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白桦林风景区(俄罗斯著名白桦林)

生活常识 2023-05-14 21:5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烤羊肉里呈墨绿色怎么回事 白桦林中隐秘着一个鲜花盛开的世外桃源|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

值班大话君秋深月影

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民俗小镇木刻楞、大马车、教堂,沿袭俄罗斯民俗的东北人。

巍巍大兴安岭以西,呼伦贝尔草原的北端,蓝色的额尔古纳右岸,郁郁葱葱的白桦林中隐秘着一个鲜花盛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世外桃源,她就是中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恩和乡。当你走进恩和乡,街头巷尾会遇到一张张俄罗斯的脸,他们讲着地道的东北话。而他们确实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也就是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

自十六世纪以来,俄罗斯人经营远东,蓄意蚕食。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居民主要有南迁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和布里亚特蒙古。19世纪末,部分闯关东的 和俄国人来到额尔古纳河淘金,此时华俄联姻已悄然开始。20世纪初,俄人乘势侵越,额尔古纳河两岸,俄境屯镇相望,星罗棋布;我境则汛地星疏。十月革命爆发后,一批白俄贵族逃到额尔古纳,另有一部分中国人从俄罗斯返回中国,他们共同生活在在额尔古纳地区。日本侵入该地区后,为了防范苏联又将中俄边境上部分村落、边民迁聚到恩和。数百年间,中俄蒙等民族在恩和地区互通婚姻,繁衍生息形成今日的恩和。

恩和乡在哈乌尔河南岸,俄语称“噶拉湾”。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不时踏查重要的历史遗迹和居民点,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正当大家略显疲惫时,唐教授说“快到恩和村了,山坡是恩和俄罗斯人的墓地。”车在村口道路上停下,仰望小山坡在一片白桦林下,有一间间用木头、石头或者水泥搭建的小屋,有的上面呈独特的三角雨篷形态,远远地望去好似简洁漂亮的北欧小木屋,山腰之巅一座带有十字架的小教堂。此处即是恩和乡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们世代长眠于此的东正教式墓地。

恩和人大多信奉东正教,村口的墓地亦充满了俄罗斯风情。我经过十几分钟的攀爬,来到了山顶,近距离的接触墓地,地处草原和山地结合部的恩和,人们半农耕半放牧,为了防止牛羊和马群等牲畜的袭扰,陵墓多用木栅栏亦或铁栅栏围成篱笆。在料峭的冷风中,我仔细观察,今天是中华民族清明的第三天,墓地里有按汉族习惯祭祀先人供奉的食物,草地上放置了些鲜花。在中华传统清明节里华俄后裔们也来给他们的先人扫墓了。墓碑上的塑料花环迎风飒飒作响,给肃静的墓地增添了忧伤,墓碑极少有一致的,材料有石质的、木质的;造型有方形的、十字架形的。

我独自一个人站在山巅之上,仿佛置身在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空中,安详长眠于此的人们,他们有来自俄罗斯后贝加尔地区、中国齐鲁和燕赵之地以及北方草原和森林民族。恩和地处偏远,这里的墓地主要延续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原始风格,并包容了蒙汉等民族的元素。

俄罗斯人非常崇尚节庆,华俄后裔的血脉中融入了东西方文化。回到车内,唐教授对我说“巴斯克节以后,有一个俄罗斯族的清明节,即是俄罗斯的纪念死者节,通常都在4月底至5月初。”每年俄罗斯“清明节”,恩和乡俄罗斯族以及华俄后裔会举家前往此处墓地扫墓。纪念死者节在俄语发音“拉多尼察”,含有降生和快乐的意思。汉族在春节时,会到墓地送上点燃的灯笼,恩和东正教信徒先到教堂为逝者点上蜡烛,祷告逝者的灵魂安息,然后领取圣水,祭祀时会把圣水洒到墓地前。

按照恩和特有的传统习俗,他们来到墓地,供上绘有彩蛋寓意生命旺盛,甜乳渣饼、馅饼、果子羹等食品象征生活的甜美!和中华民族不同之处,我们会给墓地清理杂草,往坟上填些土。恩和人确在墓地周围种上些花草。祭奠结束后,汉族传统全家人会给先人磕头,然后悄然离开墓地,没有和墓碑照相留影的习惯。恩和的华俄后裔祭奠结束后,会拥吻先人的墓碑,随后在墓前席地聚餐,饮上一杯伏特加酒,饮酒时不能喧哗私语,更不能碰杯祝贺。

当我们进入恩和乡,眼前是一排排的木刻楞,尽管商业趋势已经开始。俄罗斯族依然居住传统的木刻楞。恩和木刻楞已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恩和乡木刻楞多选用山石为基础,墙体用粗长圆木叠罗咬合,亦有用宽度不等的长条木板钉墙壁,房檐、门檐、窗檐多做花纹装饰,坡型房顶乌黑的鱼鳞铁皮覆盖。木刻楞房大多陈旧,近年旅游的兴起,房屋外面粉刷一新,各家涂的颜色各异,一般以蓝、绿色居多。木刻楞冬暖夏凉,结实耐用,俄罗斯族老人至今都喜欢居住,旅游旺季游客也多选择俄式风格家庭旅馆。每个俄式木刻楞家庭,一般有用木栅栏围着的前院或者后院,院内木小木墩围成小花坛,种植一些花草。木刻楞墙外挂着诸如狍子角、鹿皮之类的装饰物,室内窗框带有雕刻花边,窗台多摆放几盆鲜花。

额尔古纳历史上有过东正教堂21所,其中属正统派的18所,另有3所属旧教,“文革”期间教堂全部消失。目前额尔古纳市有一座恢复重建的教堂。恩和乡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主要信奉东正教。在恩和乡 一侧,耸立一座巍峨庄严的教堂式建筑,目前是恩和俄罗斯民族风情展览馆,民政注册不是教堂,也无宗教活动。准教堂由主体建筑、钟楼和院落组成。教堂主体为石基座木刻楞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形,整个建筑采用木质结构,使用木材卡、嵌、镶、雕建造。教堂在造型上通过复杂多变的屋顶形式,中间段有三层,上面采用“洋葱头”式穹顶,东正教十字架高悬上空;墨绿色墙体转角处采用木板包饰,所有窗口均由木线装饰,窗额由凸起的山花形木雕饰。

恩和乡的华俄后裔大多选择一个较大的家庭举行宗教仪式,男的要穿戴整洁,不许带帽子;女子都化妆,要求穿裙子,头带围巾。相互见面拥抱,用俄语或者汉语问候交谈,圣物柜台买蜡烛,点燃后祈祷祝福!然后由牧师带领朗读圣经,祈福许愿!

恩和乡华俄融合,既有俄罗斯风俗又兼顾了东北汉族和其它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形成独特的一道靓丽风景。黑龙江大学唐教授带我们去了一位华俄后裔人家。这对老夫妻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餐桌铺着洁白的餐布,木制窗台有几盆鲜花,橱柜里摆放各种酒和饮料。整个房间铺着厚厚的木制地板。等妻子他们做饭之时,我在房间内四处观看,客厅墙面悬挂着几幅相框,里面放置主人家生活中的照片,有祖辈的;也有他们和儿孙们的。当我步入老人那间小小的卧室,在床头上方的墙上有几张中国男子和俄罗斯女子合影和单独的照片。

老人说“那是他的父亲和母亲,父亲是河北人,清末来额尔古纳,母亲是俄罗斯人。”我看到照片里的中国男子极清瘦,面色稍显苍老,眼神呆板,衣着简朴,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形象。而俄罗斯女子面容姣好,气质极佳,可以说非常美丽,发型时尚,衣服干净得体,看模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女子多迫于苏俄革命逃离祖国,他们大部分是地主、资本家、沙俄官吏或者军官家庭的女子,来到中国后嫁给中国淘金和采伐男子繁衍生息。由于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很多俄罗斯女子生活并不幸福,不少人早早的离开人世。

从恩和华俄后裔家庭保存的祖父辈照片上看,俄罗斯女人衣服色彩艳丽,新颖别致的呢子大衣,穿裙子和长筒靴。男子的服饰亦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情。目前,恩和华俄后裔已发展到第五六代,当地百姓服饰文化方面依然延续俄罗斯的传统。历史上俄罗斯族是恩和的强势族群,占人口多数的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承载着俄罗斯文化,甚至部分纯汉族人也承载着俄罗斯文化,尤其是那些娶俄罗斯女子为妻的纯汉族人。

大家一起和老夫妻做午餐,妻子擅长烹饪,麻利地配合着老夫妻。他们的传统美食,需要土豆,老伯掀开客厅下面的地板,咦!小小的客厅里竟然别有洞天,一个小地窖隐藏在我们的脚底下。唐教授的得意弟子现内蒙古大学的讲师申路玉义不容辞的下地窖里拿土豆。妻子兴奋的也想下去,被我拦住,因为她怕虫子,更怕妻子恐惧后惊叫吓到大家。于是妻子用手机给小申照明,地窖挺深,摆着白菜,旁边沙土里埋着胡萝卜、土豆之类的越冬蔬菜。不一会儿,小申把捡好的土豆递上来,看着灰头土脸小申,妻子调侃地说“你是土行孙吗?还是土地爷!”大家被妻子的调皮逗乐了。

我在海拉尔吃早餐,就急忙找久闻大名的卜留克咸菜。卜留克也称布留克,是俄罗斯语的音译,意为美味佳肴。卜留克生长期短,产量大,又极耐寒。据说卜留克是上世纪初,由俄罗斯人带到得尔布尔河山谷盆地种植。现在有小袋即食的卜留克,多种口味可供选择。老人家墙脚有一缸卜留克咸菜。他们还是喜欢吃自己土法腌制的卜留克。每到秋天恩和家家都用大缸腌制卜留克,一般都要准备好一整年的量。阿姨取出一整块大卜留克,腌好的卜留克少许发红,妻子用水洗净,找了个大铝盆打满清水浸泡片刻,切成丝状,然后用香油、味精、花椒油拌匀。

在大家共同协作下一大盆苏泊汤端上来,其实就是俄式酸菜炖土豆牛肉,还有俄式烤炉烤制的面包;老人自做的蓝莓果酱、酸黄瓜和奶茶。席间,妻子详细地问询阿姨酸黄瓜及俄式酸菜的 。原来俄式酸菜不同于汉族人腌渍的酸菜,俄罗斯族人喜欢用包菜,就是大头菜腌渍酸菜,一年四季可以随时腌渍,一般三五天腌渍好。酸菜是俄罗斯族的传统食品,要先用盐揉搓,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放入小茴香拌匀,静置净瓶几天就可以食用了。味道非常好,不同于汉族的大白菜腌渍的酸菜。

他们的饮食习惯中西兼备,桌上摆放了刀叉和筷子,供餐者选用。大家开怀畅饮,吃到尽兴时随行的鄂温克大姐要唱歌,男主人弹上手风琴伴奏,优美的琴声伴随歌声悠扬飘荡,小屋里充满了欢歌笑语……

这对华俄后裔的老夫妻,酷爱喝酒。据说啤酒、白酒和果酒都喝,我看到他家地上有一大塑料桶黑龙江双城产的小米酒,老人叫“沃德克”。我浅尝一口非常甜,也许味甜的白酒更适合俄罗斯族。不甚酒力的我还真是难以融入欢乐的家宴,幸好唐教授和妻子擅长喝酒,陪的老夫妻乐乐呵呵,我也只能频繁起身拍照,来掩饰不能喝酒的窘态。恩和居住着华俄、蒙古族和鄂温克等民族,饮食乃是中西合璧。纯俄罗斯式的家宴较多,俄汉兼顾也非常普遍,每次宴席既有面包、西伯利亚馄饨;又有米饭、馍馍;既有布丁冷盘,亦有赤火大炒。

我起身走出室外,环顾小院子,整个冬天老人喝的酒瓶子随意丢弃,春天积雪融化,老夫妻喝酒的盛景显露出来。干净的小院子里有铁匠炉和 房。寒冷的气候也挡不住俄罗斯族洗浴。 浴房为木刻楞结构,当地人称“巴尼雅”,小小 室有里外间,外间一个柜子和一把木制长椅,供洗浴的人换衣物或者短暂歇息;里间较大,地中央放置一个陶瓷大浴缸,有的家庭还沿用木制浴盆,但已渐渐稀少。

二、边陲小镇中俄孕育出独特的饮食文化

恩和乡的居民还保持着俄式饮食风格,各家各户都有一个砖砌的烤炉,随着家庭人口的减少,大烤炉除了商业列巴房外,逐渐退出家庭。一般人家平时使用电烤箱,只有逢年过节传统烤炉才生火“打列巴”。村里华俄后裔家家会做面包,村里的列巴房只有夏季旅游才开始 面包。每次烤制列巴完成,会吃上几天。“列巴”是俄文译音,即是面包,恩和列巴是以海拉尔垦区的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外加三河牛产的鲜奶发酵,沿用白桦木燃烧加热烘烤而成,故而外焦而脆,里面松软,散发着酒花的植物芳香味!恩和乡和哈尔滨一样,小的面包叫“沙一克”,面包干叫“苏克立”,也烤制像锅盖那么大面包,每个大列巴有四斤以上,由于面包太大,销量不佳,近些年,除了节假日极少烤制大列巴了。

在我住的俄罗斯族人家,看见铝制的牛奶桶比黑龙江地区的钢制牛奶桶大一圈。询问老乡,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群群膘肥体壮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悠闲地吃着草。根河、得勒布尔河、哈布尔河地区富饶的水草培育出一个优良乳肉兼用品种牛——三河牛。三河牛是多品种杂交后经选育而成的,体型较大,产奶量高。华俄后裔饮食多肉,酸奶有助消化,是他们一种常用饮料。恩和乡做的酵酸奶,是将三河牛产的生鲜奶放入大铁锅中烧开,晾凉后放在温度稍高处发酵,以带酸味者为佳,由于是自然发酵,不放乳酸菌,属于一种原生态的酸奶。恩和华俄后裔还喜爱喝格瓦斯。一种俄式酸甜饮料。最初酿造格瓦斯的基本原料是麦芽、面包干、面包屑和浆果。过去这里家家户户会酿造格瓦斯。夏季喝杯冰镇的格瓦斯沁人心脾。而如今恩和乡会做格瓦斯的人越来越少。

夜晚疲惫一天的游客,会在恩和十字街上品尝美味佳肴,这里有俄式大餐、中式炒菜、蒙古族烤肉,来到草原,吃烤羊肉为首选。恩和乡烤羊排选用呼伦贝尔短尾羊来烤,此品种的羊有“大尾巴”和“小尾巴”两种,小尾巴的短尾羊肉脂肪少,瘦肉率高。火红的炭火烤的羊排滋滋冒油,绵绵不绝地鲜气四溢。恩和北山上产野生沙葱花,一种漂亮的形状如葱花的小花儿,花可切末做调味品蘸羊排肉吃。短尾巴羊排肥而不腻,肉质细嫩,外焦内嫩,咬上一口,满口流汁。

三、举世闻名的三河马

下午太阳西落,我看见房主人国铁柱在不远处的山坡喂马,夕阳下的马群金灿灿的。我来到马群旁,这群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体态略大于蒙古马。

房主人说“这是三河马,他养了几十头三河马。”

眼前的马群原来就是中学地理课本提到的著名马种呀!额尔古纳的三河(根河、得尔布尔河和哈布尔河)地区是三河马的故乡。三河马动作灵敏,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为乘挽兼用型马。三河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

国铁柱滔滔不绝道“恩和最早的马是由他们的祖辈从俄罗斯后贝加尔带过来,同当地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

我问道”三河马同呼伦贝尔蒙古马那个优良?”

他笑道“蒙古马体态略小,脖子短,鬃毛厚密,适合寒冷天气,在山坡复杂草地,蒙古马行走矫健,长途奔袭能力强,这些都优于三河马,但三河马复杂地面条件下穿蹦跳跃灵活,短距离突袭能力超强”

三河马到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顶峰,养马主要是牧业大队统一喂养,那时候也是三河马血统最纯正的时候。再后来分散到以家挺喂养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逐步被机械化慢慢取代,这一时期马匹濒临灭绝。随着额尔古纳地区旅游业的兴起,一些财力较好的人对三河马的喜爱,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有一少部分人开始从事养马,积极的改良品种。恩和目前喂养一千多头三河马。他们喂养马匹非常独特,从不储备草料,马不是圈养在家里,而是随意放牧在山坡,马儿自由吃草饮水。冬季马群也是自由放养,此时的马在冰天雪地寻找草料,觅寻泉眼,吃雪是常事。房主人在冬季会回恩和给马喂一点草料,他的马群稍微胖一些。

我奇怪他们的马自由放牧,不怕被偷吗?他说,恩和地处偏远,要是谁家的马被偷走,唯一外出的公路检查站的人都会认出来,立刻会询问他们。

额尔古纳巴斯克节被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和俄罗斯族厚重的文化底蕴,靓丽的民俗风情,在巴斯克节期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由于恩和特有的百余年中俄婚姻,孕育了特殊血脉——华俄后裔。他们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乃至第五代俄罗斯族人,但他们依然保持欧洲轮廓,高鼻梁、深眼窝、高颧骨。在巴斯克节时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罗斯人都组织人来参加恩和歌舞表演,中俄两国民众汇聚一堂载歌载舞!

俄罗斯著名白桦林 恩和白桦林门票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