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陈宇晒改稿图贺满江红破10亿(满江红编剧陈宇)
韩版《满江红》 专访《满江红》编剧陈宇三句不离“故事”
故事,故事,还是故事。
接受观察者网专访这天下午,电影《满江红》原创剧本作者兼编剧陈宇讲最多的就是这词。
“故事和人物是电影的之一属性”、“故事的打磨”、“看完故事以后,观众是否得到了巨大的心理满足”……这场采访围绕电影创作本身展开,时值大年初三,春节档一派红火,内地单日总票房超过了11亿。
陈宇是北大艺术学院教授,这是他与张艺谋的第三次合作。去年春节,二人搭档的抗美援朝战争片《狙击手》豆瓣评分7.7,在该平台2022评分更高华语电影榜单中排名第二。
今年,他们给影院上交的作品杂糅了喜剧、悬疑、古装等多种风格。《满江红》希望以“悬疑管够,笑到”为卖点,抢占春节期间得天独厚的“合家欢”市场。
豆瓣截图
关于这回合作有何创新?沈腾、岳云鹏加盟对《满江红》有何意义?如何避免“为了反转而反转”?市场上的电影为何越来越长?国产影视作品剧情何以频繁被诟病?观察者网在采访中一一提问陈宇,还听说了张译的敬业小故事。
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观察者网《满江红》是您的原创剧本,一个优秀的原创故事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陈宇我在豆瓣上的创作者手记里面讲过,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故事要满足三个方面,它才是一部优秀的主流类型片、主流商业片。艺术电影具备自己的个性,很难进行总体归纳。
受访者供图
陈宇电脑里《满江红》项下的部分文件
,故事提出的命题和思考够不够重要。观众现在不缺娱乐产品,有短视频、游戏、电视剧,辛辛苦苦跑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他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由。
比如像前两年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它提出的韩国社会贫富分化问题是足够重要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相比,它可能更值得你去思考。
第二,看完故事以后,观众是否在叙事上得到了巨大的心理满足。因为哪怕同样一个故事,有些人讲得观众心里跌宕起伏,有些人就讲得索然无味。
比如网文会这样写小王今天来上班的时候,他永远想不到,这是他这辈子一天上班。很典型地把后面的信息“这是一天上班”提到前面讲,观众的心理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主流商业片是一次艺术创作,但很大程度上也像一个工业产品,既包括特效、服装、道具、化妆,也包括故事的打磨。
《满江红》创作期间,我和导演充分关注了“文本的工艺性”,提前考虑到了演员进场、音乐 这一系列后续,花费近 3 年时间一遍遍打磨、修正剧本和策划,使其符合科学性、更佳效率等各方面原则。
所以剧本不是小说,不是看起来好不好看的问题,内行应该要能看到剧本中的科学蓝图。有好多剧本你看着特热闹,它在科学蓝图上有瑕疵。
观察者网有网友评价《满江红》是“顶级剧本杀剧情”,您是否同意这样的形容?
陈宇我认为目前所有讲故事的艺术形式中,电影的复杂性是更高的。所以剧本杀是使用和学习了电影讲故事的 ,而不是反过来。我是这样理解的,大家各有观点吧。
观察者网您是导演出身,又“编导一体”,以编剧身份与张艺谋导演有多次合作。这次合作的《满江红》故事有何创新?
陈宇之一个创新是要极大地增强影片的观赏性。
因为拍摄之初,我们就明确是要在春节这样的大档期上映的,在艺术高度和深度之外,我们还要满足数千万受众在春节期间情绪上的需求,能够让一家人来看电影。
所以叙事上要极大增强它的观赏性,包括加入了喜剧元素,让观众在看这样一个实际上非常凛冽的故事过程中,他的情绪感受更为丰富,更为多元。我觉得这是我们合作以来观赏性更高的一部作品。
第二个是这回做得更极致,无论是“三一律”的表现形式,空间的极度压缩,甚至是包括我们一开始设想的一镜到底。
实际上难度也就在这儿。我们基本上就是按照一镜到底来创作故事、写剧本和做策划,还要注重商业跟节奏。因为艺术片里头有过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商业片节奏的一镜到底是没有过的,内行知道这是非常难的事。
快开拍的时候,为了寻求更好的演员呈现效果,为了各方面艺术上更具有观赏性的考量,我们讨论决定还是用传统拍摄 。
这个故事本身基本接近于一镜到底,从头到尾就一直跟着这个人,而且是实时的,剧情跨度是一个多时辰,整个电影也就是两个多小时,情节密度也更高。
所以我说这是实验性的作品,它具有很强的冒险性,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创新。
观察者网剧组在首映礼上提到了拍摄现场灵感、表演对喜剧创作的重要性。能否给观众分享《满江红》拍摄中一些具体的例子?您如何评价沈腾、岳云鹏这样极具喜剧标签的演员对影片的作用?
陈宇在这方面,我特别欣赏艺谋导演。他非常期待发掘演员自身的创造力,特别是这回有一些原来演喜剧非常优秀的演员加入,他给予了他们非常大的自由。拍摄前半段我也在现场,会形成一种编剧、演员、导演共同创作的状态。
艺谋导演是个特别熟练的大师,所以镜头这些电影拍摄技术部分,对他来讲已经不用思考了,这份精力就能放在戏本身上,不断地激发演员们创作,产生了好多原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观察者网沈腾和雷佳音的表现讨论度非常高,您能不能评价一下他俩的表演?
陈宇演员都非常优秀,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赞赏,沈腾,千玺,包括雷佳音等等,他们把角色塑造得又准确又有新意。
关于敬业程度,我给你举个例子。像张译,他不光谈一个角色,而是考量整个剧本。有一回导演谈剧本,我正好有事去不了。张译说“晚上9点开始,陈老师你就戴耳机听着,该干嘛干嘛,能插话的时候你就说”。我说行,一直谈到晚上一点半,我睡在床上还在听。
类似的研究 ,可不是这一次,是数次。
观察者网影片上映之后,有很多观众为剧情多次反转而叫绝,也有网友有不同感受。您对此如何回应?《满江红》是如何把握这个“度”,尽量避免“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呢?
陈宇对这个问题,我们早在创作过程中就自我警醒过,不能为了反转而反转,这话我们不知道说了多少次。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很注意了。
我们创作的土话叫“翻烙饼式反转”,这种状况很容易出现。我是资深悬疑小说爱好者,喜欢历史上的各种中外悬疑小说,一些小说到后期就是“翻烙饼”,比如找到凶手了,一转眼,哈,其实不是他,是身边的警探;好,已经结束了吧,警探逮了,不行,还得是一个保洁阿姨;是保洁阿姨吗,还不是。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在设置反转时会有个结构图,包括一个维度上的反转不能超过多少次,事态上、情节上的大反转不能超过多少次。
所以像《满江红》,它有三个维度。
之一个维度是张大。观众都知道影片是悬疑类型,那可能先入为主地觉得这是在讲张大作为一个小兵,如何在波澜起伏的宰相院里面、在各种利益的夹缝中求生?
剧情很快进入第二层维度,原来张大他在搞事情!他在谋划什么事,他要干什么?
第三层,观众自动判断他们接近秦桧是为了行刺,结果结尾又有反转,维度也产生了变化。实际上它起码有这三四个维度上的提升。
观察者网近些年来,国产电影电视剧情频繁受到观众诟病,甚至被吐槽“不尊重观众的智商”,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陈宇我觉得有几方面原因。
之一个是我们现在老把编剧和原创作者归为一类。但编剧是根据一个故事框架甚至IP,完善地把故事写出来,而现在提出故事的原创作者很少,有时候是制片人提出的,有时候是编剧、是导演、甚至是演员提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大环境下,大家好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注电影的之一属性,即故事和人物。
第三个就是本身写作能力的问题,剧本还有上升的空间,总体来说大家还要再努力和提升,包括我自己。
好在这个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这两年,具有中国元素,反映我们中国命题、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故事和影片,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与观众信赖。
受访者供图
观察者网您既是业界稳定产出的编剧,也在高校授课。我们在编剧培养上有何优缺点?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陈宇我只能说我的事了,很难去评价整个电影教育产业。我自己期望在做的方式是,高度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并行,坚决反对象牙塔式的自说自话。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是比较断裂的,这种情况不太好。
所以一方面,我会布置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做一个电影策划,写故事大纲,当作一个思想实验。
另一方面,产业本身也需要理论的和引领。所以我会不断地看这种理论性的文章,把我认为有价值的、好的理论反哺到产业工作和创作内容中去。
观察者网这几年观众还有个感受是,影片越来越长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有网友开玩笑,电影院饮料都不好卖了。
陈宇因为观众想看故事了,不仅仅是看个明星,看个热闹就完了。现在要踏踏实实讲故事,想让观众在故事上获得一个巨大的满足,这是之一。
第二,电影要有足够的分量,值得观众花时间跑到电影院停车、买票,既能带来超出短视频的心理冲击,又能满足一定时长的娱乐需求。
电影也好,饮料也罢,它们应该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观众要来看电影,时间待的长了,他也就会有更多的周边消费。
观察者网您会担心电影太长,让大家对电影的选择更加谨慎吗?
陈宇让每部电影都好看,比让观众觉得电影轻飘飘的不值一看要强。只要电影好看,其他顾虑都是甜蜜的烦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满江红编剧陈宇 编剧陈宇谈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