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绿军衣(迷彩服配军靴中国军人穿法)
两个情侣可以一起来参军嘛 走进军营,与你一起穿上“军字牌”情侣装
转眼间,来到2019年末。这一年,我们一起见证了诸多属于军人家庭特有的相聚与分别,选择与坚守,牺牲与奉献。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后,有时代变迁中的青春芳华,有岁月人生里的五彩斑斓,有革命军人心中朴实深沉的家国情怀……它们传递着温情与暖意,承载着希望与梦想,让逝去的时间变得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与你一起穿上‘军字牌’情侣装”“等我们都协调好假期,围炉夜话”“月下戈壁,皮黄声起,我心中有热烈军旅和远方的你”“我理解海军飞行员父亲,也知道他始终牵挂着我”……年末,这些故事与你分享,感谢这一年我们给予彼此的温暖与守护。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 报》的详细报道——
种下浪漫,开出梦想的花
■周格格 李永彦
“小列兵,我分配到海军了,以后你得叫我‘排长’,服从命令听指挥。”
“你想得美!要论来基层部队的时间,我比你早一年,你得喊我‘班长’。”
自从李望分配到新单位,每次和女朋友袁圆打 ,都要喊她“小列兵”,袁圆则常常以“班长”自居,来捍卫自己作为女友的“权威”。
李望和袁圆,高中时坐过前后桌。高考结束,李望考入某军校,袁圆则去了武汉一所高校,学习法律专业。
大一寒假,许久不见的同学们相约踢球。李望看到袁圆依然和高中一样,在球场狂奔,和男生抢球,便半开玩笑地说“瞧你这么爷们儿,以后指定没人敢娶你!”袁圆努努嘴,也不甘示弱“说得好像你能娶到媳妇一样!”一旁的同学们乐了“一个嫁不出去,一个娶不到媳妇,你俩凑合凑合得了!”在大家的调侃中,袁圆和李望红了脸。
之后,袁圆和李望经常网上聊天,彼此隔着屏幕小心翼翼地传递情愫。一天,在袁圆收拾开学行李时,手机屏幕亮了。“我以军人荣誉向你保证,我会好好爱你!”屏幕这头的袁圆,心里乐开了花。
大二那年,袁圆的学校组织新生军训。在李望的鼓励下,袁圆报名担任教官助理。为此,李望还特意对袁圆进行了口令下达、队列示范等“岗前培训”。
让李望没有想到的是,军训结束后,袁圆萌生了去当兵的念头。“来年征兵我也要报名!”袁圆兴奋地对李望说。
“丫头,当兵和你在学校当教官助理可不一样,你再考虑一下吧。”李望担心袁圆只是一时冲动,受不了部队严格的管理和训练,还担心两年无法见面影响二人感情。可袁圆像“张飞吃秤砣”,铁了心要当兵。
袁圆说“就像和你谈恋爱一样,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不容易,可我就想尽自己的努力去尝试,不想留下遗憾!”
李望沉默了。许久,他艰难地说道“你决定了,我就支持你。”
大三那年,袁圆抓住22岁的尾巴,走进军营,和李望穿上了“军字牌”情侣装。
刚到部队,袁圆的一腔热血便被泼了一盆冷水。严格的管理、严厉的班长、紧张的训练,让她难以适应。李望知道,袁圆正在经历一场蜕变。而他能做的,便是给予袁圆更多的支持。
“丫头,天气越来越冷了,你注意加衣服,训练前一定要热身,不要受伤。”
“小新兵,你最近状态怎么样?挨批评是正常的,没关系,下次做得更好就可以。”
每次发手机,袁圆总能收到李望发来的消息。读完后,她积攒一周的辛苦便烟消云散。
入伍训练结束后,袁圆学了坦克专业,训练更加辛苦,但仍会在视频 中眉飞色舞地给李望讲训练时发生的趣事。李望望着视频那头的袁圆,打心里替她感到高兴她已经完全适应了部队的训练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很快,袁圆去朱日和参加驻训,李望就要毕业了。草原上信号不好,接打 比较困难。每天晚上,袁圆蹲在帐篷外洗漱时,总会抬头看看漫天星辰。她心想,如果此时李望能和自己一起看星星就好了。
袁圆把自己在草原的见闻写成信打进背囊里,准备等驻训结束后寄给李望。此时的她,身上有了老兵的味道,却依然保持着浪漫的情怀。信中的草原,没有五月风雪的严寒、六月沙尘暴的侵袭,只有霏霏雨雪、迢迢银河,以及漫山遍野的马兰花和在草原上奔跑的小狐狸……
驻训结束后不久,袁圆换上了上等兵的军衔。此时,李望刚分到新单位,还在当兵锻炼。视频中,袁圆用老兵的口吻“教育”李望。
“李排长,你的体能还没到优秀,可不如我啊!”
“李排长,怎么动不动就坐床!”
……
李望被袁圆说得无力反驳,只能加紧体能训练。一同当兵锻炼的新排长们,得知李望的女朋友是个坦克兵,纷纷调侃他找了一个“霸王花”。李望嘴上说着要把这个“新兵蛋子”收拾得服服帖帖,心里却知道,这朵霸王花,只有在自己面前,才会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皮黄声起
■高洪亮
“不能寄就算了,反正也要放假了。”与母亲结束通话,我点开了手机音乐播放器里那首熟悉的伴奏——《一轮明月早东升》。前段时间学习训练紧张,我那点“副业”荒废了许久。这不,今晚休息,我领了手机一路小跑赶到活动室,给母亲打 ,想让她把父亲的“鳝鱼黄”悄悄寄过来。奈何为了让我专心学习训练,母亲与父亲早就达成一致,严词拒绝了我的请求。
好在我留了一手——花费半个月津贴入手了一把“十三太保”。
我所说的“鳝鱼黄”,是一把父亲“盘”了多年的、担子材质为金竹的京胡。“十三太保”则是一把我新入手的、担子材质为罗汉竹、共十三节的京胡。
从小在外公哼唱京剧、父亲为外公操琴伴奏的环境中长大,我逐渐喜欢上京剧,也迷恋上京胡。
父亲是我的“开蒙先生”,从识记工尺谱,到精确把握音准、节奏;从练习简单曲牌,到熟练伴奏简单唱段;从大段唱腔复唱,到不同流派风格赏析,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两年多。读高中时,由于学业紧张,父亲不让我再碰琴了。
高考结束后,父亲带着我去向他的老朋友、胡琴演奏家彭民老师学习。从那以后,“彭大爷”成了我的“授业恩师”。
后来到了地方大学,之一次独立生活的我很不适应,独来独往、少言寡语,京胡成了我唯一的朋友。那一年,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在自习室练琴,拉的最多的曲目就是《一轮明月早东升》,月明风清、孤独惆怅。
大一结束,我报名参军。为了避免母亲以“当兵太苦”为由阻止,我事先没有告诉她。我没有和父亲隐瞒,因为我记得小时候,他在和我说戏时,讲起岳武穆、杨延昭、郭子仪、关云长时,脸上的那份感佩。“七尺之躯,但许家国方无愧”,是他曾经有感而发的一句话。
在新疆的两年军营生活,我尝到了边防官兵的辛酸与不易。
四级军士长白建东服役16年,和家人一直两地分居,每次探家都会把女儿吓哭。他很无奈,但又常说“高炮见我比女儿见我还亲切,什么故障见到我,都会乖乖让我排除”。他啊,更爱听我拉《夜深沉》。他说,这调调潇洒像戈壁、热烈像军旅、昂扬像斗士。
上等兵时,父亲不远千里到驻地看我。那时,我比参军前瘦了很多,父亲心疼地说“多亏没让你妈来。”他红着眼睛讲出这句话,脸上却写满自豪。
想不到,父亲居然随身带着京胡。那天下午,我和父亲给全连合奏了一曲《一轮明月早东升》,老白听得如痴如醉。他说,等将来退伍回家,也要培养女儿学习乐器。
2017年,我考上军校。听母亲说,得知消息的父亲找彭大爷喝了好多酒,趁着醉意,他俩合作了一曲《逍遥津》,调门高出平常很多。
那年春节是我当兵后之一次回家。父亲郑重地和我讲“新立下一条规矩,军校毕业前,不准碰琴!”
就这样,每年回家时,家里依旧皮黄阵阵,京腔京韵不绝于耳,而我只能过过眼瘾、耳瘾。
“爸,等我毕业了,你可不能再禁我拉琴了!”
“好,就依你!”
我家上演“向往的生活”
■申 焕
常年异地生活,丹哥每年的探亲假成了我们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今年,丹哥好几次准备安排休假时,不是我工作忙就是他临时有任务。直到12月1日,丹哥才从北京回到大连。
“这天寒地冻的,只能窝在家里,多没意思。”眼看着出游计划一次次泡汤,我满腹牢骚。
“我就喜欢宅在自己家里。”打量着今年10月份才搬的新家,丹哥满眼兴奋。作为家里的男主人,他还是头一回在自己家里安安稳稳住下。“天冷没关系,你这一年辛苦了,我也要向电视节目里的黄磊‘黄小厨’学习,每天给你下厨做饭,咱家也来一季现场版‘向往的生活’。”
有人自告奋勇做饭,这等好事还等什么?我怕丹哥反悔,赶紧与他现场签约。甲方上得战场、下得厨房的“王小厨”。乙方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的“申大拿”。节目口号我们在一起,就是向往的生活!自此,无冠名、无赞助的家庭版“向往的生活”于12月1日正式开播,每日现场直播,21日连播不间断。
每天一下班,我们相约在离家最近的超市买菜。至于买什么菜,我们既没有菜单,也没有计划,主要靠“眼缘”。
“嘿,今天的韭菜新鲜。”
“来一把!”
隔壁摊位卖肉的大叔一看我们来,更加卖力地吆喝“来来来,新鲜的猪肉便宜了!”
“来点猪肉打成馅儿,包韭菜猪肉饺子,如何?”
相视一笑,一拍即合。饺子,走起!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更何况我们这两个货真价实的“吃货”。休假期间,丹哥当仁不让做主厨,从改刀切菜到煎炒烹炸,一丝不苟,有模有样,每次做饭都好似进行一场盛大的艺术创作。
每道菜出锅前,丹哥会先让我尝一尝,满眼期待地问我怎么样。“好吃好吃,简直是人间美味!”作为“品菜师”,我只需准备好热情洋溢的赞美鼓励之词。而沉浸在一片赞扬声中的丹哥,厨艺也日渐精进。
美味上桌,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降临。我们喜欢边吃边聊。两个人围在小小的餐桌前天马行空,窗外寒风呼啸,屋内茶沸汤暖,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转眼,之一季家庭版“向往的生活”进入尾声,丹哥又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列车。我们都期待着下一季“向往的生活”。
塔台上的送别
■李芊卓
“我读军校都三年了,每次放假,他从来都没有接送过我。他干脆把塔台当成家得了……” 丫头气得脸鼓鼓的,坐在这座军民两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对我吐了一通苦水。
丫头是我邻居家的女儿,我俩年龄相差五岁,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而丫头的老爸是名有着将近三十年“飞龄”的海军飞行员,在丫头的各个成长阶段中,他常常缺席。
“你可比我强多了,当年我读书时,我老爸连我读的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分不清。”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导她。
听我这样说,丫头被逗乐了。她气消了大半,嘟囔了一句“也许他真的太忙了吧,反正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我早就习惯了。”
一句“早就习惯了”让我深有同感。同为飞行员女儿的我,对丫头此刻的心情非常理解。那年,正在读初二的我,被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回来的老爸一句“你读初中还是高中”气了许久。都说父爱如山,但在我的眼中,父亲如高山般地伟岸、深沉,但也如高山般遥远陌生、可望而不可即。我从小就与他经历着各种离别,久而久之,那些缺失的陪伴在我的心里汇成了一句“早就习惯了”。
不忍心看着丫头带着失望上飞机,我把她从座位上拉起来,对她说“这里有一处风景特别美,我带你去看看。”
丫头一脸疑惑地看着我“这里的景色我再熟悉不过,还有我没见过的?”
我冲着丫头神秘一笑,把她拉到候机大厅的落地玻璃窗前,指着右前方说“你看!”
“你让我看什么?”丫头疑惑地问道。
“你每次坐着飞机离开,你老爸虽然不能亲自来送你,可你有没有想过,他肯定正在塔台上望着你的飞机离开。其实,他在用他的方式为你送行。”我指着右前方的塔台说道。
听完我的话,丫头沉默了。她一只手轻轻地贴在玻璃窗上,出神地望着窗外的塔台。这时,落霞满天,夕阳的余晖给塔台披上了一层橘红色的外衣,让空旷的机场显得温馨动人。
过了一会儿,丫头转过身,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那天,我收到她发来的微信“姐,谢谢你。我现在觉得心里很温暖,一想到老爸在塔台上望着我起飞,我就觉得夕阳中的塔台好美,好亲切。”
看着丫头的微信,我露出微笑。
其实,像我俩父亲这样的海军飞行员,还有很多。他们把名字写在碧海蓝天,用生命守护万里河山。与此,他们的背后,也有一群默默支持守护他们的人。这就是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
迷彩服配军靴中国军人穿法 男女军人的迷彩服可以混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