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到利川腾龙洞一日游详细攻略(恩施大峡谷腾龙洞)
石灰石遇水有什么特点 恩施游之腾龙洞记
腾龙奇洞,卧龙吞江。
介绍此处时,信封言“整条清江流入此洞,号称‘卧龙吞江’”。听来,气势非凡。但溶洞所吞,非“气势”,而是“清江”。小河尚可理解,大江未免﹍﹍?令我半信半疑间,充满了期待。
清江,源于利川以西,是长江一级支流,所经区域,称“八百里清江画廊”。至利川市时,已汇入多条河流。浩荡而来的江水,自市区贯穿而过,给整座城市,带来灵性和活力。此江为一洞所“吞没”?实难想象?!
于市区换乘,四公里到景区。下车步行不远,即达洞前。一到,方才了然,不虚此行!
腾龙洞分旱洞与落水洞。先到落水洞,立于洞口,前方江水,激荡而来,疾速收窄,猛然跌落,形成一个奔腾咆哮的瀑布。滔滔激流,倾泻直下,灌入洞中。好一个“吞江”气势,果不其然。
洞内,山岩豁开,通道笔直。洞口急窜咆哮的水流,在通道内,若被驯服了野性,浩浩荡荡,往莫名幽深处,滚滚而去。隆隆水声,回响不已。看资料,瀑布高差有三十米,只是人站在上方,视觉角度限制,几十米落差并不明显。若观于下方,气势应更震撼。清江至此,钻入地下,隐于群山,学名“伏流”。十余公里后,钻山而出,重现天日。
落水洞“吞江”气盛,旱洞竟更胜一筹。
离开不远,上坡,转弯。前方大山,豁然张开巨口,若“吞天”状。此即旱洞,亦是腾龙主洞。洞口齐整,略呈梯形,洞底平坦,似大广场。步入洞中,壁若刀削,地势宽平,还以为人工开凿,稍思量,体量过于巨大,绝非人力所为。
(洞内也能升热气球,可见之大)
看资料腾龙洞,国内已探知更大溶洞,长约50余公里。我们所见“吞天巨口”,高74米,宽64米。不仅如此,其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大自然大手笔,当真令人惊异不已!
行入洞中许久,地势一直平坦。洞窟保持宽大的格局,温度很快由热转凉,寒意渐起,光线也渐由人造光所替代。以往去过一些溶洞,大都以光怪陆离,钟乳象形取胜。但腾龙洞,似不需这些手段,自然,便足以引人入胜。
(底部人行道,对比可知洞窟之大)
一路前行,腾龙洞始终维持它一贯的风格---宏大。洞窟之大,难以想象!入内许久,有音回响,不明所已。及近,方知设演艺大厅,数百人济济一堂,却也只占通道一部。
再行里许,遇巨石当道,本是平坦直通的洞窟,在此硬生分成两部。久远年代前的坍塌,地面垒石成山,顶部则天然穹顶,达百余米之高。此处山势尚算一般,径行洞窟深处,有分叉口,形成两处大通道。叉口塌石,真成“洞山”,规模远超之前,需费力攀爬而上。
上山择右洞而入,遇镭射光厅,可赏光影表演。穿厅而过,沿洞侧小径弯转,借微光前行,未久,身后光线全然隐却。前方,竟蜿蜒而入一全新通道,别有洞天,亦庞巨宏然,但与之前感觉完全不同,奇妙之至!
旱洞名旱,实则潮湿,水迹随处可见。在一处洞壁,昔日激流冲开的夹缝,堪称“洞中之洞”。山岩之壁,波状纹路,光影之下,流转起伏,层叠其上。
有些洞水,沉积成池,光照演绎,洞洞相嵌。
某处,闻水声甚急。循声而去,由洞侧暗深处传来,许是与一旁落水洞相连,只不知其深几许,流归何处。在一处水边灯旁,见有绿植长成,此地离洞口极远,有光便有生命,令人惊叹!
于这山间巨腹中的行走,当真感到大千世界的奇异。若非到此,哪知竟有如此洞天,想想还是止不住惊讶。查资料,溶洞的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石灰石遇水溶解,形成空洞,积年累月,渐次变大。
(洞中极平坦,除塌石成山。此为极少的原生石柱,当年应为中流砥柱)
腾龙洞,能达如此,有一说是清江乃长江故道,由此穿山而过,经世沧桑,逐成今日规模。想来,唯大江大河,才能形成如此之格局。人生当亦如此,宜胸怀宽广,方成大境界。
如今,长江已另辟蹊径,清江也由旁而过,空余腾龙旱洞,吞天入地,时间才是一切的主宰。
世界之大,值得多看!
恩施大峡谷腾龙洞 恩施火车站腾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