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脱贫攻坚应知应会(驱“鬼”治愚,迎“四好”生活|凉山决战

生活常识 2023-05-15 08:09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四川凉山冕宁县穷吗 驱“鬼”治愚,迎“四好”生活|凉山决战脱贫攻坚报道之二

2018-02-23 21:31 | 国家民委微信公号

2月1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当一位彝族村民对来此慰问考察的 总书记说,过去生病以为是“鬼”附身时, 认真地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这些问题解决了,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鬼”自然就被驱走了。

陈规陋习是凉山更大的“鬼”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凉山州有着丰沛的水电、太阳能资源以及优良的种植养殖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何还陷入深度贫困?作祟的除了闭塞的交通,最关键的就是观念的落后,这也正是 总书记说的凉山之“鬼”。

上世纪50年代,凉山州实行民主改革,彝族群众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地群众受教育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不足等问题仍长期存在。

“人畜一室,臭气熏天;席地而坐,裹毡而眠;手脸不洗,蓬头垢面。”一位凉山彝族干部说起过去的陋习并不避讳,“请人吃一顿饭,能吃得倾家荡产。”

缺乏基本的卫生习惯,没有财富积累意识,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山大沟深的环境相交织,导致凉山彝族长期走不出贫困的怪圈。

凉山治贫,必须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生活。早在2010年,凉山州就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启动了为期3年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凉山各界捐出了上百万个板凳及毛巾脸盆、床单被罩等。小小的板凳,引领的却是彝区“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的一次生活方式变革。

四川省委书记 2013年在凉山调研时,根据彝族群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好”目标,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果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解决的是住房、道路、产业等看得见的贫困,那么“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解决的则是思想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等看不见的贫困。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巩固和升华。双管齐下,精准发力,才扼住了凉山深度贫困的咽喉。

“四好”目标一经提出,很快得到 的赞扬,认为是扶贫“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如今,走入凉山的贫困村寨,处处可见“四好”创建的宣传,干部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对照“四好”标准开展扶贫工作。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红色凉山,流淌着革命的血脉。彝海结盟,是世代传唱的革命佳话。,就在两年前,彝海结盟的发生地——冕宁县彝海镇海子包包,彝族百姓还住着破旧的茅草房,过着祖辈的穷日子。

一场席卷凉山大地的脱贫攻坚行动——彝家新寨、藏家新寨建设,让成百上千个新村崛起于莽莽群山之中。海子包包,不但旧貌换新颜,还换上了响亮的名字结盟新寨。

走进结盟新寨,只见一栋栋黄色的别墅式民居随山丘起伏错落,崭新的幼儿园、农民夜校以及民俗客栈游 务中心,让人仿佛置身于休闲度假区。抬眼望去,能看到山上尚存几栋破旧的茅草房——这是为了今昔对比而特地保留的。

单门独院,新房、新家具、新家电,村民吉根张宝家的一切都是新的。“新房子配备了新厨具、电视。以前的旧家具显得太不配套了,我就全换了新的。” 吉根张宝笑呵呵地介绍,建90平方米的房子, 补贴2.5万元,自己掏了5.3万元,全部是 贴息贷款。目前,他在彝海结盟景区当护林员,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固定收入。“等这里的旅游搞起来后,我想开个农家乐。”

以红色旅游带动精准扶贫,结盟新寨在建设之初就作好了规划。新寨以“红军树、结盟泉”为中心,建设了民俗中心、土特产展示中心等。不远的将来,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彝海结盟纪念馆,还能到彝海边的彝族人家看一看、住一宿,沿着红色足迹走一走,而老乡们将因吃上旅游饭而日子更红火。

盐源县平川镇青天铺村也是个典型的彝族村。两年前,这里还不通水电、不通路,村民们靠点松明和煤油灯照明,住的是土房子、茅草房。开展彝家新寨建设后, 给每户村民发放建房补助6.5万元,村民再申请贴息贷款2万至5万元,全都住上了90平方米至11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房子的外墙绘着民俗图案,极富彝家特色。

走进村民沙洼果的家,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一应俱全,前面有院子,屋后还有一小畦菜地。“现在用上了冲水式厕所,过去可不敢想!”沙洼果说,以前人畜混居,灶台堂屋不分,屋里黑乎乎的,房子内外遍地是粪便,晴天灰、雨天泥,人难得洗回澡,更别说洗衣服、被褥了。“过上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沙洼果说,村里扶持红花椒种植,他家种了200多棵红花椒树,加上农闲时外出务工,一年有四五万元收入。

安居乐业,是人的幸福之始,也是国之大事。在凉山,彝家新寨、藏家新寨以建好安居房、修好富民路为基础,统筹建设村幼儿园(幼教点)、农民夜校、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等,集中解决老百姓的住行问题和文化教育需求;而各村因地制宜培植的扶贫产业,花椒也好、烤烟也罢,药材也好、旅游也罢,则解决了老百姓的衣食问题。衣、食、住、行逐个突破,老百姓也就离有尊严的生活进了一大步。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每天傍晚时分,布拖县木尔乡布柳村的广播都会准时响起“注重卫生、每天要洗脸洗脚、勤洗衣服被盖、搬走门前一堆肥、大门口不拴牛……”这是广播里讲得最多的内容。

“刚开始时觉得烦,小事情天天念,但后来听习惯了,大家都跟着做,哪家不做,就成了另类。” 布柳村党支部书记吉俄狄日表示,在倡导文明新风方面,广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婚丧嫁娶杀牛不能超过10头、聘礼不超过10万元。”这是近年来写进布柳村《村规民约》的内容,有效地遏制了铺张浪费之风。“彝族人好面子,以前红白喜事都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贫困户也借钱宰牛,事情办完后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村民曲木友呷说,高额聘礼给村民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现在明令禁止了,他举双手赞成。

在凉山州,像布柳村这样将厉行节约、爱护卫生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的村子比比皆是。例如,美姑县农作乡瓦尼姑村就规定“禁止赌博,组织、参与者都要罚款,更高3万元;丧事宴席不得超过5头牛。”2016年,瓦尼姑村的老党员石一阿几去世,这事要放在以前怎么也得杀三五头牛、宰两三头猪或羊,而今他家只杀了两头猪,用村里公用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在村文化院坝招待客人,一切从简,村民们都很支持。

甘洛县吉米镇呷洛村是个山高坡陡、水源匮乏的村子。过去,人畜饮水就靠村前一条小水沟,村民必须一大早就出门挑水,否则猪放出来后,水沟就被搅得浑浊不堪。“以前缺水,没有养成卫生习惯。彝家新寨建起来后,家家都通了自来水,洗手、洗脸很方便,为什么不像城里人一样爱干净呢?”村民来格发甲说。而这,也正在成为凉山彝族群众的共识。

“啥叫好习惯?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鞋子、衣服不能乱丢,碗筷要洗干净放好。” 甘洛县阿嘎乡格古村村支书吉什布夫子说,他家不是村里最富的,却是全村公认打理得最干净的,村民们都喜欢到他家里去。“国家在扶贫方面投入很大力气,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基本不成问题,但要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还需要一段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除陈规陋习,打败看不见的贫困,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好在凉山已经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以前席地而坐、围圈吃饭的景象正在绝迹;大操大办、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越来越少;扫把、撮箕、垃圾桶、拖把、毛巾等“五件套”走入千万农家;如今,最有面子的事是成为“四好”家庭,而村民们也有样学样……人们已意识到,住进再好的房子而没有形成好习惯、立下好规矩,就不算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

(原标题《驱“鬼”治愚,迎“四好”生活 | 凉山决战脱贫攻坚报道之二》。编辑陆乐)

凉山脱贫攻坚历程效果及经验启示 凉山脱贫攻坚故事大全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