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员工怎么跟上层领导沟通(基层员工跟老板关系太好管理难做)
组长面对中层管理应该怎么做 基层员工只认老板的指令,中层领导很难做好管理,该怎么办?
老板属于高层领导,员工属于基层执行者,高层直接管理基层,容易造成中层管理形同虚设。
但凡有点管理经验的高层领导,遇到事情从来不会直接和员工讨论,都是直接和中层领导沟通,沟通完毕之后再由中层领导向员工传达如何执行。
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信息传达链条,也是正确的管理方式。
而有些老板却不这么认为,尤其是一些小型创业型公司,老板亲力亲为惯了,等公司稍微扩张一些开始需要中层管理者的时候,老板们一下子也很难转变过来,仍旧喜欢一杆子插到底,直接向员工发布命令。
这样就会造成中层领导特别难受,如同第三者插足一样。
曾经在创业期间,老板与员工并肩同行,共同奋斗,感情深厚。可公司做大需要一批中层管理者的时候,又无从下手。
这样也就引出一个问题,员工为什么只认老板的指令,而不认中层管理者的指令?
这个问题我把放到我描述的创业型公司的背景之中来探讨。
1、员工为什么只认可老板的指令?
作为创业型公司,老板是曾经的唯一领导者,所有的指令都是从老板这里发出的,员工们已经习惯了老板的指令。
创业初期并不需要过多的决策者,有老板一个人引领决策就可以了,过多的决策者会造成意见不一致,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探讨,而落地执行的时间却变得非常少,这也是很多公司形成内耗的原因。
而当内耗过重的时候,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讲就是致命打击了,紧随其后的就是生存危机了。
所以,创业初期有老板一个决策者就够了,员工也只认可老板的指令。
至于后面加入的中层管理者,至少短期内很难扭转这种局面,员工们也都会去试探中层管理者的权威,一旦被试探出依然是老板做主,那员工更加不会听中层管理者的指令了。
2、中层管理者是外招还是内部提拔?
我一直都会认为中层管理者更好是内部提拔。
很多公司等做大的时候总喜欢外招一批职业经理人,认为他们有非常高的学历,非常好的职业背景和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带公司走向更好的未来。
可事实上呢,空降领导又有多少能够给公司带来增量呢?
绝大部分都是形成内耗,办公室政治,斗争失败的一方灰溜溜离职,去到下一个公司。
而公司自身却也因为内耗而元气大伤。
为什么建议一定要内部提拔呢?
一个员工能在一家公司长期贡献自己的价值,必须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发挥空间。
如果一个员工入职的当天就注定了不会晋升的话,也就意味着他干的再好也仅仅是一个员工。
如果有这么一个未来可以描绘,员工做得好3年内可以晋升主管,5年内可以晋升经理,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一定是内部提拔的,有了晋升的希望才能有贡献更大价值的动力。
而且内部提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一项业务都是基层员工手把手梳理出来的,对于未来走上管理岗位后做业务管理会更加得心应手,内耗也相对会少,无论对公司对员工都是极大的好处,忠诚度就更加不用说了。
3、面对如此情景,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处理呢?
沟通,沟通再沟通。
和谁沟通,需要和老板沟通,提醒老板改善一下信息传达的方式和管理方式,只要不是野路子出身的老板,这个道理自然能懂,过往可能真的是习惯问题。
得到老板的首肯之后,还需要和员工沟通,提醒员工注意工作汇报的对象,加强员工汇报的频次。
为什么一定要先得到老板的首肯?
即便中层管理者和老板沟通后,有一些员工依然会去试探老板的态度。如果老板继续保持以往的作风,那这些工作都是白费了。可如果老板丢给员工一句话“先和你的领导协商”,那员工自然也都知道老板的态度了。
还得学会分化员工,才能更好驾驭。比如把10个员工划分为两组,每组五个人,每个组提拔一个老员工作为组长向自己汇报工作,协助自己管理,一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威信,二来可以分化老员工组织,三来可以方便自己的管理。
如以上策略无效,请直接辞职!
,中层管理者有时候是最难的,属于承上启下的岗位,既要学会向上管理,还的学会管理团队,遇到支持自己的老板还好,遇到挑事的老板简直是一头发麻。
基层员工跟老板关系太好管理难做 为什么听话的员工不招领导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