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家博物馆见证历史(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印象最深)
人间世与原著变动大吗 “这是世界参差”,国家博物馆遇上历史课,是谁酸了我不说
#大有学问#
一直在说时代在变化,教育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真正有什么样的变化,想必还是有一些人不太了解。甚至对很多人来说,好不容易从学校毕业就要忙忙碌碌地工作结婚生子,只有到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时才会发现,时代变了。
但其实近几年从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双减政策,中考分流等等一系列政策中,就能明白教育一直前行。从哪一刻能感受到教育的变化呢?这位网友的分享找到了答案,他在逛国家博物馆时遇到了令人惊讶又羡慕的一个场面。
国家博物馆遇上历史课,教育的时代变了
对很多人而言,对学校教育的印象还停留在宽敞的教室和满满当当的书桌,写不完的卷纸和一节又一节的纯理论课,偶尔出现的音体美成为学生较少感兴趣的课程,而一些物理化学的小实验是意外惊喜。对90后而言,这大多已经是素质教育改变之后的结果了。
一位网友的分享让教育的话题登上了热搜。这位网友在逛国家博物馆时遇到了一个班级的学生正在上历史课,可以看到学生拿着课本认真地在听教师讲解,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
这个场景让他感到非常羡慕,直言人家学校的历史课可以直接在国家博物馆,而自己上学时只能在教室看书学。事实上,回顾学生时代,不仅是历史课,几乎大部分课程都是在学校里课堂上完成的。
事实上,以前的学校中甚至会将一些需要实践的课程用各种原因顶替下去,变成其他课程,有时并非因为缺少设施设备或者组织活动的条件,而是因为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想要用更多的时间放在“主科”的学习上。
网友直言这是世界参差,是谁酸了我不说
视频一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甚至有的网友直言这真是世界的参差,语气中酸味满满。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网友分享了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别说这种历史课,就连少年宫也从来都只在书本上听到过,从来没有去过。
“少年宫是什么”一时之间登上了热搜,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确实,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学校教育大多是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却很少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接触,这种身临其境的历史课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在高中之前很多学校对历史可能都不太重视。
想必大家对“历史老师有事要忙”这句话都非常熟悉,曾经的教育大多如此,如今时代在变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课本上,要走入生活,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其实不仅是这所学校,很多学校也逐渐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将知识具现化,把枯燥的理论课程变成亲身经历,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育转变正在进行,学生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个例,是因为在北京的学校才能组织这样的课程。就像一些人说的,“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但笔者认为,并非因为“生在罗马”,而是因为时代变了,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其实大家关注一下其他地方的教育,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个例 。
教育的转变一直都是正在进行时,确实国家博物馆很可能是在北京才有,很多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少年宫等进行活动,笔者曾经就见过学生穿过闹市去参加活动课,包括射箭,烘焙以及陶瓷等等课程。
这些课程并非只是这一所学校的活动,更多的是教育的整个观念在变化,其实对学生而言,这个变化是有利的,正因为这样的课程出现才会减少很多人只会“纸上谈兵”“不食人间烟火”的现象。
笔者想说,从这场偶然遇到的一节历史课就可以看出教育已经今非昔比了,而是已经迈入新的阶段,教育的质量更是大有提升。所以作为学生只要适应这些转变,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知识学懂,学透,不辜负学校费心费力组织的这些趣味课程。
话题你怎么看待学校在国家博物馆上历史课的?欢迎评论分享!
(图片均来自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印象最深 不可不去的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