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行孝(如何教育孩子行孝道)

生活常识 2023-05-15 10:0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怎么让孩子能体验到生活的不易 如何教孩子行孝

给孩子们教孝道,有哪些 呢?经验中有三个步骤。

1

教会孩子感念亲恩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接受了父母的哺育,之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

关于父母恩的教法,常用的是父母十重恩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愍恩。这十重恩背后,是两条生命线的交集,一条是父母,一条是我们。自我们出生前到父母过世,从怀胎守护恩到究竟怜悯恩,贯穿了我们陪伴父母的整个岁月。

十重恩有许多相关的典故,比如,我们中国人记年龄会说虚岁,为什么说虚岁,从怀胎计起,表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母亲怀胎十月的恩情。再比如过去有守孝三年的惯例,“丧三年,常悲咽。”这是为了纪念我们从出生开始到独立吃饭走路的三年时光,从临产受苦、生子忘忧到回干就湿、哺乳养育,不忘儿时父母大恩三年。我们长大了离开家乡,远行忆念,深加体恤。讲解每一重恩,都能感受到父母不容易。

对于小孩子的孝道教育,尤其是前面的几重恩,可以特别细致地讲解,通过一些图片、视频、文字等好的素材,通过讲故事、唱孝亲歌、做揣蛋活动、牵手活动体验,让孩子懂得去体谅父母,感受父母,明白父母不容易。这时候,孝心之门已经打开。

每次给中学生上课,都会留出时间搞一次孝亲文艺演出,小乌鸦反哺、跪羊图,孩子们自编自演,演得入情入理,把父母对他们的那份爱表达出来,特别感人。每次总有学生愿意主动演那些原来不孝顺父母的坏孩子,演得特别像,什么原因呢?原来他演的那个坏孩子,就是本来的他。他为什么要上来演?为了表达一种决心,敢把过去坦露出来,已经知道错了,要告别过去。这是人性的真,有了真就会有善,有了善就会有美,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有一个小学生,读四年级,早晨3点钟被父亲起床的声音惊醒了,父亲是卖菜的,要早起进菜。他问“爸爸,你起这么早要去哪里?”爸爸说:“儿子,你先睡吧,爸爸要去批发市场进菜了。”“爸爸,你每天都起这么早吗?”爸爸说“对呀,爸爸起早进菜,挣钱好供你读书,等将来你考上大学,爸爸多开心啊。”这个孩子哭了“爸爸,你好辛苦啊,天天起这么早,我要是不好好读书,真对不起你。”

小孩子那颗心很敏锐,教育就地取材,就从真实的生活教起。每个人都吃过母亲的奶水,穿过父母缝的衣服,把这些故事还原,让孩子看到真实的生命成长过程。

什么是生日?孩子们以前说,是我出生的日子,父母要送我礼物。学习之后,孩子们明白了,生日是母亲生我的日子,所以要给母亲过。生日的那一天,有的孩子要给父母做饭,有的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感谢母恩。

当一个孩子懂得心疼父母时,就开始走向了人性的成熟。心疼父母是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一个连父母都不心疼的孩子,说太多其他道理,还是做不到,因为心里没有别人。世上对你更好的人,你都不知道感恩,还能感恩谁呢?将来无论学多少知识,都用不出来。懂得感念父母恩,教育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孩子的生命世界打开了,本善开始发芽。

在教育当中,有理性,亦有感性。大人偏重于理性,而小孩子偏重于感性。人本来就有感性,感性来自于人天性里的良知。这个良知如果从小没有被损伤,直接被启发,展现出来就是一种感动,对他人的关爱。小朋友看到小猫小狗,知道去照顾,这就是本有的良知。教育就借助孩子这个本有的良知去教,从小滋养它,直接打开感性之门,将来能做大事。一个人胸怀天下,是不用给他讲太多道理的。

这种感性是难以言表的,就像我们想念父母,没有为什么,想着想着就会流眼泪,看着父母老去会心疼。孩子的感性很敏锐,这个时候,我们直接教感念父母恩,对孩子心灵触动很大。

2

教会孩子明理知孝

孝与不孝是大是大非,含糊不得。在教学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一个人若不孝父母,在生活中会表现出哪些特征?很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礼貌,漠视他人,甚至顶撞父母。再往下分析,没有孝心的孩子长大以后,命运会如何?事业和家庭都会遇到很多障碍,什么原因?因为不孝染污了自己的心,又因为这颗自私的心 ,生活在迷茫又极度自我的世界里,一生特别可怜。这些都是在讨论环节中进行的,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分析孝道与人生的关联。

概括而言,不孝的命运有三之一,少年无礼;第二,中年无友;第三,晚年无养。所以,孝是人道之一步。做人之一步学什么?学孝。少年不行孝,无以入人道。得出答案行孝是福,不孝是苦。

给孩子们讲这个道理,必须非常坚定。有人认为,行孝是美德,不孝无所谓,把孝和不孝这个问题给淡化了。认为不孝也不会发生什么,没有想到不孝的可怕。这个时代社会道德滑坡,一个前兆就是道德观念模糊,当不知道不孝的苦,离不孝只有一步了。

中国老祖先为什么这么重视孝道?孝道是钥匙,没有这把钥匙,良知的门打不开,看不见道。教孝时,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从小行孝,一生有福;如果不孝,即使获得一时成功,最终还是失败。

有一次,学堂中午休息,两个小男孩一边看报纸,一边在交流,他们的话很耐人寻味。报纸报道了一个家庭,三四个兄弟不孝敬父母,父母在医院里住院,交不起住院费。一个男孩说“这些儿女不孝敬父母,真没有良心。”另一个接着说“他们这样将来会遭恶报的。”两个人说这些话时一本正经。如果把这俩小孩子的话录下来,给那家的儿女们听一听,多惭愧呀,大人还不如孩子。

3

教会孩子身体力行,学会帮助父母

教孝必须教行,不行不是真孝,眼泪会过去,情绪也会过去,孝最终要落实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对孝的感受不一样。

我们在小学做试点,倡导家长带着孩子周末去父母家行孝道,其乐融融。上午把父母家卫生做一遍,孩子大人一起做,到了中午,妈妈领孩子下楼买菜,做饭,吃完饭把桌子收拾好,下午领儿子回家。这一天孩子可开心了,父母做榜样,行了一天的孝。

有一个家长,在家带领孩子行孝道,每天给孩子的爷爷洗脚。有一天早晨送孩子上学,孩子看到学校门口有警察帮助维护治安,来得很早,这孩子突然很有感触,说“爸爸,警察叔叔很辛苦,我过去给他鞠个躬。”爸爸特别高兴,说“爸爸陪你去,我的儿子学会感恩了。”一起走过去问候“警察叔叔,您辛苦了。”警察叔叔特别开心,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懂礼貌。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还有一次, 孩子们在操场做午间操,有个一年级的孩子跑过来,给我鞠了一个躬,说了一句让我很惊讶的话“校长,谢谢您给我妈妈上课。”孩子的心特别善良。

所以,孩子好不好教?好教。少成若天性,“警察叔叔,谢谢您!”“校长,谢谢您!”多么自然!长大以后,爱祖国,爱人民,敬师长,水到渠成。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各种美德都来了。

扎住孝根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三个步骤之一步,感念亲恩;第二步,明理知孝;第三步,身体力行。这三个步骤有一个前提父母和老师必须要明孝道、行孝道。作为老师,如果不了解孝道的益处,就很容易疏忽,认为没时间教孝。其实不是没时间,而是不知道孝道的重要。孩子从一上学就要开启孝心,扎住孝根。

“先王之道,莫大于孝,仲尼之教,莫先于孝。”古代的圣明君王,尧舜禹汤,文武成康,教化百姓更大的 也是孝,我们所尊敬的孔夫子教学也是从教孝开始。

每次教师培训的时候,我们都倡导大家写一份 “教孝计划”,新的学期里怎样给我们的学生扎孝根。这份计划在广东几所学校推行过,效果都特别好。

如何教育孩子行孝道 引导孩子行孝的事有哪些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