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杀多少降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降卒有诸多无奈)

生活常识 2023-05-15 08:08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白起坑杀40万降卒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降卒有诸多无奈

秦赵两军对战

白起战功赫赫,善于将兵。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白起坑杀赵国降卒,理由是赵军反复无常,白起临死前也说自己是用欺诈手段坑杀赵军四十万,其详不可知,虽然也有人怀疑《史记》记载的这个数字,不过大多数人还是相信这种记载的。长平之战,白起稳狠刁,又得到秦国全力支持,不过坑杀降卒还是显得太过残忍,这一点白起难辞其咎,尽管这种行为对于彻底打垮赵国、统一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做法在当时也是他的无奈之举。白起自杀后,百姓认为此乃冤案,白起墓香火不断,更有人为其鸣不平,也有人认为白起不武,如宋太祖令人从庙中撤除白起画像。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帮助秦昭襄王打服六国最重要的猛将。可是他一生中,更大的阴影,那就是坑杀了赵国40万降卒,这也使得他后半生一直笼罩在这件事之中,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的时候,白起认为自己杀了太多人,是死有余辜。

其实当时长平之战的背景是在赵国大将廉颇换成赵括,秦国也将王纥换成了白起。当时白起并不是主将,由于赵国将老将廉颇换下,换成了年轻的赵括前来统军,所以秦昭襄王也将主将王纥换成了白起。

所以赵孝成王认为廉颇不适合再留在前线,赵国的国力也完全支撑不下去了。与其在这里干耗着,倒不如一鼓作气冲杀过去,彻底解决战争。所以赵孝成王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而且还给赵括带了25万大军前去,准备一鼓作气击败秦国。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十分骨干,赵孝成王认为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而且精通兵法,再加上有45万大军在手,足以消灭秦军。可是他不知道秦国的决心甚至比他还要大。秦昭襄王不仅将王纥换成了白起,而且出动了60万大军,几乎倾国而出。在切断了赵军粮草以后,秦昭襄王认为时机已经到了,所以征召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去往前线,拼死也要阻断赵军和援军的联系,阻绝赵军的粮草供应。

倾国之战秦军切断赵军粮草供应,40万赵军不得已投降。此刻的赵军已经落入了白起的口袋,连续断粮46天以后,赵军阵营之内早就混乱不堪,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赵括压根就没有办法带这帮人冲出去,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强行冲锋,最终自己被秦军射杀。而赵国剩余的40万大军,此刻群龙无首,只能选择投降秦国。

这个时候,在处理40万降卒的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按照道理来说,降卒一般就地便可以编入自己的队伍,可是赵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足足40万人。所以白起建议秦王,认为赵国人反复无常,不能留着这40万人。而且之前秦国已经拿下上党地区,可是上党百姓不愿意做秦国的百姓,而想着归降赵国,所以杀赵国士卒是对上党地区的震慑。白起最终将这40万人坑杀,只留下了240个年纪小一点的士卒回到赵国报信。赵孝成王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被气死。

赵军被包围中

面对这40万降卒,确实也给白起出了个难题,不杀缴械放回赵国。白起无法面对大秦,因为当时的相国是范睢,他给秦王的计策是远交近功,杀尽对方的有生力量,就是15岁到50岁的男丁,使其国家失去有生力量。加之长平之战秦国是倾国之战。显然放虎归山不符合当时大秦的国策。就地编入部队,数量太过巨大不太现实,在当时既沒有大一统的国家归属感,也沒有华夏民族的认同感,这么巨大的人员编入大秦部队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举措。那么剩下一条路就是杀,别无选择!

其实对长平之战白起坑杀降卒,许多人都认为他太过残忍,也披一些文史爱好者所垢病,但小瑞认为①坑杀这40万降卒白起也是无奈之举,为华夏一统不能让这40万降卒成为拦路虎。②从相对论的角度,杀了这40万相当于为大秦将士几十万人的放生,为华夏华族上百万人的放生。这么说各位看官可能不能理解。其实杀了狼是对兔子与其它小动物的放生,在日本侵华时期,杀了无良知的日本人就是对华夏民族的放生。③在当时情况之下赵国这40万降卒的吃饭问题很难解决,加上秦国60万军民在前线,足足一百万人,试问这一百万的吃饭问题靠谁?仅有的口粮十多天内消耗完毕,谁来收拾残局?

纸上淡兵的赵括

长平之战白起有没有坑杀士兵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人是谁的主意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