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老式手扶机(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喂)

生活常识 2023-05-14 21:5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家用电闸嗡嗡响正常吗 生产队里“喂的机”

“生产队里喂了机呀,什么机,什么机,哗啦哗啦抽水机呀。”在没有电动摇摇车可炫骑的年代,这首儿歌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旋律欢快,歌词诙谐又紧跟形势。

抽水灌溉

那时,割资本主义尾巴,农家是不能随意“喂鸡”的,纵然“喂”,也要喂集体的,如另一首儿歌所唱的“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人有户籍,家禽家畜似乎也有编制,只有进入生产队集体序列,才名正言顺。

“机”谐音“鸡”,本以为生产队里喂了一大群鸡,原来棋高一着、脱胎换骨,搞起了机械化,用电用油用水,“喂”起了多种“农机”,省力省时又力大无比、轰轰烈烈,诚如当时样板戏所唱“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的一吊就起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机械化

乡间农机,尚属初级,小型。当时基础生产单位分公社、大队、小队三级。公社有点虚而大,小队才实实在在,每块地、每条沟,都能用脚踩得着。日常所谓的派工,也就在这里进行(结算记工分)。

哗啦哗啦,既是抽水声,更是出水声。流淌起来,就演化成轻悄柔长的潺潺放水声。村小放学早,早放学的孩子就爱野游,,很多是要做点副业作业——割草。水灵动,而看水、嬉水则自然最富野趣。小队里的抽水机,安装在圩头,四围空旷,小水渠如水蛇,散漫游入漠漠水田。抽水机简易,两根空心圆铁管,连接着电动泵,一根探入小河中吸水,一根架在渠池上出水。电闸一合,空心管一阵嗡嗡闷响,不一会,清澈的小河水便哗啦哗啦喷射出来,艳阳映照下白花花耀人眼。正是春耕时节,地气暖暖的,用手一掬,薄荷般的清凉直沁心脾。入夏,乡间孩子就打起赤足,沿着水渠一路撒欢。那时的水真清啊,清泠泠的水同样一路撒欢,遇着草结,或经过田埂缺口,便打起一个小水涡,恰如顽童被他人友善地戳一下额头,脸上现出淡淡的一点羞。哗啦哗啦,进入“双抢大忙”,抽水机日夜不停。这时,大队的圬工泵也启动了,那是大力士,轰隆隆作响,吐出的水巨量,巨量的水直奔大水渠,汩汩滔滔,让人心潮澎湃。

学生放学后割草

抽水机抽水

小水泵安装到水泥船梢,便成了“抽水机船”。一头抽水一头喷水,借助反冲力,船洒脱前行。孩子们形象地称之为“撒尿船”。尿撒不远,不久便被带螺旋桨的机船置换了。

抽水机船

生产队里最有名的机,还数拖拉机。拖拉机突突突突跑,不知疲倦,人称“铁牛”。铁牛不用吃草,只喝油,稀酱色的柴油。阳光下,滴漏水面的柴油幻化出一轮轮光晕;月黑云低夜,用柴油“照火鳝”,焰赤红,烟浓烈,神秘而 。柴油有股特殊的味道,闻惯了会上瘾。“铁牛”爱喝理所,而管“铁牛”的拖拉机手有时直接用吸管“吸”——,那是在修理机械。拖拉机手姓杨,动手能力超强,无论哪种机械到了他手中,都能摆平,人称“样样会”。农闲时节,“样样会”手痒,硬是把生产队的农机大卸八块重整一番,场面有如开展览会。生产队里的拖拉机不如印在1960版人民币上的那样高端,没有圆圆的方向盘,驾驶时双手扶着机械两臂,左右调整,叫“手扶拖拉机”。耕地时,机手坐在拖拉机座上,有如坐在簸箕中,受颠簸。田初耕,泥块大而硬,往往是机在前面行,机手则拖拉着扶手赤足在泥水中踉跄——情形回归到牛犁地或牛耙田。插秧季,拖拉机夜以继日,突突突突,乡梦不时被聒碎;听惯了,忽然静下来,梦境反倒空落落,产生幻听。

手扶拖拉机在耕田

紧随拖拉机出场的是插秧机,可能急于奔向现代化而技术没到位,插得歪歪斜斜、稀稀落落,极端者插成了一个“癞痢头”,害得农妇事后“补插”,倒贴工夫。机插不如巧手插,插秧机被嘲为“怏怏机”,所插的秧田被讥为“歪叽叽”。直至许多年后“大农户”承包大片土地,大量使用大型机械,插秧机才化腐朽为神奇,重整旗鼓,重出江湖,与重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一起,大显身手。

插秧机

插秧

生产队里喂的“小三机”无疑是脱粒机。名副其实喂粮,却任劳任怨听命。当年农业机械化中,脱粒机最活泼也最投入。活泼在于脱粒之欢快,投入在于自始至终“吞而吐”。稻把放上去,唰啦啦啦,粒谷金黄飞溅,稻草紧握在手。生产队总开夜工脱粒。灯光激发,星光激动。露渐浓,稻谷堆成金字塔,稻柴码作长城。有孩子在柴堆旁淌着口水睡着了。

脱粒

脱粒机唰啦唰啦,机械重复,不免让人倦怠。似睡非睡、朦朦胧胧间,“砰”的一声,稻把飞溅,手差得卷入,魂归魄收回。现在想来,有如疲劳驾驶,不出事无事,一出事绝对是事。稻穗利索,麦穗则锋芒毕露,收割捆扎又杂乱无章,于是麦子的脱粒就成问题。手工“稻床”根本不管用,脱粒机也勉为其难,窘迫中上场的只能是“大炮筒”。事实上,“大炮筒”是脱粒机的改造版。敬酒不吃吃罚酒,脱粒机身上加个铁皮“罩”,开张大嘴投喂,管你乱七八糟,“嗵”地一投喂,“轰”地喷出来,好了,麦粒尽脱,而麦秆粉身碎骨。大炮筒真解气,不绅士,但效率高且一步到位——麦粒就麦粒,其他尽作乱蓬飞。失望也有,从此难觅麦秆诗意——童年对着阳光吹肥皂泡,青春吟唱忧伤的草帽歌。

脱粒机

田野生机勃勃,油菜收割了,稻谷上场了,麦子堆积成沙丘,这时最热闹的是生产队的“社场”。脱粒后的农作物需要“扬场”,使用的农机自然是电风扇,钢铁大叶片,呼啦呼啦转。夏夜闷热,飞虫们追逐着灯光集聚,电线杆表面黑压压一层如同上了漆。父母开夜工,孩子们在游戏。待到满天星斗,收工了,电风扇依然呼啦呼啦转——作为犒劳,让劳作的人们与耐心等待的孩子乘机过把“风凉”瘾。

热闹的生产队“社场”

电风扇威风,用的是集体三相交流电。联产承包制后,小庭院化作迷你“社场”,杀鸡焉用牛刀,扬谷多改用了“风车”——一种木制的扬谷器。这种扬谷器,最宜小院单人操作,摇动风扇柄,风扇吱欧吱欧作响,别具一番乡韵。

扬谷

生产队里还喂过“喷雾机”。那机有点小众而神秘,掩不掉的农药味,小孩子家不愿亲近。事实上,该叫“喷雾器”,背在背上,一路喷洒,防虫杀虫。当年的农药,往往剧毒,农药瓶上画一个骷髅,还用两根白骨打一个叉。后来大田洒农药,改用柴油机作动力,气势磅礴,而这时的“生产队”早成明日黄花。

喷洒农药

生产队以粮为纲,然敌不住副业诱惑,遂以集体的名义开辟饲养场。大多数生产队养猪,养猪积肥,积肥光明磊落育肥“社会主义的苗”,还与“社员都是向阳花”积极呼应。但猪没有“口粮”,食量又特别大,因而需要粗饲料补给。粗饲料有干、湿两类。干的如谷糠,湿的如水草。谷糠由扬弃的秕谷粉碎成,粗暴者则直接用稻柴轧出(那叫“柴糠”,粗粝,得混入精饲料中,猪们方肯赏脸)。轧糠机属大机械,大队才拥有。轧糠机中的刀片,厚实锃亮,拆下来当当响。湿的水草,也可作饲料,曾大量引进过一种洋水草,名“水葫芦”,通体碧翠,叶柄膨化如小葫芦一串,开紫红色花。水葫芦生长迅速,挤挤挨挨,蔚为大观。捞起,投入打浆机,“打”出一股股青浆,黏稠碧绿如苦胆汁,谓“青饲料”,以当今生态环保目光看,当属绿色饮料,可惜“二师兄”不领风情,喝不了几口就摇头。

20世纪70年代农村养猪积肥

高端又大功率的农机,还数碾米机。碾米机同样安装在大队部的水电站(圬工泵、轧糠机、碾米机堪称那时生产大队水电站的三大机械)。碾米机清清爽爽,碾出的米可“糙”也可“精”。你要量多,就来个“糙”;你要求精,就多碾一遭。在此基础上,碾粉机应运而生。但碾粉机碾出的粉,无论米粉还是面粉,“筋道”都不够,比起家中小石磨手工磨出的,口感差得远。机械与人工,在某些方面,真的调不到一个频道,就像“代沟”存在,由此多了一条怀旧理由。

碾米机

手工劳动,用传统工具。就农具而言,翻土用铁鎝(锄头),收割用镰刀,开沟用铁铲。犹记当年号召深耕密植,麦垅间常比赛开挖又窄又深的“暗沟”,使用的铁铲特制,半圆形笔筒状,铲长尺许,有如盗掘文物的“洛阳铲”。

部分农具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当年的理性口号,纵横在辽阔大西北的建设兵团,把雄壮的大农机用到了辉煌程度。今天,分而合,土地承租或流转,生产多由大农户(公司)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鸟枪换炮,各类农机应有尽有,据说大面积喷药还用起了无人机。农业现代化,潇洒而从容,刮刮叫。

无人机喷洒农药

本文作者凌龙华

责任编辑朱梦亭、吴英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馆藏及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1、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2、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

3、如之一次投稿,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喂 生产队喂驴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