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全力以赴恢复生产(逐步有序恢复生产)
山里有田句子 恢复生产,山沟里再现了生机
天气晴朗的日子,站在县城向北远眺,目光终极处有一排连绵的青山,青山中有一座全县第二高峰,我们在江西的新家就在那高峰脚下。
那座山峰叫竹高尖,山的四周零星地分布着两县五乡的一些自然村。
从山外进我们村,就是一直往山里走,从山沟里再往深山沟里钻。越走路两边的风景越窄,最终是两边莽莽的群山夹着一条细小的溪流,进村的小路紧畔着小溪蜿蜒而入,路的左边是巍峨的大山,路的右边隔着几米宽的小溪也是巍峨的大山,山高林密,山风掠过,涛声凄厉。
1970年春天,我们匆匆修起的山路很窄,很简陋,仅仅是人勉强可以通行,只是比上山砍柴的小路好不了多少。穿行在林中的小路,不时有低垂的树枝或茅草从脸颊掠过。因为山太深,刚刚抢修出来的进村小路又太差,曾有好几位故乡过来帮助我们重建家园的亲戚,走着走着就吓得跑出去了。他们不相信这样的大山深处还会有人家。
在大山深处,有一个早已荒废的村子,村子里有100多亩耕地,能够保证让我们的人均耕地达到2亩田的水平,而且大部分还是可以种植双季稻的水田,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地,经历了十年饥饿的新安江库区人就有了摆脱饥饿的希望。山再深又有何惧,地再荒又有何惧!
山里的田都是梯田,只是村口的几十亩田要平坦一些,田与田之间的落差不大,有的一两尺高,有的一两米高,割稻子的时候一两个人还是能将打谷机从上面的田里拖到下面的田里的。而大部分梯田都零星分布在各个山坞里、山坡上,田的宽度只有两三米或五六米,但田与田的落差却有两、三米或三、四米,割稻子时打谷机只能是从这丘田扛到那丘田,还有几十亩田在屋后山的那一边,需要翻山越岭去耕种。受地势的限制,几年后大队里有了拖拉机,外面的村子就开始用拖拉机耕田,而我们村则一直都是牛耕田,一直到现在。所以,多少年间,村里的孩子从小就得放牛。
谁也不知道村子已经荒废了多少年,谁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荒废的。我们刚到江西时,除了杂草中残留的墙脚石还在记录着这里曾经有过人类居住的痕迹。但村子里的田,早已是田地早已是甘茅长得比人还高,到处堆满了从山上冲下来的石头、沙子、枯草、枯树,田埂倒塌,水渠损毁,两条小溪也被山石枯树堵拦到处堰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荒凉和满目疮痍的景象。
南方的春天来得早,复垦土地成了我们到江西后最紧急、最重要的一件事。多少年吃不饱饭的人可不敢因为自己的懈怠而耽误农时,大家拼了命也要在“五一节”前把早稻种下去。除杂草、清理沙石枯树乱枝,砌田埂、整水渠、平整土地……再把清理出来的杂草树枝烧成草木灰当肥料,回归自然……
也许是村子荒废太久,土地也荒废太久,村子里到处是老鼠,一大群一大群的,根本不怕人;蛇也真多,平整土地时有时一挖就是一大窝;水田里的蚂蝗也真多,人下到田里只要一两分钟,又腿就叮满了蚂蝗。田里的水面上漂着铁锈,人人的双脚都长满了烂疤。还有几处冷浆田,像沼泽似的,人一踩上去就冒泡,稍不小心就能把人整个地陷进去……
但不管有多少困难,我们硬是在“五一”节前把早稻种下去了,村口的几十亩地水渠修复了,田畻砌好了,田野中绿油油的禾苗让荒废已久的山村焕发了生机,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村里人还得去十多里路外把从浙江运来的东西扛回了家,还在山上开垦自留地把蔬菜先种起来,有空还得去山上去挖打墙脚的石头,去砍建房子用的木材……一边要恢复生产,一边要重建家园,人人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但山里的土地终究过于贫瘠,加之大多数山坡上、山坞里的灌溉条件差,大多数年景是靠天吃饭。虽然此后的十多年间生产队的年年都要参加冬修水利,但我们村都是去帮别的地方修水库、修水渠,没有谁来帮我们村修水利。
但终究我们有了远比在浙江时更多的田,很快我们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虽然说做不到“三餐都是白米干饭”,但“一稀两干”还是基本有保证的,而且“稀”是正儿八经的大米稀饭,“干”是正儿八经的大米干饭,红薯、玉米等杂粮很快退出了餐桌,而成为零食。
有了粮食,村子里的猪也多了起来,基本上家家猪圈里都有三四头猪。那些年,农村的猪长得慢,至少得养一年多,有的要养两年才能出栏。就是养三四头猪,除了每年上交一头猪的任务外,也就能保证自已家里能有一头过年猪。那些年油菜产量很低,每亩不到100斤(听说现在可以达到400多斤),农村的食用油很紧张,过年杀一头猪不一年的肉,也是一年的食用油。
虽然新安江移民很勤劳(江西人都是这样评价的),但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迁在深山里的新安江移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与当地人存在不小的差距。集体化的时期,我们公社几个新安江移民生产队的工分值始终在全公社排末尾几位。当年,山外的生产队工分值一般都在1元以上,县城边上的一个生产队更高的年份工分值超过3元,而我们生产队工分值更高的年份才0.8元,更低的一年才0.59元。前些年全国精准扶贫,我们周边的移民村基本上是贫困村。
《新安江移民之五》
逐步有序恢复生产 多地陆续恢复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