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疾
岁寒知松柏 患难见真情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论语》中孔子曾经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富贵人家并列站在一起,而不自惭形秽,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有此种风度和气质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并用《诗经》的句子“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来称赞他。
子路听到后,非常开心,并反复背诵这句诗。后来孔子又损他我只不过称赞你一下,你就得意洋洋,须知学问无止境。紧接着,孔子来了一个结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气严寒,百木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永远保持碧绿。孔子一方面用这句话强调子路过去尽管贫穷,面对富贵,能够不亢不卑,不自惭形秽,有真正学问的气度。另一方面,子路最终能够达到何种境界,还得有待时间和环境来考验。
1、湛若水为给王阳明送行
王阳明是明朝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心学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心学思想还没有成熟之前,认识了一位好朋友,就是岭南心学大师陈白沙的高徒湛若水。这两位心学大师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两人都是心学的狂热爱好者,于是共同宣誓从此往后,我们以弘扬圣学为己任,死而后已。
后来明武宗登基,刘瑾把持朝政,祸乱朝纲,王阳明上书请求“去权奸”,遭受廷杖,下诏狱,并被贬谪去贵州龙场驿当驿丞。
当王阳明离开京师时,没有谁敢来送行。刘瑾残暴不仁,常常指使锦衣卫搞暗杀,在此节骨眼谁敢缨其锋。谁不怕被刘瑾的暗哨盯上,然后锦衣卫来造访。
还真有一个人不怕死,冒险前来给王阳明送行,那个人就是湛若水。
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患难才更显真情。
2、疾风知劲草的萧瑀
萧瑀出身于贵族世家,家族显赫。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萧皇后的弟弟。他见隋炀帝的骄奢无道,屡次劝谏,却是被贬为河池(今陕西凤县)太守。他跟唐高祖李渊又是姑表关系,后来他归附大唐,封为宋国公。
李世民有赫赫战功,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曾经谋害李世民,未果,又数次进谗言诬陷他。李渊想要惩处李世民,萧瑀力劝,保护了他。“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在萧瑀等人的劝说之下,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严厉刻板,李世民把萧瑀改任为太子太傅。萧瑀前后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世民评价他“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还为他写了一首诗。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只有猛烈的大风吹过,才知道哪种草是不为大风吹倒的强劲之草,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才能看得出谁是忠贞不二的臣子。萧瑀就是这样的人。
3、舍命之交左伯桃与羊角哀
在冯梦龙的《喻世明言·羊角哀舍命全交》记载了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
春秋时期,左伯桃学有所成,身处乱世,行仁政的君主难觅,他不肯出仕。后来听闻楚元王崇儒重道,好行仁政,招贤纳士。他就冒着冰雪严寒去楚国,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受到热情接待。他们两人
志趣相投,第二天就义结金兰,结伴奔赴楚国求取功名。
谁知他们的远行准备不充分,路上一直大雪,他们所带的粮食和衣服都不足。左伯桃心想,如果两个人都去楚国,那肯定都死于半途,一个人单独去则还有希望。于是,左伯桃把衣服脱给羊角哀,逼他独自走,自己冻死于粱山。
羊角哀悲痛万分,穿上衣服,带着干粮,独自往楚国。他给楚元王上陈富国强兵十策,拜为中大夫,并给予了很多奖赏。羊角哀告假,亲自去回去梁山把左伯桃安葬。
后来,羊角哀回想起“脱衣共粮”的往事,自刎而死,让人把他的墓设在左伯桃的墓旁。这应该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现今于鄄城县箕山镇有羊左的合葬之墓,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4、
一个人在事业的巅峰,在官居高位,在人生顺境之时的朋友或许很多,这并不值得夸耀。人生也好,事业也好,很难永远顺风顺水。在自己处于低谷,在患难之时,才能真正看出自己和他人的人品,有谁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才是最值得称赞和珍惜的朋友。
【飞仙时空】传播儒道佛国学传统文化。
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学而篇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