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美国援助中国的飞机(抗战初期,70吨桐油能换一架战斗机
桐油为什么是战略物资 抗战初期,70吨桐油能换一架战斗机,美国要求中国用它抵押贷款
桐油在今天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东西,甚至很多人可能不认识它。在抗战期间桐油却是与茶叶、生丝齐名的我国三大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尤其是在抗战爆发以后,国民 实施统制政策,将桐油纳为统制物品,由国家统一出口,桐油也成了战略物资之一。在抗战初期最艰难的时刻,中国也是用桐油做抵押,从美国获得2500万美元贷款,渡过难关。桐油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经济越来越恶化,单靠自身已经无法解决财政危机。抗战爆发以后,德国停止对中国的军事援助,此时只有苏联一个国家对愿意贷款和销售武器给中国。国府更高当局却始终对苏联怀有戒心,蒋介石认为“倭祸急而易防,俄患隐而叵测”,而英、法等国家又面临德国的威胁,自顾不暇。国民 只得以美国为主要主要外援争取对象。
手工压榨桐油的作坊
当时日本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国,对日贸易远远高出对华贸易,美国人也不愿得罪日本。美国国内盛行孤立主义,不愿惹祸上身。为此1937年9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中立法,禁止向中日两国运送武器,武器以外的物资需要自行到美国以现金购买。这项政策看似中立,实际上对日本有利,因为中国领海已被日军封锁,根本无法安全地购买美国物资。美国对日本的纵容,实际上是希望它跟苏联开战。
到1938年夏天,中国的形势更加严峻。日军正准备攻占武汉、广州等重要城市。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威胁到美国在华利益。以当时的形势,如果中国战败或者与日本媾和,再或者倒向苏联,美国都会被排除在中国的利益之外。加上国际媒体不断报道日军在中国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也引起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同情。亲华派不断建议罗斯福对华贷款,时任驻华武官史迪威提出给中国一笔贷款购买军火,这是美国更便宜的国防线。中国也不失时机地于当年9月向美国派出了代表团,争取援助。
桐果
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谈判之后,美国最终同意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贷款。而美国要求中国提供的抵押物既不是矿产也不是将来在华的特权,而是今天没几个人知道的桐油。中美双方于1938年12月30日签订了《美国桐油借款合约》。为了避免 日本,双方做了技术处理,合约以公司名义签订,内容主要为
1、1939年6月前美国向中国贷款2500万美金,年利息4厘半,5年还清;
2、贷款仅用于购运美国农产品及工业品;
3、销售桐油产生的净收入,一半用于还贷款,一半用于购买美国产品;
4、销往美国的桐油总数为22万吨,价格每磅(2000磅=1吨)美金一角四分,每季度调整。
成桶的桐油
为什么美国看不上中国的矿产却单单看上了桐油呢?桐油在中国有很漫长的历史,尤其是南方地区。四川是我国桐油更大产区,是广西、两湖、黔、滇等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是世界唯一的桐油产地,出口量占到全世界90%以上,1937年全年出口10万吨以上。而当时美国是全国更大的消费市场,占全世界用量的70%。其它国家也曾引进桐油种植,但由于产区原因质量无法与中国生产的想比,很苏联、美国甚至连试种都失败了。所以,这份合约对双方都有利。
当时的桐油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古代常被用作木船、木门等防腐。1875年被发现桐油具有干燥特性以后,就开始取代亚麻仁油。在桐油内加入干燥剂练成熟桐油后,刷成的薄膜平滑坚硬、干燥快,富有弹性、粘性,而且还具有抗潮湿、酸碱的功效,在近代工业当中有非常广泛的了利用价值。上世纪30年代,世界局势紧张,各国加强了军备,桐油需求量直线上升。
木船必须刷桐油防腐
欧美各国主要将桐油用作设备涂料、防腐和润滑。以飞机为例,机身涂上桐油以后,在飞行的环境中能避免潮湿的水气进入,从而起到防锈作用。机翼在经过桐油防护以后,即使被子弹洞穿也不至于立即破碎,使飞机仍然能持续飞行。
按照《美国桐油借款合约》美国的贷款其实不用经过中国的手,中国在美国公司购买产品后,由银行与其结算。中国将桐油卖到美国后产生的利润再来进行还款。实际上中国只相当于用桐油换取美国的物资。不过这份合同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中国不能用借款购买武器,最终购买的物品为农产品、交通器材、机器工具、工业原料及汽油、机油等产品。贷款的年利率稍高,为4厘半。桐油的初始价格折算为280美元每吨,而且要拉到美国纽约去交货。
伊-16战斗机
与之相比,中国跟苏联在1938年3月签订了一份5000万美元的借款合同,同样以桐油、矿产品等资源为抵押为,则要比美国良心得多。交货地点为中苏边境,运输更为方便。而且这份借款合同的年利率只需要3厘,堪称良心。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可以利用贷款向苏联购买武器,国民 用这批贷款购买了一大批飞机、坦克、枪支。包括SB2轰炸机、伊-15/16战斗机、T26坦克等。
根据中国的还款记录,1938年首批抵押给苏联的桐油价格为437.32美元每吨,随着世界局势严峻,此后桐油价格不断上涨。1939年为566.61美元每吨,1940年已运往苏联但尚未结算的部分甚至已经涨到721.77美元每吨。以苏联提供给中国的武器价格伊-16战斗机4万美元每架、伊-15战斗机3.5万美元每架、T-26坦克2.1万每辆。以均价600美元计算,则70吨左右桐油能购买一架新型战斗机,4吨左右桐油能买一辆T26坦克。
t26坦克
由此可见,桐油在抗战时期对中国的重要性。当时的媒体就有“,当时的媒体有“一株桐树,要抵过一挺机关枪,一颗桐果,要抵过一颗手榴弹,一粒桐子,要抵过一颗子弹”的夸张说法。而且桐油是可再生资源,相对于矿产来说,不至于对中国的环境和资源产生威胁。
《美国桐油借款合约》与苏联的借款合约相比起来虽然稍微苛刻,但当时的中国已经陷入极度困难的时刻,只能抓住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这个借款合约更多是一个象征意义,意味着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抗战进行支援。在有美国的示范以后,英国也向中国提供了一笔信用贷款。随着桐油价格的上涨,中国用三年时间就还清了美国的贷款,国际信誉也得到提升。中国也以此向美国请求援助。
参考资料《民国档案史料汇编》第5辑 二编 财政经济2 (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还原历史细节,唤醒历史温度,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温度历史 以免错过,谢谢大家支持!
抗日战争飞机油箱 抗日战争缴获的日本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