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大山深处的扶贫达人(我眼中的扶贫工作者)
建档立卡佐证材料是什么 「扶贫人」我眼中的扶贫“金刚葫芦娃”
没有妖精,也不是为去救爷爷,广州市海珠区七位派驻大埔县高陂镇的驻村干部因扶贫结缘,成就了扶贫领域的“金刚葫芦娃”。
我来自海珠区人社局,依年龄忝列五娃,我眼中的扶贫“金刚葫芦娃”工作上尽职尽责,生活上相互携助。这是广州市海珠区派驻大埔县众多驻村扶贫干部的缩影,其中有你有我。
01
我们眼中的“老大”
大娃,我们眼中的“老大”,来自海珠区环保局,地地道道的广州人,正科级驻村干部,对我们其他几个娃相当关照,还煮得一桌好菜,时常下厨给我们改善驻村生活,为艰辛的驻村工作增添欢聚笑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实实在在的热心人。大娃工作经验丰富,处事大方得体、游刃有余,工作任务落实迅速高效,组织领导能力强,独当一面;生活上大娃以身作则,是我们几个娃自律的表率,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大娃的角色,在海珠区派驻各镇片区的驻村干部当中是隐性存在的,他是大家的主心骨、召集人,有他在会让我们对困难无所畏惧、迎刃而解。
02
他自称“东北小汉”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老李强不强”,这个梗或许只有我们几个葫芦娃才能懂。二娃,东北人,来自海珠区卫计局,新转业干部,享受副处级待遇,却自称是“东北小汉”。他秉承东北人的豪爽又加持客家女婿的热情,乐于助人,工作协调能力强,他务实肯干,帮扶项目铺展迅速且成效显著,大埔县首家并网发电村级光伏发电站落户其帮扶的尧溪村,是高陂镇首推的扶贫工作示范村,这与二娃极强工作能力和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也是我们力推的扶贫工作先进人选。
热心、互助,平易近人却又雷厉风行,二娃的性格是我们众多海珠区驻村干部的真实展现。
03
我们公认的“教授”
三娃江苏淮安人,来自海珠区司法局,传统的法学名校毕业,学识渊博,学习能力强,是我们几个娃公认的“教授”。日常工作中,三娃是我们请教的对象,他也很乐于将自己提炼的工作经验无私分享给我们。在去年开展建档立卡过程中,在录入扶贫信息系统数据过程中,三娃均主动承接高陂片“私人”培训任务,耐心指导我们几个娃,保障我们高陂片高质完成各项工作,是我们信赖的“秘密王牌”。
争当扶贫业务小能手、小专家,相互学习又无私传授,这是积极进取的海珠区驻村干部,这是可敬、可爱的海珠区驻村干部。
04
他来自潮州
有四娃在场的地方,我们总能乐享现泡的好茶。来自海珠区教育局的四娃,纯正的潮州人,在工作上跟他泡出的茶一样,认真、专业、追求完美。认真是一种常态,他做事高要求,亲历亲为;专业是一种积淀,四娃工作经历丰富,项目经验丰富,对扶贫工作大有裨益;追求完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在 贫困户建档立卡佐证资料过程中,他在工作组指导基础上推陈出新,高标准完成扶贫档案资料。
在四娃身上,展示的是海珠区驻村干部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是我们扶贫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05
有梦想的一介书生
五娃扶贫前已在海珠区人社局从事劳动保障监察一线执法工作六年,出生农村的他多年后又扎根农村,虽是客乡,但他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扶贫政策的东风造福一方百姓。很简单的想法,凭书生意气,希望能挥斥方遒。过去的一年,五娃工作投入,与之一书记、村委干部密切配合,让“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让陂村在产业项目、医疗保障、人居环境、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明显改善,为三年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海珠区的驻村干部虽有年龄差别、职务差异,但都是一群有着梦想的“年轻人”,扶贫梦,中国梦,纯粹又简单,执着又坚定。
06
潇洒的“拼命三郎”
来自海珠区素社街道的六娃,有部队成长的经历,又兼具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驻村工作对其而言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其所帮扶的逆流村虽地处偏远,但扶贫工作却运作通畅,其工作协调能力可见一斑。军人特有的执行力强、特别能吃苦战斗这一品质在六娃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时常为提前完成工作任务连续作战、通宵达旦,让我们其他几个娃望尘莫及,长叹其工作风格我们难以复刻。
有着六娃相似经历的海珠区驻村干部占大多数,多数人具有部队经历让这支扶贫队伍更具战斗力、执行力、纪律性。
07
扶贫一线的“新郎官”
为扶贫,来自海珠区新港街道的幺娃牺牲了本可相聚的爱情、亲情。去年下半年新婚燕尔的他,因工作需要,新郎官不得不舍弃了与爱人亲昵的时光,继续奋战在扶贫一线。幺娃,这位年青的副科,责任心强,能力出众,思路清晰,工作踏实,让人信赖;生活上他作息极有规律,自律能力强,工作、生活达到平衡,颇是让人艳羡。
幺娃是众多驻村扶贫干部真实生活的典型写照,远离家乡,视他乡为故乡,或舍弃恋人呢哝,或舍弃承欢膝下,平凡中彰显着“小伟大”。
我眼中的扶贫工作者 扶贫路上的扶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