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庐山十大名胜古迹(庐山瀑布印象)

生活常识 2023-05-15 10:02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庐山瀑布是我国更高的瀑布吗 江西日报文化九江之话说庐山香炉瀑布遥相望 人文圣山天下悠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庐山天下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无限风光在险峰”……庐山,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人文圣山”美誉。

她是一本无比厚重悠远的史书,生动记录了地球地质的变迁史。10亿年前,藏于浅海下的古老地层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幻之后浮出水面,在波澜壮阔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缓慢抬升,初现山的身姿。300万年前,地球第四纪冰川期,沉睡的冰河苏醒过来,随之而来的岩石凝固成奇峰峻岭、断崖幽谷,重塑了山的面貌。“左挟彭蠡,右傍通川,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高岩仄宇,峭壁万寻,幽岫穿崖”“鸟兽草木之美,灵药万物之奇”……大自然的伟力造就了庐山襟江带湖的独特地理位置,赋予庐山自然景观与众不同的奇美。

庐山风光

秀美的自然山水孕育了她丰厚悠久的人文品质,更记载下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将庐山正式载入华夏文明史册。此后,董奉、慧远、陶渊明、陆修静、谢灵运、陆羽、李白、白居易、周敦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朱熹、陆游、王阳明、徐霞客等接踵而来,他们以庐山为舞台,或揽括风云,或激赏山水,或究理运思,演绎了一幕幕传诵千古的历史传奇,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故事传说和逸闻轶事,谱写了人文圣山的璀璨华章。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庐山下了这样的评断“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无数隐藏在庐山深处的峰壑林泉——五老峰、秀峰、三叠泉、黄岩瀑布、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龙首崖、桃花源、锦绣谷、石门涧等,因为人文元素的注入,平添了一份风雅。

三叠泉

庐山,以其悠远的地质史和悠久的人文史,成为拥有“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世界级名山。当你漫步于庐山,陶醉于奇秀风光之中,随意踏出一步,也许就踩到了历史名人留下的足迹;无意触摸一块石头,说不定就会唤醒一段古老的传闻。庐山,这本厚重悠远的史书,自然灵秀,人文璀璨,风光无限……

庐山里的万首诗

浪漫满山古今传

庐山,既是人文圣山,也是中国的诗山,这里凝聚了2000年的中华诗词精髓和文人心智,铸就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文化巅峰。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诗词名家都曾在这里畅怀吟啸,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山水相融的情怀,点化了这座峻峭的大山,4000余名先贤巨擘、文坛巨匠登临庐山,以其豪迈 、生花妙笔留下了1.6万多首传世诗词歌赋,既为大山增辉,也给这座山留下了浪漫、神秘、让人兴寄遥深的色彩。

五老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著名的《饮酒》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千古名句让世人感慨万千。面对“留不住的官场,归不去的田园”,陶渊明“延目识南岭”“悠然见南山”,茅舍竹篱,田园牧歌,寄情山水,抚养泉石,成为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庐山也成为中国田园诗的孕育地。

山水诗的开创人、一生好与山泽之游的谢灵运,一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中“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的名句,记载了他在庐山登高望远、怀古颂今、品山尝水的真实心境。他在庐山留下多篇诗作,与陶渊明一起,给这座“人文圣山”戴上了最早却又是更具文化气质的桂冠,庐山由此也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

秀峰龙潭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之一次到庐山时写下的,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篇的巅峰之作,他一生为庐山所作的诗有15篇之多,为庐山蒙上了神秘浪漫的面纱。满怀情愁、旅愁的白居易登临庐山并留下了“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感慨,一首《大林寺桃花》传诵千古。苏轼的一生更是与庐山有着深厚的情缘,留下了大量有关庐山的诗词,尤以《登庐山》更为直白“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他直抒胸臆地表达对庐山的喜爱,直想深居庐山读书做学问,或是到庐山附近做官……这座四海皆知的名山,寄托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庐山因他们而神奇浪漫,他们因庐山而不朽长存。

天地悠悠,岁月悠悠。文化因为传承而璀璨,因为交流而进步。在岁月长河中超脱自然所凝结成的庐山文化是庐山人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和奋进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庐山人有义务守护好、发展好庐山,传承好、创新好庐山文化。

近年来,庐山市深入挖掘庐山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庐山诗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连续三年举办“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活动,将电影周各个环节与庐山文化特色紧密结合,向世界展示庐山与爱情电影的紧密关系和独特魅力,推动电影事业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庐山“爱情圣山”的浪漫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庐山市委、市 主要领导赴《中国地名大会》节目推介庐山;多次与《中国诗词大会》合作,借助央视平台,推广庐山品牌,让世界认识庐山;大力推动庐山石雕、石刻、石艺文化发展;《庐山志》完成编纂并首发……诗词文化在庐山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庐山上的一片叶

香飘天下谱新篇

人在草木间,是为“茶”。茶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绿色珍宝,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庐山与茶相关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距今超过2000年。翻开庐山悠久的人文历史长卷,每一页都浸润着茶香。一片小小绿叶,带来了馥郁芬芳,彰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庐山,一个藏在人间可以净化心灵的好去处,这里山清水秀,物华天宝,有着被“茶圣”陆羽评为天下之一泉的谷帘泉;这里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水汽充沛,孕育出了特有的“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而名扬天下,史有“雾里清泉煮香茗”的记载,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位列江西省优质名茶之首,属绿茶中的珍品。1971年,庐山云雾被列入中国绿茶类特种名茶;2013年庐山云雾茶 技艺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同年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5月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庐山云雾茶厂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如此美誉来源于庐山云雾茶的品质,庐山特色茶文化则是庐山云雾茶品质之魂。从东汉起,儒、释、道三家文化就交融于庐山,庐山茶文化则融汇了庐山的佛家、道家和儒家思想文化宝库,相互渗透、互相同化,促使中国茶文化发祥于庐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好茶叶、好泉水、好茶具、好环境、好人文” 的庐山茶文化体系。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它亘古不变地延续着经典。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它将庐山上千年的茶文化浓缩为一段隽永跌宕的故事纲领。一片小小的东方绿叶,承载着满足健康消费、稳定扩大就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为充分发挥“东方绿叶”的神奇力量,近年来,庐山市充分发挥好山好水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茶叶种植,通过茶文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把“小茶园”变成大景区。相继出台《庐山市名茶名泉发展规划》《庐山市云雾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积极举办庐山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庐山问茶会、茶文化节等专场推介活动,编撰出版《庐山茶志》,精心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与文化传播平台,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打造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庐山样板”。庐山市先后获评2018年度、2022年度“中国茶叶百强县”“2022年度茶产业规范化发展示范县域”称号。

在2022庐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上,刘仲华院士做主旨演讲。

在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庐山市因地制宜做足“一片叶子”的绿色发展文章,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茶标准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中心,以“茶产业+科技”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扩大规模、改良品种、农旅融合、品牌重塑等举措,促进“庐山云雾茶”品牌提升;打通茶叶种植采摘、茶文化展示、茶叶农产品销售全流程产业链,以“茶+康养”“茶+研学”“茶+餐饮”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用茶文化促进旅游发展,用茶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如今,庐山市拥有标准化茶园3.2万亩,干茶年产量400吨,茶叶综合产值达8亿元,现有各类茶叶企业9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茶产业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在庐山这一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上,属于“一片叶子”的传奇还在不断续写。

庐山下的一片林

春暖花开再成荫

庐山是人文圣山,也是东方净土,更是康养胜地。千百年来,庐山的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厚重的人文底蕴更让人倾慕,在灿若星河的诸多起源故事中,代表中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也是从庐山诞生并绵延至今。

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董奉,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千余年前,董奉云 医,到庐山隐居后,发现许多山民患有哮喘、便秘等疾病,董奉便以杏仁为引,春天以桑杏汤免费布施山民,夏天教化山民以杏果佐食,治愈了许多病人。他行医分文不取,只是要求大病愈者种五棵杏树,小病愈者种一棵杏树。董奉医术高超,十里八乡闻讯而来求治者不胜数,但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由此经年,百亩杏树自然成林,春暖花开之时,杏树飘香四溢,是为“杏林春暖”。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到访庐山,留下了许多赞誉董奉行医济世、杏林春暖的名篇佳作。像李白的“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的“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杜甫的“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唐寅的“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这些诗句中,饱含着对杏林的向往、对董奉的崇敬。也许文人创作这些诗歌时,杏林已不知踪影,但还是能从这些诗句中感受到藏在他们心中的那份神思,不再只是一株株杏树,更是一段段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

醉石

近年来,庐山市聚焦打造中医药朝圣地、中医医养胜地、研学基地、杏林文化旅游目的地、健康产业聚集地、世界中医药发展交流地,高位推动中医药事业、康养产业守正创新。将康养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抓,着力打造中医医养、文化修养、森林绿养、佛学禅养、温泉浴养“五养”产业。投资1.8亿元重建市中医院,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展开深度交流合作,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围绕医、养、康、住、健、悦的“6+”健康生活理念,打造“医养结合式”的全方位全龄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市医疗行业广泛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加快推进庐山植物园南山分园、杏林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入挖掘杏林文化内涵,举办“健康中国策·杏林文化挖掘与史料收集研讨会”,收集杏林文史资料;按照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要求,全力推进温泉旅游度假区转型升级;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在杏林旧址联合举办“美丽中国·步步有树”大型公益植树活动,进一步推广中医杏林文化。

今日种下的一片杏树苗,来年终会茁壮成长,蔚然成林,让杏林故事在庐山传承,让杏林文化发扬。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扩大庐山知名度美誉度;引导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传承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庐山市正逐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重塑庐山旅游新辉煌、谱写赶超发展新篇章”为目标,改革攻坚、强产兴城、融合发展、实干富民,全力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庐山画卷。

李平俊 汪 峻 刘 戬/文 (图片由庐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制图方曦

编辑周蓓

复审冯星星

审签邱虎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庐山瀑布印象 九江庐山真实风景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