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机械舞(回忆杀)

生活常识 2023-05-14 21:50生活常识www.xinxueguanw.cn

六年级一天可以带手机吗 回忆杀

前几天由于长者的离世,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对上世纪90年代的回忆杀,我看有不少人说那个时候虽然没钱,但莫名的感觉还挺美好。实不相瞒,我也有一丢丢类似的感觉,我想了想了两个主要原因。

1、贫富差距还没有拉开。

这一点非常重要!80年代虽然已经改开,但市场经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直到90年代开头的那几年,经济改革进一步推进,全社会流行下海经商,一部分胆子大的人才开始抓住时代的机遇加速积累财富。

我们家在90年代初经营两家台球厅,攒了有个六七万块钱,在当时就算富裕家庭,当时有个1元/根的大脚板雪糕,贵,但很好吃,我馋的时候一天能吃2-3根,周围小孩看着我眼镜都直了。

大概从95年开始,社会上陆续出现了之一批赚到钱的人,他们通常会被称为暴发户。那个时候还没有富二代这个词,最多只有富1.5代,就是小时候家里没啥钱的孩子,后来父母做生意发了财,家里条件ceng一下就上去了。我老婆家就是这个情况,小时候苦兮兮,90年代后期家里跑步冲进小康。

我比较倒霉,由于父亲做生意失败,原本冉冉升起的富1.5代直接 回赤贫,和社会大多数走了个反向弧线。

90年代中后期虽然有一批人先富,但绝对数量并不多,毕竟做生意创业是有风险的,所以那时社会整体上贫富差距并不大,老百姓之间也就不会有比来比去的焦虑。真正让中国社会出现财富分层的决定性大事,还是房地产大发展的20年,一大批人通过买房赚到了另一大批人一辈子都无法触及的财富,但这一切都是在2000年之后发生的。

2、信息传输效率低下。

这也是90年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是前面5年,连 座机的普及率都很低,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只有两种方式,要么面对面口信,要么书信。

比如小时候周末娱乐活动贫瘠,我妈周末会带我去亲友家串门,但去之前也不确定对方在不在家,所以都是晃悠悠逛到对方楼下,抬头看看窗户那里亮没亮灯,要是灯亮了就上去敲门,要是窗户没灯就说明没人,只好折返回家。

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脱离了单位和家的两点一线,那么别人就很难找到你。这对于习惯了手机微信的当代年轻人来说会很不适应,但在当时人们也没觉得有多不方便,因为整个社会的信息传输效率都很落后。

信息传输低能,会导致分工协作的效率上不去,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节奏松散,慢悠悠的,那种大环境下你想奋斗、想内卷都很难卷起来。

大概是95年前后,我们当地才陆陆续续装了 ,于是固定位置的通信效率快速上升。再接着又过了1-2年,开始流行一种叫bp机的东西,能够定位和联系到随机移动的人。但这一切都被随后到来的手机给革了命。

我们家装固话是在小学六年级那年,我用上手机是在大一,之后固话就被淘汰了。美国从固定 到手机走了100多年,中国老百姓从固定 到手机只走了不到10年。之后的信息传输效率大幅提高,社会逐渐高能、快节奏,变成了现在大家熟悉的样子。

……

所以90年代的中国虽然不富裕,但生活在当时的人们幸福感程度并不低。一是贫富差距小,大家都没钱就不会全民攀比;二是信息化低能,社会效率低能,社会节奏松垮,大家维持了低烈度竞争,没有现在内卷压力大。

好吧就这些,90年代的话题太大了,详细展开的话几万字都写不完,咱量力而行,浅聊即止,也算是少少的怀旧了一下。都说人老了就喜欢回忆,已是不惑之年的我确实总喜欢忆起年少时的岁月。

今晚话题氛围都到这了,那就放一首90年代我最喜欢的歌,不是之一,就是听的次数最多的一首歌,哪怕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的经典。

哦对了,要感谢一下这两天给我投稿费的读者,刚最新看了一下已经有55000+,有点过去那感觉了。也许我坚持写几年,还能再回到从前吧,突然又开始有心气了

#股票#?#股票财经#?#股市分析#?#财经#?

回忆杀 回忆杀是什么梗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