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划分为哪些时代(古人美好的生活)

生活常识 2023-05-15 10:0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农村东房和西房的优缺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从衣食住行说起,了解不一样的古人生活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些永恒的问题。人们甚至梦想发明时空穿梭机,去追寻自己的根,遇到未来的自己。

梦想终归遥远,于是我希望通过古文和历史,了解更多华夏文明的过去。了解越多,越感觉古人仿佛生活在另一个时空,那里山清水秀,道法自然;古人们宽袍大袖,靠观星望月预知凶吉。有“布衣菜饭,可乐终生”的恬淡活法,也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劳作;有高山流水的琴瑟知音,也有争斗、算计、血腥的战争,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入仕,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还有那痴情男女、江湖恩怨,实在让人悠然神往。

但古人的生活和我之间总隔着一层迷雾,让我看不真切。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他们如何活着?我就像众多寻找桃花源的人一样,不得其门而入。任我如何想象,那个世界都如雾中山水,人物影影绰绰,背景模糊不清……

刚拿到中国古代语言学泰斗、北京大学教授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时,我是有些担心的。我怕随手一翻,都是些枯燥的“之乎者也”。没想到,书中文字平易近人,有国宝和出土文物的图文介绍,有好玩的故事,更有说文解字、古文经典、诗词歌赋作补充调剂,就算有生僻字,也贴心地标注读音,解释含义,读来令人兴味盎然。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图景次第展开,天文、地理、礼俗、宗法、科举、职官、饮食、衣饰……古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框架和细节清晰呈现。

下面,就让我从基本的衣食住行说起,带你看看我们生活的过去。

1.衣

古人穿衣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关于穿衣那些事,真让人一言难尽。

①汉代以前没有结构完整的

先秦主流的服装分为两种。一种上下衣分开,称“上衣下裳”;另一种上下衣相连,就是所谓的“深衣”。

汉代深衣占据主流,结构复杂,分“直裾”和“曲裾”。曲裾的深衣穿着时,需将衣襟在腰间盘曲缠绕,再用腰带固定。如此大费周章的原因,让人匪夷所思主要是为了防走光,因为汉代没有结构完善的 。

曲裾深衣

虽然汉代已经有了“犊鼻褌(kūn)”,说白了就是一块长布条,通过一定的手法在腰胯之间缠绕固定,起到遮羞的作用(类似现在日本相扑勇士所穿的兜裆布),但汉代的人大多时候都 它。

日本相扑勇士

汉代的裤,即所谓袴(kù),分为两种。一种叫胫衣,仅套在小腿上,大腿和裆部无遮无拦;另一种考古发现的接近现代裤子形状的下衣,裤裆部位也是彻底大开口。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埋葬的轪侯利苍的妻子辛追,贴身完全没有穿“裤”或“褌”的任何痕迹。

比它时代略早的江陵马山一号战国楚墓主人(女),虽然贴身穿有袴(袴外穿的是薄绢质单裙),但她穿的袴是一件奇异的开裆棉袴两裆不相连,臀部完全敞着没有遮蔽。这位墓主人属于士阶层中地位较高的,死亡年龄约40~45岁。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绵袴复原图 战国晚期

古人下葬的衣物都很正式,所以这件袴也不可能是“情趣内衣”。这样身份年龄的人穿这样一件袴,真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②龙袍和蟒袍的区别

龙袍又称龙衮,是皇帝的朝服。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千古一帝之后。秦朝以黑色为至尊,所以龙袍以黑色为主色调,并非黄色。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袍才开始成为王室专用,自此历代沿袭。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龙袍又称黄袍。

以清朝为例,皇族的朝服分龙袍和蟒袍两种。蟒和龙头上都有角,通常二者的区别为龙五爪,蟒四爪。例如,贝子、贝勒着四爪蟒袍,皇太子、皇子、亲王、世子、郡王着五爪蟒袍。

乾隆明黄色缎绣云龙十二章袷龙袍 清代

现在问题来了,大家都着五爪蟒袍,如何区分身份呢?清朝的做法是图案区别不了,咱就用颜色吧。,皇帝、皇后用明黄,皇太子用杏黄,皇子用金黄,亲王、世子、郡王用蓝色或石青。远远看到衣服的颜色,身份自然一清二楚。

③旗袍的核心特征是小立领吗?

旗袍,指旗人的袍子。旗人指满人。旗袍的核心特征不是小立领,而是马蹄袖。

马蹄袖是旗袍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旗人是女真人后裔,入关前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骑马、劳作,不方面戴手套,马蹄袖的好处骑马、劳作时手从袖中伸出,休息时缩进去,袖子盖住手心手背,只露手指,方便又保暖。

马蹄袖旗袍

今人所谓的“旗袍”,其实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作为华人女性传统服装代表,以小立领、盘扣、侧开叉为显著特征。比真正的马蹄袖旗袍,早已面目全非了。

④如何从古人的头衣看出地位和阶层?

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常对他们头上戴的东西产生兴趣。历史上很多朝代的天子,头上会戴一块像长木板的东西,上面挂着一溜小珠子,随着他说话不断晃动,煞是有趣。摄影师还往往用俯拍的方式,让皇帝的脸隐藏在珠子中,营造一种阴沉或庄严的气氛。

古代男子之所以戴头衣,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尊重和爱护,所以不论男女都蓄发。男子为了把头发束住,先用发簪绾住发髻,贵族用冠束住,庶人和隐士则用头巾包住发髻。当时吴越等地崇尚“断发纹身”,剪短头发,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只有不开化的民族才会这样做。至于剃光头,那是相当重的刑罚,叫做髠(kūn)。

天子戴的冠,叫冕,那幅长方形的版,叫綖,下面戴在头上。綖的两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做旒,天子的延上通常挂12串旒。 “冕旒”可以作为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万国衣冠拜冕旒。”

⑤古人的服装分男女吗?

上古到中古时代,男女服装都不是严格分开的。直到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女服装才产生较大差异,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唐代裙装

唐宋妇女的衣饰之美达到鼎盛,唐代女性崇尚自由,穿衣大胆,风格多变。宋代女子则爱极了那种很薄的纱罗,穿在身上,轻如烟雾,极具飘飘欲仙的“轻美”之姿。

宋代裙装

华夏文明经过无数次不同民族的交融,如海纳百川,其衣饰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也留下了多民族文化的影子,一直影响至今。

2.食

古人食用的粮食和现代人类似,一般认为是六谷稻、稷(黄小米)、黍(白小米)、麦、菽(豆)、麻。

陶仓 西汉

从汉字中美(美味)、羞(馐)、羹字的偏旁可知,当时比较普遍的是羊肉,牛肉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吃得起。猪肉,则是古人从游牧转为定居生活,方便养殖后,才开始普及的。

①花式面点

唐代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花式面点,显示唐代的面点 技术已非常高超,这些面点有模具压制的,也有手工捏制的。最容易辨认的是饺子和焦圈。

花式面点 唐代

而现代在国人饮食中有非常重要地位的饺子,发明的时间远早于唐代。东汉庖厨陶俑,陶俑面前的菜案上赫然放着一个饺子。

东汉庖厨陶俑

②古代的肉类检疫和食品安全

《周礼.天官 宰》上说腥、臊不能食。《说文》上解释说所谓“腥”,并不是肉闻上去的味道,而是“肉中的星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米猪肉”(长有寄生虫猪肉绦虫);所谓“臊”,是猪身上油脂发臭。由此可见,周代人对肉类检疫和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视的。

③此茶非彼茶

现代人泡茶之前,为了显出茶道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往往要讲很多故事。拿出一块“千年普洱茶饼”,也要讲出一大段历史缘由。

但据考证,茶泡水是从元代才开始流行的。唐代的茶和今日我们印象中的茶大不一样

他们将茶叶打成粉末,加水煮成糊状,再加入盐、葱、姜、桔皮、薄荷等调味,滋味非常古怪,相当于胡辣汤,用于提神。

备茶图壁画 辽代

茶文化自南北朝兴起,至唐宋达到鼎盛。因那时茶汤的质地,可在茶上尽情演绎和创作出各种图案,赏茶戏是当时人们流行的一种消遣。唐代茶道传于后世,在经历元朝统治一百多年后,彻底湮灭殆尽。反倒是日本茶道尚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在吃上可谓费劲心思,花样翻新,形成了独有的饮食文化。中餐八大菜系,要追溯起来,很多菜系形成和流传都源自古代。虽然很多宫廷菜和美食,都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但今人口中之食,多为旧时滋味。

3.住

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秦汉以后,才把王者住的地方称为宫。

古代宫室一般讲究坐北朝南,内部空间分堂、室、房。堂位于建筑物的前部,和现在的客厅功能类似。堂的后面是室,相当于今天的卧室,住人用。东西两侧是东房、西房,可做厨房、书房等功用。整栋房子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所以堂前有台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后来引用在衙门开工断案时,大喝一声“升堂!”

《尔雅.释宫》

①从北京猿人的洞穴看古人宜居环境的特征

北京猿人的洞穴坐北朝南,屋后有山,抵挡冬日寒冷的北风;门口有正弓形水源,方便饮水;门口开阔,树林掩映,方便出行和狩猎。

北京猿人栖息地整体景观结构图(据俞孔坚)

古人对丧葬非常重视和讲究,《葬经》中描述了“气”的概念,说气“遇风而散”,“界水则止”,而居住环境能聚气为优。北京猿人的栖息地则是满足聚气要求的典型代表。

②茅屋曾是布衣和农人的标配

诗圣杜甫在落魄潦倒之时,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代,已出现亭台榭阕,但往往只是上层和统治阶级的建筑,茅屋则是贫困布衣和农人的栖身之所。从殷代至周朝,大多数的房子还是茅草屋。

《诗经·豳风·七月》有这样的诗句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意思是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可见在那时,农民是住不起瓦屋的。

我国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和匠师不断改进建筑材料和技术,他们发明瓦、砖,各种筑墙技术。尤其是不用一颗钉子,只用各种精巧的木结构就建造出富丽堂皇的宫殿,其精湛技艺和巧思令人叹为观止!

4.行

古人出行,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除了步行,往往只能靠牛车和马车。牛车拉货,马车坐人。东汉晚期,牛车渐渐代替马车,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代步工具。

陶牛车 北齐

战国以前,车马是不分家的,有车必有马。到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学来了骑马,骑马之风开始盛行。

中国古代的马车除了出行,还用于战斗中,称为“战车”。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驱车,左右两人负责搏杀。

战车

战车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因其速度快,机动灵活,成为战争的主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更是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古人乘马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立乘”,妇女除外。拉车的马的数量,可以反映出坐车人的身份地位。从一匹马到六匹马不等。

“天子驾六”车马坑 东周 (摄影张晓理 版权提供人民网)

中国古代似乎只有两轮马车,为何未出现四轮马车?一种说法是未解决四轮转向的问题;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的路况崎岖不平不适合四轮马车开行。我想,还有可能是古人偷了个懒吧!不然,之一辆汽车的发明者就不一定花落谁家了。

5.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也许可以从探寻自身与历史、自然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中找到答案。

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便如照进我们过去生活的一缕阳光。尘封的过去在阳光中醒来,我看到伏羲女娲相拥舞蹈,太阳神鸟振翅飞来,2500多年前的曾乙侯编钟轻轻敲响……太阳亘古不变地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风云变幻中,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背负和传承着先祖的文化基因,跋山涉水,从游牧到定居,从茹毛饮血到繁荣昌明……

袅袅炊烟升起的每一寸土地上,老人故去,婴孩呱呱坠地,男人和女人们男耕女织、生儿育女、生死离别,在四季与生命的轮回中,上演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今天和未来的影子。而我们则借着这面镜子,看见了自己的由来。

古人美好的生活 古代文化常识图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