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为什么不出名(渤海国历史)

生活常识 2023-05-15 08:07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绥芬河从中国流入渤海,一个繁荣的海东国家。为什么东北灭亡后变成了“苦寒之地”?

渤海国(698-926)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政权,其政权主要由漠河家族控制,分为须弥山家族和黑水家族。漠河漠河族首领大罗蓉是渤海的开国君主。渤海的统治相当于中国东北的东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和俄罗斯远东的一部分。

1998年,在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西南的城子山城,或吉林省延吉市东南的城子山城或陇西古城),称苏木首领大左戎为“镇王”,建立政权。至此,存在了228年的渤海王国正式建立。建国不久,渤海国因国力强盛,被称为“海东郭盛”。但为什么东北地区在渤海国灭亡后,似乎急剧恶化,成为所谓的“苦寒之地”?这要从渤海开国的地理说起。

渤海地图

00-1010渤海的地理似乎覆盖了东北平原的沃土。其实渤海的地缘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渤海为隋唐所建。我们先来看看渤海的“五都”,了解渤海统治的核心范围。

上京龙泉府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

北京贤德公馆吉林省和龙市西古城。

东京龙源县今吉林省珲春市八连市。

希亚沤府今吉林省临江市。

南京南海府朝鲜咸镜南道北清郡。

而且渤海还经历了四次资本搬家。从大左戎建立开始,都城就是东牟山故国,位于今吉林省东南部。72年迁居中京贤德府,755年迁居上京龙泉府,785年迁居东京龙源府,794年迁居上京龙泉府,直至去世。

东北地形图

由此不难看出,渤海国统治的核心范围始终位于吉林东部和黑龙江东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整个东北平原可谓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东有长白山,西有大兴安岭,北有小兴安岭,中间是一整片平原。

事实上,在金国崛起彻底爆发东北战争潜力之前,东北平原作为低洼之地,因为河流的反复冰冻融化,已经被沼泽覆盖。而是真正适合在东北建立政权的地方是长白山山脉,也是渤海国的核心领土。

长白山北麓的山地丘陵被牡丹江、拉林河等松花江支流分割,绥芬河、图们江等河流在东南流入日本海,在群山之间形成河谷盆地,适宜农耕,但不足以成为渤海由渔猎转向农耕的基础。很有可能渤海渔猎兼营。,长白山地区受日本海暖流影响,气候比黑龙江流域宜人。直到明朝设立努尔干都什,在东北修建的驿道也沿着长白山向东蔓延,直到今天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区。

明代,努尔干都司、陆毅、卫索主要聚集在东北东部。

独特的地理使渤海繁荣,但也制约了它的发展。核心区在长白山北麓的渤海国,不同于起义前一直归顺明朝的建州女真。除了被中央 所授予,还有义务为明朝充当炮灰(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跑腿投降,破城后被李纵兵屠城误杀)。当时东北也是经过历代开发,邮路畅通。到了后金叛乱的时候,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

在渤海国时代,吉林离辽东不远,管理辽东似乎有很大的优势。事实上,在辽东以北未通中原的年代,驿道不畅,多山的地形也阻碍了渤海与辽东核心地区的联系,更何况南方大唐骆驼比马大,西部契丹欣欣向荣。所以,渤海虽然在辽东享有了二百多年的影响力,却始终难以染指。虽然后期占领了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但并不能长期占领。当耶律豹攻打辽阳时,渤海中央 甚至所有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渤海的发展。

立国根本渤海国的地缘

渤海国的人口构成和统治阶级

作为一个同样立足于东北的政权,与被隋唐视为心腹大患的高句丽相比,渤海的国家状况要差得多。高句丽被唐朝灭时,人口300多万,而建国之初,渤海国拥有“地方两千里,十余万户,胜兵数万”。即使一户算六口人,渤海国建国时人口最多也就七十多万,渤海国的统治阶级也不能算是本地人。

虽然渤海国的统治者宿墨人不是完全的外地人,但他们与高句丽结缘的时间却是早的、晚的。

于唐朝被唐朝内迁,还曾从唐军征讨高句丽。在营州动乱后为时势所不容才来到长白山北部地区,上下层之间并没有游牧民族、渔猎民族一般天然的亲近感,存在很大的疏离与隔阂。这就有点类似于明末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关系。虽然同属女真,但互不隶属,对其认同度也是有限。

由于渤海国境内民族组成复杂,且上下层文化上存在一定隔阂,加上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口繁殖的并不快。在渤海国第二代国君大武艺时代,大武艺的弟弟大门艺在力谏大武艺不要出兵黑水靺鞨时曾对大武艺讲过

“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 雄疆 。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分之一 。”

高句丽灭亡时人口三百多万,也就是说渤海国此时的人口约莫一百万出头,但大武艺时代渤海国大肆兼并诸部,人口相对增长比较快,而在之后,渤海国的人口陷入了缓慢的增长,以渤海国灭亡时人口的迁移和留存来估算,渤海国灭亡前夕,人口也不过一百五十万左右,只有高句丽灭亡时的一半还不到

流于表面的官制效仿和渤海国的文化分层

渤海国的政治体制采取的是以国君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渤海国“大抵宪象中国制度” ,渤海灭亡后,契丹“治渤海人一依汉法” ,渤海国的典章法律皆依中原唐制,但其统治的部落根本形态,并没有太大改变,更像是给部落形态下的各级首领更换官制名称。

前文也提过,对于渤海国人口的构成 ,国内学者多认为其主体民族为粟末人 ,间有多种其他种族杂陈共处 。日本 《类聚国史》中对其统治形态也有记载

“渤海国者高丽之故地也——其国延袤二千里 ,无州县馆驿 ,处处有村里 ,皆靺鞨部落 。其百姓者,靺鞨多 ,土人少 ,皆以土人为村长,大村日都督,次日刺史,其下百姓皆日首领。

渤海国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虽然不能被称之为两个民族,但其生活习惯、文化上早已有很大差异以及很大隔阂,渤海国的上层深度汉化,而基层却不是如此。所以这也导致了后世所见的虽然渤海国文化兴盛,但只要其上层被攻灭或者迁徙,其体现的文化也就遭到了断绝,导致文明的变貌。

《新唐书·渤海传》中对渤海国的生产形态也有所记载

“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

《新唐书》的记载印证了渤海国实际的生产模式,即以长白山地带的核心地区以农耕为主,而其余地区生产模式各异,渔猎为主。渤海国始终不是一个完全的农耕国家,而是农耕兼事渔猎,在这种基础上。推行隋唐官制,统治无法渗透到基层,也只能流于形式,而广大基层人民的文化难以被改变。

渤海国文化的消亡——耶律羽之的移民政策

渤海国的文化消亡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人为的因素。渤海国末期 ,在耶律阿保机的进攻下,渤海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土崩瓦解 。据 《高丽史》记载,公元925年 (辽天赞四年 ,高丽太祖八年 )九月至当年年末,相继有百户到千户人家逃亡高丽。

渤海国灭亡以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掳走渤海国末代君主大諲撰与其妻及大批族属,几乎把所有活着的渤海国贵族打包带走,安置在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并封其长子耶律倍为东丹王,执掌渤海国故地,渤海国故地的人口经此一事大量减少。

辽太宗耶律德光一不光彩的身份登基以后,对于名正言顺的长兄耶律倍颇为忌惮。不久,确立东平 (今辽宁辽阳)为辽国的南京,迁都令大批渤海遗民迁人南京所在的辽东地区,削弱耶律倍的实力。,辽太宗 “又置卫士阴伺 (耶律倍)动静 ”。

渤海国时期的遗迹

政治嗅觉敏感的耶律羽之,为了讨好皇帝耶律德光,削弱渤海国故地的力量,给耶律德光上书提了一个建议。《辽史·耶律羽之传》载

“我大圣天皇始有东土,择贤辅以抚斯民,不以臣愚而任之,国家利害,敢不以闻。渤海昔畏南朝,阻险自卫,居忽汗城。今去上京辽邈,既不为用,又不罢戍,果何为哉?”

简单来说,耶律羽之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的渤海国已经被我们征服,而忽汗城(渤海国首都)离上京遥远,又不能加以利用,还不如把城拆了把防御撤了,免得浪费国家的力量。”

耶律羽之的提议可算是说到了耶律德光的心坎里,在耶律德光的支持下,耶律羽之开始了在渤海国故地大举迁出民众的工作。

据王承礼《渤海简史 》中的统计,“迁徙到辽东 、辽西和今内蒙古的渤海族人口有 94000余户 、人口47余万 ,越江逃人高丽的有数万户 、人口十多万 ,而留居原地的只有老弱病残区区两万余户。”

由于留下的渤海人失去主体政权(个别遗民政权如定安国等等),散处各地,在各地都是少数族裔的地位,难以避免都被中原 、东北女真与高丽人同化的命运。渤海国故地的文化难免会发生转化和变貌。

尾声

地缘孕育了渤海国,但也制约了渤海国的发展,加上渤海国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文化不相认同,统治不深入等等移速,渤海国的文化难以发散直至灭亡。

在渤海国灭亡以后,因为契丹“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契丹)富民给赡而隶属之”的移其民、空其地政策,将渤海国文化的核心载体清除,改变了渤海国故地的人口、民族比例,导致了渤海国故地的大变样,文化日趋消亡,礼仪习俗不与昔日同。

但对于其故地的开发并没有停止,驿路日渐通畅,田亩也日渐适合耕种,东北的渔猎民族悄然向农耕转型。也正是如此,在辽以后,东北地区的战争潜力日渐显现,金国和后继者后金才得以依仗,进而窥视天下。

渤海国灭亡的原因 渤海国前世今生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