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 美篇(汾酒醉美)
双耳汾酒扁瓶哪年生产的 醉美特稿这就是汾酒(中)
文|醉美团队
在杏花村一带,“缸”是个宝贝。
《本草纲目》中描述酿造工艺时写道“和曲酿瓮中”,“酿瓮”就是用来酿酒的一种陶制容器,也就是俗称的陶瓮、陶缸。
这一记载和汾酒的“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所说的“地缸”是一致的。
走进现在的汾酒车间,可以看到延续了千年的发酵方式仍在使用。发酵房内,一条狭窄的小路处于正中,地缸整齐划一地位列两旁,蔚为壮观。走在小路上,环视四周,仿佛将军在视察他的队伍。
地缸的使命
在汾酒车间,每一口地缸都是深1.2米、直径0.8米,埋于土内、只留缸口。
追究地缸使用的源头,正是源自杏花村人根据所在地的土壤环境进行的探索与改进。因其是会呼吸的发酵容器,可以调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群,也能够有效隔离有害菌群。
地缸不仅透气性好、易散热,还存在一定的导温作用。发酵前期,酒醅需要较高的温度,便于微生物繁殖、生长;发酵后期,酒醅则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便于香味成分的生成;不同的季节之中,由于外在温度的差异化,酒醅的温度需要掌握一个“度”。
在多年的酿造实践之中,杏花村人掌握了一套“问诊”酒醅发酵的 ,以便随时掌握发酵情况。比如,缸盖的湿度情况可以反映出发酵过程是否完善,当出现不足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入温与水分的调整。
地缸发酵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随时观察,以掌握发酵情况。观察的方式多种多样,或是观测保温材料、封缸材料的变化,或是观察酒醅是否有“塌陷”等。
徐汾军,进入汾酒工作已有33年。虽然早已走上管理岗位,但提及酿酒工作还是保留着一股热情,聊起地缸仍然头头是道。他说,气温骤降时,之一时间就是要保护地缸,只要将温度始终控制在酒醅发酵所需的范围之内,方式不拘,可以开关窗,也可以压盖保温被。
▲徐汾军
当二氧化碳附着在发酵缸表面,形成一个小的温室效应,发酵温度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然适合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与新陈代谢。
酿酒技艺的传承与活化
地缸的使命,借助酿制技艺实现升华。
汾酒的酿制技艺工序繁杂,有磨碎、润糁、蒸糁、发酵、蒸馏、贮藏等六道主要工序。人们在提及时,常常会用“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式分离发酵”来形容。
“清蒸二次清”,是指原料、酒醅都需要进行单独的清蒸糊化,并进行两次发酵、两次蒸馏。之后,酒糟无论能否出酒,皆弃之不用。“固态地缸式分离发酵”则如前文所说,是将酒曲与高粱原料以固态形式配比,以“地缸分离”的方式进行发酵。
1933年春天,汾酒酿造大师、老掌柜杨得龄接待了微生物发酵专家方心芳。二人一见如故,十几天里几乎形影不离,对汾酒酿造过程中所用到的几百个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将几千年的“清蒸二次清”古法酿造工艺出了“七大秘诀”。
▲方心芳撰写的汾酒酿造七大秘诀
建国之后,高级工程师赵迎路在华罗庚优选法的启发下,将经济数学 应用到了汾酒科研之中,并结合传统酿酒工艺,将“七大秘诀”升华为了“十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粱必得其实,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料必得其准,工必得其细,管必得其严”。
▲汾酒试点工作人员摄影留念
六十年代,食品工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秦含章主持了“汾酒试点”,以现代科学 全面研究了汾酒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化学检测 ,将汾酒带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2006年5月20日,在杏花村酿造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汾酒酿制技艺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59。
这是对杏花村传承千年、不断改进的酿酒技术的认可。
小口尖底瓮
杏花村的酿酒遗风有多久远?
1982年7月,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东面,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的考古学家张忠培,在一片杂草丛中来回踱步许久后,下定了发掘的决心。
经过近半年的挖掘,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杏花村遗址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据分析,杏花村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而在这一时期的文物中,发掘到了中国最早的酿酒器——小口尖底瓮。与此,大量的酒器、酒具被发掘出来。发酵所用的大口瓮、大口罐,蒸镏酿酒用的甑、甗、鬲等,盛酒器壶、尊、斛等,饮酒器爵、角等。
这说明,6000年前,杏花村的先民已经初步掌握了人工酿酒技术。那时,中华文明还处于一派微茫的晨曦之中。
外形整体呈流线型,小口尖底,鼓腹,短颈,大者高60cm,小者有20cm……有的有双耳,有的无双耳。
▲小口尖底瓮
这是著名酿酒专家包启安在其文章《从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看我国酒的起源》中对小口尖底瓮的描述。
在他之前,许多学者都曾对小口尖底瓮的用途作过诸多论述,或以为是汲水器、或以为是礼仪祭祀用器、或以为与祈雨的巫术活动相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相关考古实验证明,小口尖底瓮并不能自动汲水,于是较为普遍的“汲水器、盛水器”论断就此被推翻。
进一步研究分析后,包启安认定“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瓮就是最早的酿酒器皿”。他表示,“在同一容器内进行制醪发酵,澄清、饮用,是用小口尖底瓮生产酒的一个特征,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酿酒工艺。”
《山西汾阳孝义两县考古调查和杏花村遗址的发掘》中,复原了小口尖底瓶的样图。
通过分析层位关系及其内涵,得出了杏花村遗址的堆积形成历经八个阶段的结论。其中,之一段即仰韶文化中期,第八段则为晚商甚至商周之际。
样图中显示,之一段出土的33cm高的小口尖底瓶正是包启安提到的小口尖底瓮;第二段、第三段出土的小口鼓腹双耳平底壶以及缸、壶、罐等,则符合其“随着出土年代渐近而容量加大,容器由尖底向平底、小口向大口发展,趋向于开放式”的观点。
这说明,自杏花村先民掌握酿酒技术以来,酿酒之风便在此绵延开来,从未断绝。
汾酒醉美 汾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