀堃,莱阳照旺庄镇西赵格庄村人,螳螂拳第五代传承人。宋子德自幼读书习武,早年学猴拳、地趟拳,仗义豪侠。宋子德和姜化龙乃同辈远房亲戚,其虚心向姜化龙学习螳螂拳,互为师友,但执弟子礼。二人又与武术家李丹伯结为金兰,三人同以螳螂拳闻名武林。

1902年,宋子德利用自家油坊开设拳坊,招收亲朋好友子弟学习螳螂拳。其中有侄子宋福亭、儿子宋环亭、外甥崔寿山、侄婿王玉山、义弟之侄李昆山等人。1912年,宋子德和姜化龙北上辽东,到张作霖的卫队任武术教练,不久返回烟台。

1918年春,宋子德回到老家,在自家的拳房授徒,从其学拳者常年在三四十人以上。集莱阳给他做寿,一时成为武林佳话。宋子德学养深厚,充分汲取各路拳术精华,揉入太极阴阳虚实、刚柔相济之理,编写了新的《螳螂拳谱》,该拳谱为螳螂拳之集大成者。宋子德临终时,将他所传的螳螂拳称为“太极螳螂拳”。宋子德是

一位承前启后的武学巨匠,为螳螂拳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身后,高徒“三山两亭”(即李昆山、崔寿山、王玉山、宋福亭、赵式亭)把螳螂拳推上了巅峰。

崔寿山(1890-1969),字彭年,莱阳市东诸麓村人,太极螳螂拳第六代传人,螳螂拳宗师宋子德的外甥,与李昆山、王玉山一起师承宋子德,并称为螳螂拳“莱阳三山”。 年,崔寿山开始在本村设场授徒;1916年,又在崔格庄(崔家庄)开办了“崔家庄私立国术学校”;1918年,受宋子德指派去烟台代师传艺,教授纪春亭螳螂拳,名气渐起。

1926年,崔寿山与王玉山、臧玉山前往大连比武,震惊大连武林。1931年,崔寿山曾带徒弟徐凤岐到安徽传拳。1933年,崔寿山与李昆山、王玉山、刘竹园等人一起,在莱阳城内创办莱阳国术馆。1935年,崔寿山在烟台开设“崔寿山拳坊”,大量授徒。之后,崔寿山又到大连武馆授拳。1937年,回到家乡,在诸麓村开办了“寿山国术馆”,以授拳自娱,恬淡处世。

崔寿山的一大贡献是,将宋子德先生所传拳谱进行整理,编纂成一部完整的《螂拳拳谱》,其内容之丰富、阐述之精要、体例之完备,堪称武学珍本。此拳谱在1983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时被发现,由国家体育中心档案馆收藏。

王玉山(1892-1976),原名王珍,莱阳崔疃村人,是太极螳螂拳的第六代传人,螳螂拳界著名的“莱阳三山”之一。王玉山自小随外祖父习地功拳;1910年,拜宋子德为师习太极螳螂拳,就教于姜化龙。王玉山与师兄弟减玉东、1917年,王玉山开始收徒传艺,先后在莱阳东关、蓬莱八角授徒。1929年,王玉山受青岛国术馆第十练习所邀请担任教练,传授太极螳螂拳。

1930年,王玉山等螳螂拳弟子捣毁日本商会,致使日本武士多人死伤。王玉山出走济南,得到韩复榘的赏识,并在其军队中担任的武术教官。1933年春,王玉山受韩旨意回莱阳,与师兄弟李昆山、崔寿山、刘竹园等人,在莱阳城内创立了莱阳国术馆(山东省第二国术馆),任教员。是年夏,王玉山和李昆山一起代表菜阳参加山东省国术擂台赛,获得去南京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同年10月,王玉山在全国第五届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优胜奖,并获“螳螂王”的称号。王玉山、崔寿山在莱阳国术馆研创了一套专门对付日军刺刀的螳螂刀法(称抗日军刀),招募、训练抗日兵员,为抗日前线输送了数百名螳螂刀教练。

1940年,王玉山重返青岛,在省立中学、中纺公司等处任国术教练。他在青岛的弟子众多,形成了“太极螳螂青岛派”。王玉山一脉是螳螂拳在青岛传播的主支。

李昆山(1894-1982),字进玉,莱阳县由格庄村(今属莱西市)人。12岁起师从叔父李丹伯学拳,后师从姜化龙和宋子德习练螳螂拳,与王玉山、崔寿山一起并称为螳螂拳“菜阳三山”。

李昆山在姜化龙处学拳6年,姜化龙将“八肘”“拦截”“梅花路”等全部套路悉数相传,并将螳螂拳精华“摘要六段”独传于他。

1930年,李昆山任黄县警察队队长,结识著名六合螳螂拳师丁子成。期间,李昆山为协助县长完成税收摊派任务,策划实施了螳螂拳弟子捣毁日本商会并致使数十个日本武土死伤事件。

1931年,李昆山到山东省国术馆任 教员。1933年春,李昆山和王玉山、崔寿山联合刘竹园等人,创立莱阳国术馆(山东省第二国术馆),担任副馆长。

莱阳国术馆为抗日军队训练螳螂刀教练数百人。当年夏天,李昆山和王玉山代表莱阳参加省国术比赛,李昆山夺得大枪对刺之一;同年10月,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李昆山获刀术第四名,随后在中央国术馆举行的全国国术国考中,以一套“乱搏杆”打败了所有对手,获大枪冠军,夺得了更高荣誉“银盾”奖,李昆山由此扬名全国。

1949年,李昆山随 军队去往台湾,定居基隆,开馆授徒传教螳螂拳,形成了太极螳螂“台湾派”。

王元亮(1926-2002),莱阳市崔疃村人,为太极螳螂拳第七代传承人。从小跟父亲王玉山学习螳螂拳,得其真传。1947年,随父亲移居青岛,1949年之后,在青岛港当搬运工人,利用空闲时间传授螳螂拳艺,弟子达20余人。1968年,王元亮全家返回老家崔疃居住,私下教授本村和邻村青少年学习拳艺,徒弟多时达20余人。后来这些徒弟大多成了螳螂拳高手,为当代莱阳螳螂拳的传承和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国家体委开展“全国武术遗产抢救、挖掘、整理”工作,王元亮被正式认定为太极螳螂拳嫡派传人。同年,受聘为登州武术馆总教练。1985-1989年,先后担任烟台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烟台市武术协会教练,并担任福山螳螂拳学校总教练和莱阳螳螂拳武术学校校长,促进了烟台市及莱阳市螳螂拳的再度繁荣。1996年8月,莱阳市武术协会正式成立,王元亮被公推为主席。王元亮先后任青岛崂山文化研究会武术委员会主席、顾问,为螳螂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师承关系

上承王郎、侠盗、李秉霄、赵珠、梁学香各代螳螂拳祖师。

五代宋子德,传六代崔寿山、王玉山、李昆山、宋福亭、赵玺亭、纪雷山、纪春亭、臧玉山、姜玉龙、宋环亭、姜吉和、宋聚奎等。

六代崔寿山,传七代崔洪照(其长子)、崔俊、孙相庭、张楷堂、刘兆芳、石明德(女婿)、王建荣、张发祥、贾日宾(黄埠寨)、宋经纶、徐凤岐(妹夫)等。

七代张楷堂,传八代周振东等。

石明德,传八代马怀德、于大勇、石民佩、石民选、王信雁、崔建明、崔建广、孙元勋、毕兴林、石民琦等。

贾日宾,传八代贾书生、宋华山。

徐凤岐,传八代孙德。

崔俊,传八代崔永强。

八代周振东,传九代周蕾。

孙德,传九代孙志斌、高强、牟毅、宋晓飞、周传刚等。

宋华山,传九代赵俊嵛、孙琪博、宫俊腾、吴政。

六代王玉山,再传七代王元亮、王元乾、王元芳、吕国堂、刘保民等。

七代王元亮,再传八代青岛有肖玉华、张炳斗、张宏伟、王晓、王宏等;莱阳有丁军、刘美杰、姜美京、初文学、刘希云、李飞林、丁永仁、孙显来、王勇、周国安、李成周、赵洪超、刘新军、陈勇、孙洪明、蒋文健、潘维强、李成锁、战庆荣、宫大勇、李永刚、杜辉、严学东、丁术军及大野(日本)、根本一己(日本)等。

王元乾,再传八代王勇、王秀远、王建法、徐军等人。

刘保民,再传八代李铁军。

八代张炳斗,再传九代张锟、董海蛟等(在莱西和青岛)。

刘美杰,再传九代刘美卿、马显君、于永波、刘道洪、丁术波、刘忠平、董立勤、王承光、孙元刚、杨德龙、阮淑波、王国伟、刘学旭、张吉华、张永利、刘学君、丁雪峰、周涛、李茂叶等。

李飞林,再传九代张波、张伟涛、刘连洋、石昊捷、蒋涛、金龙云、穆立伟、金龙涛、刘子桢、孟相睿、石川武司(日)、铃木光阳(日)、朴燕(韩)、 Julien Gabriel Begou(法国)等。

严学东,再传九代李永、杨光、焦方清、刘美鹏、王绍良。

九代刘学君,再传十代徐晓立、嵇忠杰、张斌、孙骜、李永鑫、姜腾、荀嘉良、徐从余、孙钧、鲁硕、陈政霖、董昌江、赵磊、孙鹏举等。

六代李昆山,传七代张寿山、张继先,台湾传人有李鸿杰、李登五(子)、孙鹤丰、于峨一、李纯德、崔维国等。

七代李鸿杰,传人皆在台湾。

李登五,传人杨逢时(台湾)。

六代纪春亭,传七代丛修峰、钟永胜、刘忠凯、赵帮祥、郝斌、林品樟、高绪岗、曲伸、王松亭、韩守义、杨柄召等,皆在东北。

六代姜吉和,传人王唯一等。

七代王唯一,传八代王守荣、王守强、赵仁利、乔京武、赵洪学、姜俊理、王唯举、姜云龙。

八代王守荣,传九代吴瑞京、乔洪岐、隋常海、姜海涛、乔明海、张云峰、杨洪利、孙林波、张奎强。

拳术特点太极螳螂拳充分运用太极阴阳相生、浑然一体之理,以入刚柔相济、进退有据、开合相间、长短结合、变化莫测之境。赋予乱接(太阳)、八肘(太阴)、摘要(少阳)、崩补(少阴)以四象。其拳法特点是眼快、手快、步快、身快、式快,步轻身活,一招变三招,手法快速密集,长短兼用,劲路奇诡,变化莫测,气势逼人。

正宗螳螂拳教学合集 螳螂拳技击要点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