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8个寓言故事(韩非的寓言故事有什么)
三虱食彘讲了什么道理 「名家名著?」韩非与《韩非子》,听听韩非讲的寓言故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韩非的一生
韩非出身韩国宗室,约韩釐王十五年(前280年)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的一个贵族之家。
韩釐王二十年(前275年),韩国难深重。韩非始读“家有之”的商、管之书和孙、吴之书,也读各类杂书。
韩桓惠王十五年(前257年) ,韩非痛恨治理国家不能寻访任用贤明的人才,反而提拔浮夸之人在有实际功绩的人之上,于是开始埋头著述。
韩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离开稷下后,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其为兰陵令,继续受徒教学。在此前后,韩非投奔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同学者有李斯等人。
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他看到韩非的文章后说“寡人若能见到此人,与他交游,便是死也没遗憾了。”韩王安三年(前235年),因秦国攻韩,韩王在危急关头召见韩非,派韩非出使秦国。
李斯、姚贾怕韩非在秦王面前受宠,而影响自己的地位,陷害韩非,诋毁他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如今您想兼并诸侯各国,韩非终究向着韩国而不会向着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如今您不任用他,留他很长时间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后患,不如加罪于他依法惩治他。”
秦王认为他们说得很对,便将韩非交法官治罪。李斯指使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自杀。韩非想亲自向秦王表白,没能见到。后来秦王十分后悔,派人赦免韩非,韩非已经死了。
《韩非子》
《韩非子》是思想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在这些文章中,韩非重点宣扬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更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也为以后的封建社会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他面对战国末年新旧势力激烈斗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了天子弱小而诸侯强大的历史教训,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著作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成为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韩非之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得到现实的实践,成为当代的主流思想。
非之难,说之难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34吾欲用兵,谁可伐者?#34大夫关其思对曰#34胡可伐。#34武公怒而戮之,曰#34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34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然后问群臣“我想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武公发怒而杀了他,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胡国君主听说了,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偷袭了胡国,攻占了它。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34不筑,必将有盗。#34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宋国有个富人,下雨把墙淋塌了,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盗贼来偷。”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
乐羊食子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候谓堵师赞曰#34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34答曰#34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34乐羊罢中山,文候赏其功而疑其心。
乐羊担任魏将去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在中山。中山国君把他的儿子煮了,并送给他一些带汁的肉,乐羊坐在帐幕下吃了,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对堵师赞说“乐羊因为我的缘故而吃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连儿子都吃了,还有谁不能吃呢?”乐羊从中山归来,文侯奖赏他的功劳,却怀疑他的忠心。
孟孙猎得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鹿。答曰#34余弗忍而与其母。#34孟孙大怒,逐之。
孟孙猎到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拿着返回。小鹿的母亲跟在后面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给了母鹿。孟孙回来后,来要小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还给了它的母亲。”孟孙非常气愤,赶走了他。
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其御曰#34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传,何也?#34孟孙曰#34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34故曰#34巧诈不如拙诚。#34乐羊以有功见疑,秦古巴以有罪益信。
过了三个月,又把秦西巴召回来,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他的车夫说“从前要加罪于他,现在又召来作为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说“他对小鹿都不忍下狠心,何况对我的儿子呢?”所以说“智巧、伪诈比不上笨拙、诚实。”乐羊因有功遭到怀疑,秦西巴因有罪倍受信任。曾从子是擅长鉴定剑的人。卫君怨恨吴王。
虱子争猪
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其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三只虱子互相争吵,另一只虱子从旁经过,问道“你们争吵些什么?”三只虱子说“争占猪身上肥腆的地方。”那只过路虱子说“你们也不担心腊祭到了,人们要用茅草烤猪,火烧火燎的,你们又何必在这些小地方计较呢?这”些虱子便相互聚在一起吸食猪身上的血肉。母猪消瘦了,人们就没有杀它祭祀。
留有余地
桓赫曰“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桓赫说“雕刻的原则是,鼻子不如先刻大一些,眼睛不如先刻小一些。鼻子大了可以修小,小了就不能修大;眼睛小了可以修大,大了就不能修小。”办事也是这样。做那种日后还能补救的事,办起来就很少会失败了。
越王试练人民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
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
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人们泥土徐身、蒙上湿衣而奔赴火场的,左面三干人,右面三千人。由此知道伐吴已成必胜之势。
韩非的寓言故事有什么 韩非是韩非子还是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