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食用油更好别吃(注意,这3类食用油更好别吃)
为什么不建议吃大豆油 注意,这3类食用油更好别吃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看看油的排名就知道它有多重要。
在超市的食用油专区,能够看到琳琅满目的植物油,其中就包含了不少调和油的品类。
听说调和油更大的特点就是营养全面,买一瓶相当于吃好几种油,长期吃有利于人体健康。这是真的吗?
调和油营养更多样?
从单品种的植物油来说,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价值。
比如,大豆油的维生素E含量高于其他一些品种植物油;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能会高于其他种类。把这些不同的植物油混合到一起配置成调和油之后,那么它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就会增多。
所含有的一些营养素量也相应会得到提升,这样它整体的营养价值就会比单一品种的营养价值高一些,更符合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需求。
如果某一种调和油经常这样吃,不更换的话,这种多品种多样化的效果并不会特别理想。
所以即便是吃调和油也尽量换一下品种,不同品种的调和油搭配起来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吸收。
如何挑选调和油?
1.小分量包装
小包装容量小,能很快地把它吃完,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品种的轮换,这样更有利于多品种、多样化选择。
2.注意配料表
种类多的前提下,各个种类的占比要相对来说均衡一点。
3.维生素E的含量
我们可以通过商品的营养标签去看,如果已经标注了维生素E的含量,肯定比没有标注的要高。
同样标注了的,可以选择在标注里面相对高的油去选用。
除调和油外,大家可以根据炒菜习惯和适合人群挑适合自己的油。
烹调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从营养学上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
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也能调节胆固醇水平,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研究表明,只有各类脂肪酸达到平衡,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建议成年人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应维持在1∶1∶1的适宜比例。
但这个比例说的是整个膳食结构,既包括烹调油中的脂肪酸,也包括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脂肪酸(多为饱和脂肪酸)。
一张图表,为你梳理7种常见食用油的优缺点和烹调建议?
这3类油不建议吃
只要是质量合格的食用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注意,这几种油真的不建议吃
1.开封超过3个月的油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中,不管食用油开封了多久,只要没过保质期就都能吃,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虽然说食用油没过保质期,开封太久,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而且如果没有做好密封处理,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
进食含有微生物超标、黄曲霉毒素以及部分氧化产物的食用油,会影响健康。
所以,尽量不要食用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平时尽量购买小瓶装的油。
2. 反复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炸完食物之后,会用剩下来的油继续炸东西,或是炒菜等。
但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食用油反复使用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的概率。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不少家庭喜欢吃自榨油,认为这种食用油的口感会更加浓厚,味道也会更香。
实际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隐患。
早前有多个粮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环境很差,机器也比较脏,而且还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除掉杂质和有害物质。
不管吃哪种油都需牢记这4点
1. 每日油摄入量25克~3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减少烹调油和动物脂肪用量。
推荐每天的烹调油摄入量为25克~30克。
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空气炸锅等烹调器,用好了都有助省油。
2. 控制温度150℃~180℃
不少家庭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此时油温已超过200℃,可能产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质。
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150℃~180℃,锅中放油的,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也可以采取热锅冷油的 。
3. 容器玻璃或者瓷质
更好选择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质容器,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照射。
且存放在橱柜等避光阴凉处,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盖子。
,油壶内的油一定要全用光后再倒入新的,且倒入新油之前要记得清洗,因为旧油和新油混杂,会加速新油的氧化。
4. 换着品种吃
油脂要换着吃,主要考虑的是脂肪酸的平衡。
如果脂肪酸构成类似,换着吃和不换的区别并不大。
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稻米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类似。
不同油脂替换,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比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
综合新华网、CCTV生活圈、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来源 浙江在线
三种食用油更好别吃 常吃的三种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